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事情經過
盧氏二人依然很擔心,在路上卻也沒敢多問,快到南河邊時才關切道:“你哥身邊可有人陪著?”
如玉道:“有,我哥被人算計了,解毒的時候身邊不能沒有人。鄭叔和蓮生哥在。幸好爹製的驅蟲藥好使,我哥才能安心解毒。”
洛長風恨恨說:“他們還真算計到了你哥?這幫狗娘養的龜兒子!”
能逼著洛長風如此罵人,是真被氣到了。
如玉冷聲道:“爹,娘,放心吧。這回我是不會放過他們的,陷害我哥的人都會付出代價。”
來到南河邊上,尋著那亮著的火把,幾人很快就找到了洛如山。
盧氏一看洛如山痛苦的樣子就淚如雨下,“山兒,我的兒啊,受罪了。”
洛長風握著拳頭,一言不發。若是村長站在他麵前的話,這拳頭定會落到村長身上。
“玉兒說得對!”洛長風惱怒不已,紅著眼睛道,“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我們家的人就是太過良善了,讓他們覺得我們好欺負。玉兒,你放手去做吧。
我和你娘是個沒能耐的,沒能護好你們呀。本以為劉家退了親,我們再退一步就好了。卻不曾想……,他們這是想要我們的命啊。誰敢要我家人的命,我就要他的命,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誰怕誰!”
如玉看洛長風這個樣子,趕緊扶他到一處幹淨的地方坐下,安慰道:“爹,哥沒事的。不過,苦頭是總是要吃點,隻有這樣才能長記性啊。”
洛如山坐在那處水潭裏,閉著眼睛死命忍著什麽,全身都在顫抖,也說不上是冷的,還是熱的。
如玉這才將今天發生的事情娓娓道來。
吃好飯後如玉便跑去打穀場看熱鬧,順便盯著洛如山,她就怕有人針對洛如山設陷阱。
不是她有先見之明,隻是她比其他人多了一世的記憶,思考問題時便多了許多懷疑。
懷疑一多,想的也就多了。再加上看過吳老大夫給她寫的那本宅鬥方麵的陰謀詭計後,遇上事情,就會往陰謀方麵想。
打穀場上一開始還沒多少人,如玉躲在邊上一直盯著洛如山。
一開始還真沒讓她看出什麽來,直到天越來越黑,這些圍著火堆轉圈的男娃子們終於累了。
便有人來給他們送水喝,送水的人是周小栓。洛如山也想跟大家一樣用水瓢舀水缸裏的水喝,卻被周小栓攔下,給他遞上了茶水。
還一個勁地討好洛如山,說啥聽說他們家在鎮上賣的鹵肉很是美味,想讓洛如山給他打個折扣。
洛如山以為周小栓是想走後門,是真看中了他們家的鹵肉,便接了這杯茶水喝了。
還很仗義地說,“放心吧,就衝著你給我送了杯熱茶來喝,肯定給你折扣。”
再然後周小栓以尿急又怕黑為由,拉著洛如山離開了打穀場。
他們剛離開,如玉和鄭通便跟了上去。
洛如山還未到
柴禾垛他身上的藥便發作了,此時他腦子還算清醒,當場就吃了如玉給的藥丸。
藥丸一入口,洛如山的身體猶如被刀割一般,疼得要命。越疼頭腦越清醒,隻是身體還有些虛。
就這樣洛如山被推給了早已等在那裏的水玲。水玲也是個狠的,在周小栓走後,她自己竟然也吃下了那種藥。
當水玲身上的藥發作以後,如玉和鄭通打暈了躲在暗處看熱鬧的周小栓後,便快速出現在他們麵前。
隨後,如玉扔了個稻草給水玲,就讓鄭通帶著洛如山往南河趕。
此時的洛如山需要在冷水中等藥性過去,如玉給的解藥吃了雖然會痛,卻也能壓住藥性,讓這藥慢慢失效。
說到底就是這種藥沒有立馬見效的解藥,此解藥也隻是輔助作用。若是有大意誌的人,也是可以不吃解藥的,但那樣的人真的是百中無一。
他們前腳剛走,後腳長順便出現了,他找到了暈倒的周小栓。並從周小栓身上找到了那種藥,已經失去理智的水玲就這麽便宜了吃過藥的周小栓。
再然後,長順找到了小灰和李青雲,並發現了又跟著人群去捉奸的如玉。
就這樣,如玉有了人手後便想放開了手腳大鬧一場,反正哥哥身邊有李青雲和鄭通看著,不會有問題。
於是便有了先前那一幕!
盧氏聽完恨得不行,“還有周大娘,那也不是個好東西。不能放過她!”
“娘說得是。”如玉道:“周大娘也是幫凶之一,要不然怎麽在還沒有見到人之前就出口汙蔑哥哥,她一定收了什麽人的銀錢。”
洛長風接話道:“是劉家吧?”
盧氏說:“不止劉家吧,你忘了前幾天洛如梅來咱食鋪是幹啥的了?”
如玉連連點頭,“娘說得太對了,恐怕這些都是洛如梅的手段。看來洛如富的腿是真不想要了,這回我是一定要對他們動手的。爹,你可別勸我以和為貴啥的。”
洛長風尷尬地說:“你爹又不傻?他們跟我們有啥關係,半點關係沒有,咱們家才是正宗的洛家。”
娘仨說完這些,便默默地等著洛如山恢複。
在這期間,長順說起了針對洛如富的計劃,“表小姐,洛如富已經借了我們三百兩銀子了,要不要提前行動?”
如玉蹙眉,“這麽多了?等我哥這事兒過去後,咱們就動手。”
長順笑道:“三百兩並不多。畢竟洛如富還有個在劉家做妾的姐姐,隻要她足夠得寵,這點銀子,很好弄到手!”
如玉心說也是,可她不想再等了,“試試吧,不行咱們再想別的辦法。洛如富從小就不是個東西,想抓他的把柄有的是機會。”
很快便傳來洛如山落水的聲音,一家人把洛如山扶出水潭,看到他身上的藥性徹底過了後,這才回家。
一家人折騰到大半夜,回家隨便吃了點兒就睡下了,連
李青雲也沒有回家,為的就是不想節外生枝。
次日天還沒亮,如玉娘倆早早地起來又是燒湯又是做飯的,太陽剛冒頭時早飯才做好,一家人將吃食送上馬車,又去了打穀場。
眾人吃喝過後,在那些前來看熱鬧的村民地注視下,縣衙終於來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