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糊塗三國> 第179章 劉備無計寸步難行

第179章 劉備無計寸步難行

  第179章劉備無計寸步難行 

  秦宓嚴密防守成都劉備無計寸步難行 

  上回說到劉備心態的轉變給大軍帶來了新的活力,在綿竹閣收服了黃權之後,大軍軍旗一指,迅速的成都行進。 

  「距離成都城已經不足三十里,未曾見到敵軍!」 

  傳令兵再次前來彙報,才剛走沒多久就已經接連收到了數個類似的消息,劉備心中不禁起了疑惑,雖然說這成都城中已經沒有大軍存在,這乃是黃權所說的,自然是可信的,這樣的人一旦變了節,就不會再玩什麼花樣,可是丟不起這人。 

  不過就算沒有了大軍,那也不至於成都城一個人都沒有吧,這太守府的總該有幾個衛士吧,城牆之上總該有幾個守衛吧,那城中眾多王公大臣家可都在這成都城中,這家裡面總該有些部曲吧,就算這加起來有個兩三千人,成都乃是西南方第一大城,城大牆高,城牆堅固,這要真的用上了心,恐怕不是五六日能夠攻的下來的。 

  「來人,」劉備吩咐左右,「將黃公衡喚來。」不多時,黃權來到陣前,唱了個喏,「元帥,找我來有何事?」 

  「公衡,我且問你,這成都城中是何人主事?」 

  「回大將軍的話,現在城中主事的乃是秦宓。」 

  「秦宓,這秦宓是何人啊?」劉備皺了皺眉眉頭,思慮了一番,卻是不記得曾經有過這麼一個人。 

  「這秦宓,字子敕,是蜀中人士,年輕時就很有才學,州郡徵召他,他總是稱有病而不去,是最近才來到這裡的,劉璋東去江州,城中無人這秦宓才自己站出來的。」 

  「那他品行才德如何?」 

  「這,」黃權想了一想,開口說道:「在下給元帥講一件事情,當初,李權曾向秦宓借《戰國策》看,秦宓說:「戰國合縱連橫攻戰不已,讀它有何用?」李權說:「孔子、嚴君平,匯聚眾書,寫成《春秋》、《老子指歸》,所以海以匯合百川為闊大,君子以廣博聞見為宏大。」 

  秦宓答覆說:「書籍除正史和周朝文獻外,仲尼一概不採收;道法除崇尚虛無自然外,君平一律不推演。大海因接受泥沙而淤積,每年都要蕩滌清除;君子固然要廣博見聞,但不符禮儀則不以觀看。這《戰國策》反覆記載闡明張儀、蘇秦的謀略權術,殺人而讓自己生存,害人來保護自己,這是聖賢經典所憎惡的東西。 

  故此孔子發憤作《春秋》,以堂堂正正地闡述聖賢大道,又制定《孝經》,廣泛地宣揚仁義道德。防微杜漸,抑惡於萌,所以老子主張要在禍患發生之前就把它消除於萌動狀態之中,的確如此啊!商湯是位大聖人,因為看到郊野之魚就發生了沉溺打獵的過失;魯定公本是一位賢君,因觀看美女歌舞就荒廢了朝政,諸如此類的人和事,數不勝數。道家道法有言:『不可見那你想得到的東西,免得你的思想受到惑亂。』因此天地純正守一,日月正而光明,其光正直有如箭矢,這正是君子所應效仿的。《洪範》記載災異,往往由人的言行聲貌引發,與《戰國策》中奸詐權謀有何相干之處?」 

  「如此說來,這秦宓是個光明磊落之人,不過看這人談吐和言行,也是有些勇氣和見解的。」 

  黃權點點頭,「雖然我與他相交不長,但是也聽說了這人,大家對於他的評價大體上就如同元帥所言的一樣。」 

  「若真的如此的話,這一路上未見得有士兵出沒,也並非奇怪的事情,看來這秦宓是想要固守成都了,來人傳令大軍迅速前行!天黑之前一定要趕到成都城下!」 

  卻說這劉備大軍是加快了速度,天黑之前確實趕到了成都城,這抬頭一看,城牆之上果真是旌旗密布,站滿了士兵,那些磐石巨木在城牆之上是隱隱可見,那叫一個戒備森嚴,劉備觀察了一下,傳令下去,「抓緊生火做飯,夜裡三更時分,前去攻城!」 

  這三更時分乃是人夜間最為疲憊的時刻,選在此時攻打,雖然天色已晚,卻也是警備鬆懈,實不失是一個攻城的良機。 

  趁著夜色,劉備大軍就掩殺到了城牆下,靜悄悄的殺向了城牆,可是這剛到這城牆底下,忽然就從頭上是飛下了流矢箭雨、石塊木槍,城牆上那是其齊刷刷的亮起了一溜的火把,照的這整個成都城如同白晝一般。 

  在城牆正上方有人大喊一聲:「劉皇叔想要憑藉夜襲拿下這成都城,實在是太小看我秦宓了!」 

  說罷,這城牆上的攻勢是越來越猛烈了,劉備無奈,於半個時辰之後,下令撤軍,暫且退到了是十裡外紮營。 

  劉備還是小看了這成都城,這接連幾日下來,是接連的攻城,無論是四面圍城還是攻其一點,劉備可是都試過了,只是這秦宓雖然沒有什麼詭計,可是防守起來那叫一個中規中矩,讓劉備是百思不得其解。 

  又過了幾日,這劉備心裏面就開始著急了,自己心疼士兵,不曾下令強攻,處處淺嘗輒止,反而使得這成都城中的士氣是越來越高,而自己大軍的士氣越來越低落,這還不是最為重要的。蜀中打仗最為困難到就是運送糧草,自己行軍出來已經快一個月了,這糧草卻是快見了底。再沒有來源,恐怕自己真的是要率軍而還了。 

  這一天,劉備正在那裡皺眉嘆氣的時候,忽然有人來報,說是龐統軍師遣來使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