第五十八章 欺負人
秦王在涇陽待了一天,幾人陪了一天,他們不知道他為什麽來涇陽,武義可不管為什麽,讓他看到這裏的重要性就夠了。
回到公主府的武義把這件事告訴了李秀寧,她隻是苦笑點點頭。
李秀寧:“又開始了。”
什麽開始了?東突厥與大唐的戰爭,更準確的說,突厥又來搶劫了。
東突厥侵犯勝州,睦伽陀攻武興。
之後頡利率十萬騎兵直奔朔州,繞過張公瑾駐守的石嶺,侵犯並州、潞州、泌州、韓州,無人能擋。
秦王李世民和平陽公主李秀寧紛紛請戰,李淵沒答應李秀寧,李世民出戰了,去蒲州(陝西與山西交界),根本不是戰場,防備突厥進犯關中。
李淵已經把軍權收了,就不會輕易給出去,秦王隻領了五千兵馬。
新提拔的左武侯大將軍安修仁領兵兩萬趕往太原,安州大都督李靖率兩萬出潞州,趕往戰場。
同時命族侄李高千領兵五千,趕往石嶺,配合張公瑾堵住頡利。
安排的很好,三路圍攻,可是頡利並不傻,趁唐軍還沒有合圍之前,率先攻打石嶺,張公瑾被圍毆,一萬打十萬,當然沒打過,長史溫彥博被擒,張公瑾突圍成功,帶著僅剩的幾十人投奔李靖。
睦伽陀沒有拿下武興,轉攻靈州,柴紹領兵救援。
消息傳到長安一片嘩然,李淵召集群臣商量對策,沒有結果,兵都已經派出去了,隻能等。
太子府
齊王:“趁此機會,拿下張公瑾。”
太子看向魏征。
魏征:“如今正是戰事焦灼的時候,不能亂了軍心,再說張公瑾以一萬對十萬輸了也正常。”
太子:“確實,如今應該上下一心,突厥才是我們的大敵。”
王奎:“後勤物資都已經運往前線了,希望安修仁和李靖不要讓我們失望。”
魏征:“突厥不會太深入,他們侵犯大唐是為了掠奪,如今應該差不多了。”
王奎歎氣到:“年年防備,什麽時候才能結束啊。”
眾人都沉默了,要是能防住也行,關鍵是防不住,防線太長。
突厥把大唐一半以上的兵力拖在了北方,然後年年被搶。
魏征:“要是能抓住他們主力,以十二衛的兵力是不怕他的。”
太子:“難啊,突厥都是騎兵,來去如風,而我們是以步兵為主,追不上。”
公主府中的李秀寧正在生氣,柴哲威、柴令武和武義都躲著走,武義和柴令武隻是笑鬧了幾句,就挨了鞭子,兩人都沒幹辯駁,知道她不高興。
整個公主府都很壓抑,大聲說話都沒人敢,柴哲威:“小舅,要不你去勸勸,說兩句好聽的。”
武義:“想都別想,這種情況離得越遠越好,我才不往前湊。”
李秀寧氣的是李淵,怎麽說也不同意她領兵,撒嬌、耍賴、生氣,能用的都用了,可是李淵就一句話,不行。
十五日後,大將軍安修仁抵達太原,而李靖卻改變了行軍路線,沒有和他會師。
修整三天,安修仁領兵在且渠川與突厥的頡利可汗戰在一處,頡利並沒有全麵壓境,因為他不知道李靖在哪,按理說他已經到了,斥候外放三十裏,時刻防備李靖。
此時的李靖可沒閑著,正在往頡利的後方繞,李靖不想和他們正麵打,即使贏了,突厥機動性高,也可以安然退走,堵住他的退路,使其軍心渙散,無心戀戰。
李靖的想法很好,可是突厥軍隊不像唐軍那麽紀律嚴明,他們是很多部落的聯軍。李靖躲過了頡利的偵查,可沒躲過這些搶瘋了的部落騎兵,被他們發現了。
結果就是頡利也知道了李靖的意圖,頡利也是暗自僥幸,這要是被李靖給堵住,東西就白搶了,還得留下不少人。
頡利不敢戀戰,趁李靖沒到撤出戰場,同時派遣使者去長安,不打了。
對於頡利的無賴行為,李淵氣憤異常,可又沒有辦法,頡利想走,以李靖和安修仁是留不住的,那頡利為什麽還要派使者呢?
因為搶的東西太多了,慢慢走多好,還可以把搶來的東西都帶回去。
李淵不得不同意,如果頡利放棄財物利用騎兵優勢大肆破壞,損失更重。
結局就是頡利滿載而歸,唐軍目送他們離開。如果此時你站在唐軍前麵就會看到他們眼中的怒火,不是他們不敢戰,是追不上。
李靖站在軍前,“你們要記住今天的恥辱,來日,我們踏平突厥。”
“踏平突厥”
“踏平突厥”
……
這一年的唐突戰爭結束了,睦伽陀收到頡利退兵的消息後,也走了,他可沒有實力麵對整個大唐。
對於頡利的滿載而歸,其他部落眼紅了,沒架咄設率領兩萬騎兵攻擊幽州。
吐穀渾也聞到了肉味兒,侵犯疊州、鄯州。
柴紹由靈州直接趕往救援,將軍王君廓趕往幽州。
公主府
李秀寧拉著武義到:“大唐真的挺過去了?”
不怪李秀寧這麽問,以現在的形勢,大唐很可能被突厥拖垮。
武義回想著曆史,突厥到底怎麽了,“雪災,牲畜大量死亡。”想起來了,李世民趁機滅了突厥。
李秀寧:“雪災?我們沒有?”
武義笑到:“我們又不怕,我們是農耕民族。”
李秀寧不安的心稍微緩解,“哪一年知道嗎?算了你不用看,有這個就夠了。”
武義:“連年雪災。”
李秀寧終於笑了,上來親了武義一下到:“我知道了,他們有雪災,我們沒有,天賜良機。”
武義尷尬到:“我們好像也有,但是看不清楚。”
李秀寧:“你一次說完好不好。”
武義:“應該不嚴重。”他是不知道,隻記得李世民登基後寫過罪已詔,至於是什麽災,早忘了。
李秀寧:“有災就要有糧食。”說著找來地圖,標注產糧多的地方。
武義百無聊賴的看著她比劃,“主要看南方”
李秀寧抬起頭說到:“南方路途太遠,你想用船運?”
武義看了眼蜀中到:“這裏是好地方,基本沒有災禍。”
李秀寧:“遠了點,如果用船運,沿途很多地方都有糧食。”
武義:“我就知道這裏糧食多,資源多。”能不多嗎,抗戰時期提供了全國三分之一的糧食物資。
李秀寧:“你想發展這裏?我不太了解,可我知道這裏人少。”
武義:“遷移人口,這裏是好地方。”
李秀寧苦笑到:“哪都缺人,怎麽遷。”
武義:“不行就買,突厥、吐穀渾他們不是抓了很多唐人嗎,我們買回來,換也行,隻要能弄來人,哪的都要。”
李秀寧為難到:“你這方法不太好。”
武義:“怎麽不好?”
李秀寧:“大唐的麵子往哪擱。”
好吧,武義沒想到,確實有點沒麵子。
武義:“我以個人的名義呢?就是說我自己買,這個說法可行嗎?”
李秀寧:“有點多,你一個侯爺,用不了那麽多人,我要個旨意在說,先不急。”
李秀寧去皇宮了,找李淵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