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下高麗人 花狐狸幫找棒槌4
現在還不到采棒槌的季節,狗棗子藤和大蟒蛇都是最好的掩護,鐵木真當然不想砍掉藤網,直接與蟒蛇對峙。
這個時候,德薛禪等三人從峽穀深處過來了,肩上各扛著一隻花鹿。
兩隻犬見了花狐狸,便唁唁地走上來,想攻擊它。花狐狸意識到了獵犬的威脅,趕緊躲到鐵木真的身後。
壯年獵人喝住了兩隻犬,畢竟現在是養育幼狐的季節,殺了成年狐狸,隻會給幼狐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鐵木真指著狗棗子網說:“舅舅,藤網後麵有蟒蛇和大棒槌,快來看看吧。”
三人聽了,立即放下了花鹿,越過小溪,都先後看了一遍。
壯年獵人看了後,不由驚喜萬分:“太好了,這個棒槌苗是我見過最大的,下麵的棒槌應該比拳頭還粗,四周那七根苗子也比我平常見到的大。可惜啊,現在還不能掏出來,讓你們馬上見識一下,隻能等八月份再來了,就讓蟒蛇守在這裏吧,它是最好的保護神。”
他退回小溪外側,看著鐵木真,“恭喜啊,你真幸運,竟然發現了這麽大和這麽多的棒槌,以後肯定不是一般的人物啊!”
說完以後,獵人從周圍砍來很多落葉鬆的樹枝,堆在狗棗子藤網的外麵,將蟒蛇和棒槌苗擋住了。
兩個年輕獵人也來了,最小的說道:“沒有說錯吧,花狐狸是想將你們引開,從而讓母狐轉移幼狐。我們找到母狐時,正叼著一隻幼狐,在尋找新的巢穴呢,它的皮毛不錯,是一隻漂亮的紅狐狸。”
當兩個年輕人,看到藤網後麵的蟒蛇和棒槌時,都驚駭不已,再也不說話了。
一行人離開峽穀,準備繼續下山。
花狐狸見他們要走,又急得不行了,總是朝著的背影狂吠。
而樹上的棒槌鳥,也不再沉默了,又開始淒楚地叫了起來,看一行人越走越遠,聲音變成了淒厲,當鐵木真等人離開峽穀時,棒槌鳥的聲音,已經變成了淒切,令人不忍卒聽。
他們一邊說笑,一邊向山下走去,大家都沉浸在發現大棒槌的興奮之中,對花狐狸的異常行為,並沒有過多地關注。
回到山下,已是黃昏時分了,當老人的小孫子,將見到花狐狸,到如何發現大棒槌的故事,講了一遍後,老人看著鐵木真,眼中露出了欣喜的光芒:“年輕人,恭喜你啊,一下子竟然發現了八根棒槌,這都是天意啊,我如果沒有猜錯的話,你以後比完顏阿骨打還厲害!”
老人的這一句話,將在場的人嚇了一跳,德薛禪會心地點了點頭,其他人包括鐵木真自己,都不相信這句話,後來卻變成真的了。
當天晚上,當大家再次談論起花狐狸時,老人的兒子和兩個孫子,還是堅持認為,公狐不過是為了將一行人引開,從而保護母狐和幼狐而已。
德薛禪、鐵木真和忽魯的看法,則更進了一步,認為公狐除了將一行人引入峽穀,讓母狐和幼狐安全轉移外,還想將人引到大蟒蛇的身邊,讓兩者相互殘殺,從而漁翁得利。
對長白山非常熟悉的老人,則講出了自己的看法:“花狐狸本來就比一般的狐狸狡猾,這隻皮毛發白的老狐狸,當然更狡猾了。狐狸一窩不可能隻有一隻幼崽,我則認為,那條大蟒蛇趁大狐狸不在時,進入了它們的洞穴,用身子絞死了至少兩隻以上的幼狐,並吞進了肚子裏,隻有一隻幼狐逃脫了,兩隻大狐狸回來時,蟒蛇已經溜了。”
他看了看大家,“花狐狸循著氣味,找到了蟒蛇棲息的地方,僅憑兩隻狐狸的力量,是無法殺死蟒蛇的。但狡猾的花狐狸,不想就這麽算了,回洞穴的路上,恰好碰見了你們一行人,於是就想借人之力,幫著自己報仇,才冒著被射殺的危險,帶你們進了峽穀,並找到了大蟒蛇。”
聽了這個,大家才恍然明白過來,認為花狐狸那些不尋常的表現,現在都有了合理的解釋。
鐵木真還有些不解:“老人家,棒槌鳥為啥叫得那麽傷心啊?”
老人也不知道,其實棒槌鳥是舍不得那八根苗子的紅色果實,隻得按高麗人的傳說來解釋:“棒槌鳥也想保護棒槌,見大蟒蛇整天待在那裏,當然有些擔心了。見你們一行人去了,以為會殺死蟒蛇,結果你們又走了,於是非常著急,因而叫得很傷心。”
晚上,大家吃著鹿肉,喝著蜜酒,老人又向大家講起了狐狸的兩件趣事。
刺蝟渾身是刺,遇到危險後,就蜷縮成一團,用刺來保護自己,從而讓狼、土豹子和山大王等猛獸無從下手。
有兩種非常狡猾的動物,卻可以輕鬆地吃到刺蝟肉,一種是黃皮子,另一種則是狐狸。
黃皮子為了吃到刺蝟,是將臭液撒在刺蝟的頭部,使刺蝟受不了,準備爬起來逃跑時,被黃皮子咬破頭和肚子而死。
但是,黃皮子的這種做法,使刺蝟身上帶著難聞的臭味,味道當然也變了。
狐狸也有臭腺,卻根本不用,反而采用了另外一種方法,就是將長嘴巴伸進刺蝟的頭部位置,然後迅速將刺蝟挑起來,刺蝟從空中摔在地上,如果帶刺的背先著地,肚子露在上麵,狐狸立即咬破肚子,就可以進餐了。
由此看來,狡猾的狐狸,吃刺蝟的方法更先進一些,不破壞獵物本身的味道。
都說狐狸很狡猾,絕非浪得虛名,它們還可以捕到水中的野鴨吃,又是怎麽做到的呢?
當發現水中有野鴨後,它們便銜來一團草,然後進入水中,將草頂在頭上,開始慢慢地向野鴨遊過去。
當野鴨發現水在動時,狐狸便停下來,故意擺動頭上的草,野鴨還以為是魚在吃草而已,就根本不放在心上,繼續在水上覓食或戲水。
見野鴨沒有提防,狐狸繼續靠上去,當兩者之間的距離,已足夠近時,它就丟開草,立即撲上去,野鴨發現自己上當,已來不及了,很快就成了狐狸的食物。
聽了這兩個狐狸捕食的趣事,鐵木真對狡猾的狐狸,也有了更深地了解。
第二天,德薛禪、鐵木真和忽魯鄭重地向老人一家告別,開始沿著官道,按照老人一家的建議,先找到鬆花江,再沿著鬆花江向下遊走去。
三人離開時,老人收下了三張水狗子皮,卻送了一些蜜酒和棒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