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全新的思路
他把一切想的太簡單了,沒有許攸就沒有烏巢,他怎麽會想不到這件事情呢?
“是這樣的。”劉莽咳嗽兩聲說道:“因為我想看看奉孝你可以怎麽打這一仗,但是我不知道怎麽開口,所以有些煩悶罷了。”
郭嘉捂住嘴輕笑兩聲,說道:“那將軍就繼續思考吧。”
劉莽看著郭嘉的背影,沉默地看了一會兒,然後突然說道:“奉孝,這一仗我不會打了。”
郭嘉轉過頭來看著劉莽,輕輕歎了一口氣。
一直到現在,劉莽的戰術規劃上都欠缺一些火候,唯一拿得出手的戰場就是在淮南時候的信息戰,但那是劉莽借鑒了很多在現代戰爭中的理念才使用出來的戰術。
而且,那一戰他沒有戰勝魯肅,在兩天之後,就被周瑜給打了回來。
所以郭嘉才會罵劉莽草率。
不過如此郭嘉又陷入了長久的思考,那位田老三應該不是不能理解這件事情,為什麽當時他會支持劉莽呢?
“我早就和將軍說了。”郭嘉微微不悅說道:“不能太相信其他人,人家說他有崇高理想,將軍就信任別人是一個很崇高的人?”
郭嘉指著地圖,他的手指放在烏巢這個地名上,他沉聲說道:“將軍說的這裏本來就是一個很合適的戰略儲糧地點,依我對郭圖的了解,郭圖一定會使用這個地方作為據點,但是為什麽郭圖沒有啟用這個地方,而是分散開來呢?”
郭嘉的意思很清楚,為什麽有人做了一般人如何都無法考慮到的事情?會不會是有人在背後告訴這個人,這個地方有詐呢?
劉莽輕輕歎息一聲,他不認為田老三會構陷自己,不然田老三早在鄴城就可以置他於死地,但他也不能反駁郭嘉,他還要靠郭嘉打仗呢。
郭嘉看著帳篷外的景象,突然問道:“將軍,這一戰要贏嗎?”
劉莽看著郭嘉的臉,重重地點點頭。
郭嘉好像心事重重,他遲疑說道:“這一戰……這一戰很不好贏。”
郭嘉看著地圖上的郭圖擺出來的戰線,那是一道很典型的軍團推進陣型,如果有人數裝備優勢,穩紮穩打,幾乎沒有攻克不下的城池。
他是了解郭圖的,他知道郭圖尤其擅長這種教科書式的戰術,如果讓郭圖拿到這樣的軍隊,估計天下沒有任何人可以戰勝郭圖,就算是他郭嘉也不行。
郭嘉和劉莽說出了郭圖的優勢與戰術,聽的劉莽都覺得對方戰無不勝。
曹操勢單力薄,要怎麽在這混亂的戰場上勝利呢?
劉莽深深皺起了眉頭,當時田老三為什麽會鼓勵自己這個決定呢?
他看著地圖,沉默地看了很久。
郭嘉也在看,但是越看郭嘉的眉頭皺的越深,在他眼裏,他仿佛看到了一張很深的蜘蛛網,無論曹操如何掙紮,就算涼州能夠給予援手,曹操也很難在這張蜘蛛網裏免遭蜘蛛的毒手。
郭嘉不停搖頭,他走到劉莽的麵前,“將軍,這件事就這樣吧,我們回涼州,準備一下,麵對西方的董卓和東邊的袁紹吧。”
郭嘉覺得很難受,因為他們本來在涼州好好的,隻要抓緊後勤發展,自己那麽大的疆域與龐大數量的軍隊,何愁天下不是自己的。
但是劉莽總是四處樹敵,前麵是把江東的關係搞得惡劣不堪,現在又主動讓袁紹猜忌自己。
袁紹和董卓馬上就要成為可以和涼州對峙的大勢力,他很好奇劉莽要怎麽才能應付這樣的危機。
所以他的尾音中袁紹兩個字咬得很重,仿佛是要劉莽記住袁紹這個名字一樣。
劉莽沒有被郭嘉帶走吸引力,他在看著地圖。
如果說這次去鄴城,他最大的收貨,應該是關於袁紹的,他看到了一個無比鮮明的袁紹,一個剛愎自用,對手下縱容無度,沒有統領下屬能力的袁紹。
這樣的人,真的能夠在這場戰爭中勝出嗎?
雖然自己搶了很多曹操的人,但他確實要承認,曹操比袁紹實在強過太多。
應該有某個地方,能夠幫助曹操戰勝袁紹。
沒有了烏巢,那就不用把自己的眼神放在糧草上,要換一個思路。
後勤不止有糧草一個東西,還有很多其他可以利用的事務。
劉莽想到了一個,他站起來,指著地圖上的一個地點。
郭嘉站過去,看著這個地點,看了很久。
“這太冒險了。”郭嘉搖頭說道:“這隻是加速死亡而已。”
劉莽也搖搖頭,“如果都是死亡,那我寧願把死亡加速。”
袁紹手下有一個很務實的人,這個人是逢紀,一直以來,隻有他是真正在打仗,喜歡他,敬佩他的人很多,審配的兩個兒子知道自己的父親被關起來很不開心,都是靠著逢紀在中間調節才平複了兩個人的怒火。
足以看出逢紀在袁紹軍中的影響力,如果說審配是袁紹再內政上最放縱的那個人,逢紀就是袁紹在外事上最放縱的那個人。
這次是袁紹點頭,所有人參與的大戰,但是逢紀偏偏可以不屬郭圖指揮,他本來和郭圖關係就不好,在鄴城的時候,給郭圖做了一個順水人情,卻沒看到郭圖有任何感激。
但他不和郭圖一起行動不是因為他討厭郭圖,而是他討厭郭圖這個計劃。
在他看來,漏洞百出。原因很簡單,袁紹手下的人實在太過雜亂,為什麽袁紹手下人那麽多,就是因為袁紹有教無類,什麽都吃的下去,這些人不乏以前的小軍閥,指望這些人去執行戰略任務簡直是天方夜譚,能祈禱他們不在自己背後捅自己刀子都是好事了。
逢紀是看的最清楚的那個人,所以他最清楚現在應該做什麽,需要一個督戰的人,他去充當這個人選,他不太看好這次戰爭,於是他把自己的責任盡可能邊緣化,這樣追責的時候自己能夠跑得快一點。
要知道,袁紹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追責。
這天,逢紀來到一個地方,突然感到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