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衛國的理想
趙蕾熟練的封上信封,寫上地址郵編,貼上郵票。
第二天一早,趙蕾就把信封送到了隔壁,讓衛西幫忙郵出去。
周衛東身體寬厚一些,跟楊恒差不多的身形,隻是比楊恒的身高差點。
她跟翠蘭嬸要了周衛東的尺寸,“我哥啊,比衛東瘦一點,我想給他做兩件衣服。”
“應該的,你哥給你郵了那麽多東西呢!”翠蘭嬸點頭。
趙蕾笑著點頭說是。
一回家,把兩個小的給了衛國,讓他帶著出去玩。三爺這幾天閑在家裏,心情又不好,見著遠山才笑眯眯的,三奶奶來找了趙蕾一次,讓她多帶著孩子過去玩。
等三個小的走了,趙蕾從櫃子裏扯出兩條布來,開始裁剪縫衣。
趙蕾用收集的雞鴨絨毛做了件單薄坎肩,又用羊皮毛做了件外衣,再做了件厚實的棉衣,這才用麻袋子裝起來,又裝了些烤好晾幹的紅薯幹,和兩塊熏肉。
抬頭一看,都快中午了。
索性用小白菜做了一鍋疙瘩湯,再切上幾片熏肉,就聽見外頭火急火燎地喊:“嬸子!”
趙蕾急忙出來,“咋了!”
衛國不好意思的撓頭:“嘿嘿,聞見肉味兒了。”
你上輩子是給活活餓死的吧!
“把弟弟妹妹推進來,馬上開飯了!”再低頭一看,老大已經累得趴小車上睡著了,老二也留著哈喇子眼睛打架了,不過還露著蜜汁微笑,估計是衛國告訴她今天有肉吃。
趙蕾現在真的很想學三奶奶說一句:我是造了什麽孽呦!
伸手把兒子抱起來,放回屋裏去。小家夥也沒醒,迷迷糊糊翻了個身又睡了。
剛一出門,就瞧見衛國抱著妹妹,“嬸兒,把妹妹也放下吧!”
給了他個白眼,趙蕾抱過小丫頭,“你在這等著我,別去碰鍋,燙到了這個月都沒肉吃。”
等小丫頭哄睡了,她一去廚房,就看見衛國正巴巴看著鍋,見她過來,就道:“嬸子,其實我,我都能掙工分了,盛個飯也簡單的很!”
趙蕾哼笑,“行啊,等半個小時,飯涼了咱們再吃。”
“為啥啊!”衛國瞪眼。
斜斜睨他,“讓你盛飯啊,涼了就不怕燙著你了。”
衛國:“……”
“我覺得我還小,還是過幾年再幫您吧。”
趙蕾這才起身拿碗。
“別覺得我故意為難你,你看看你衛黨哥手臂上那一塊燙傷,這塊疤要跟他一輩子的。”
趙蕾盛好飯,拿出炒好的半盤臘腸,“吃吧。”
倆人吃了午飯,衛國窩到床上去守著倆孩子睡覺,趙蕾則是繼續給牛棚幾個老人做棉衣。
其實幾人的衣服還沒有三個小的的衣服好做,一來羊皮厚實,縫紉機爬的慢。二來,幾人衣服做好,還要再多做幾個補丁,這才顯得日子艱苦。
隻用了十來天,知青點的土胚房就蓋好了,柴屋裏的柴也有一多半了。大隊長周衛東和衛西去後山砍柴的時候,順帶填滿了趙蕾的柴屋。
趙蕾給牛棚幾人做了幾年厚實的棉坎肩,又用絨布做了兩件貼身的秋衣秋褲,在膝蓋上縫了厚實的護膝。
又給幾個小的做了幾件棉衣,雙胞胎冬天不出門,剩下的雞絨鴨絨給衛國做了件羽絨棉的夾衣。
想想冬天難熬,索性又讓衛西的同學幫忙送了些蜂窩煤和煤球。
煤球可以扔到烤爐裏烤紅薯吃。
九月,天慢慢冷了下來。
本來該窩棚裏的四個人挑糞澆地的,愣是被趙滿擋了。往年豬一到冬天就生病,又吃不飽。今年他帶著幾人上山下地的跑著去找枯樹葉和豬草,壓成粉留著給豬冬天吃。
等紅薯收下來以後,趙滿問過大隊長以後,又帶著四人把紅薯藤蔓葉子都收到了糧倉。直到地裏的大白菜和蘿卜都收回來,還沒得閑,上頭又有指令下來了。
從市裏到縣裏,再到公社,掃盲班開始成立。
因為知識分子被打成“臭老九”,村裏沒人願意站出來教書,村長隻好下了決定,讓楊老和李老二在窩棚裏教大家識字,順便宣傳黨的正確思想。
至於兩個老太太,則是繼續糊火柴盒,掙的錢給隊裏添農具。
本來想要貓冬讀書的衛國也去了,嘴上說著想要多識字,可他成天黏黏歪歪跟在楊老身後,也不知道有什麽問題要問上半鍾頭。
又是一年冬天,十月二十這天,趙蕾拿了一堆東西放在燒的熱乎乎的炕上讓兩個小家夥抓周。
衛國上前抓了一本書,“嬸,我抓這個算嗎?”
趙蕾笑了笑,認真看著他:“衛國。不管什麽時候,隻要有決心,肯努力,你想要就都能得到。”
“我想國強。”衛國前所未有的認真,“嬸子,你知道科研嗎?楊老師說,科研能改變國家,改變世界。”
想想後世那些人整天呆在實驗室裏,出門動輒就有危險的科學家,趙蕾雙手搭在衛國肩上,語重心長:“衛國,這條路很難走。”
小家夥的目光不知何時開始變得堅定:“楊老師說,從前是沒有路的,走的人多了,這才有了路。”
趙蕾抿唇,抹去眼角的淚,“嬸子支持你,以後你想學什麽,就去學,缺什麽,就告訴我。”
衛國狠狠點頭,“嬸子,謝謝您!”
從雙胞胎周歲那天開始,衛國開始早出晚歸,趙蕾怕他冷,讓衛西幫忙把煤爐子放到了窩棚裏:“家裏不冷,我們娘仨窩在炕上就行了,窩棚那邊四麵透風,不能讓孩子受這麽大的罪。”
有了煤爐子,窩棚四周都被木板和稻草擋風,楊老幾人晚上睡覺也不至於凍醒。
趙滿時常跟楊老幾人去山上轉一圈,每次都能帶回來幾隻野兔山裏之類的小動物。
幾個人也不貪,多數給了趙蕾和周二蘭給他們燉肉解饞,其餘的都在掃盲課的時候燉上一鍋湯,沒人一碗熱乎乎的喝完,就各自回家。
村民和幾人之間相處的還算平和,任由誰吃了人家的,嘴也要軟上一截,“我家還有幾件子破棉衣,要不給你們拿來穿?”
楊老攏了攏單薄的衣服,擲地有聲:“俺們是來勞改的,不是來享福的!黨還不拿人民一針一線,俺們更不能。”
扯淡麽,身上穿著皮子還暖和一點,要是換下來,不出三天就得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