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卷_362 周學先
盡管律法方麵沒有什麽明文規定,但是因為那些老頑固的存在,程嶠非常不建議薑雲這麽做,不過他答應明天會去幫薑雲問問。
雖然有些遺憾,薑雲也隻好等程嶠給她反饋。
讓薑雲意外的是,第二天下午,程嶠就帶著個中年人過來見她,而且這中年人一臉的激動。
“這是翰林院編修周學先周大人。”程嶠給薑雲介紹,隨後對周大人介紹了薑雲。
“這是內子薑雲。”
薑雲立刻跟這位周大人打了招呼,而且莫名的,她覺得這位周大人有些麵善。
周學先對薑雲一拱手,“程娘子。”
“我聽程侍衛說,程娘子有一想法,想把朝廷的各項政策印發小冊子,定時發放出去,然後在各類告示欄處安排人給百姓講解?”
這是薑雲後麵給程嶠說的沒錯,不過昨天程嶠說翰林院都是些老學究,不一定會同意這樣的事情,這位周大人看起來好像挺感興趣的?
周學先確實對這樣的事情很感興趣,他是先帝時期的進士,進入翰林院至今已有八年。
相較於做官,周學先其實對於教書育人更感興趣,也一直致力於把一些很簡單的知識教給普通老百姓,每一次朝廷有什麽新政策下來,他都要去人流多的茶館坐一坐看一看,順便解讀一下新的政策。
不過周學先覺得每次靠他來解釋,總有些力不從心,他隻有一個人,茶館也就那麽幾十人,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興趣聽他來用很嚴肅的語言去解釋這些,他們更願意聽台上的說書先生說那些故事。
今天他聽到程嶠無意中和一個翰林院的侍讀學士提起印發刊物這件事,那位侍讀學士不屑一顧,在一旁不小心聽到的他卻十分感興趣,於是攔住了程嶠,這才能過來見到薑雲。
薑雲明白了周學先的想法之後,就把自己對這個刊物的理解跟周學先說了一番,周學先聞言不住的點頭,“這個主意好!”
“程娘子覺得這個刊物是印成小冊子好,還是大的紙張疊起來?”
薑雲覺得既然是模仿報紙的形式,那就幹脆都模仿好了,“我們可以出兩種,一種疊起來固定幾日發行的,就用大的紙張疊起來,分不同的版麵,有些版麵固定專欄,有些版麵不固定,玉京有啥新鮮事就寫啥新鮮事;另一種則是小冊子形式的,一個月刊發一次,你覺得怎麽樣?”
周學先眼睛一亮,“是個好主意,這樣,我回去跟幾個同僚商量一下,看看我們分別能拿出來什麽樣的文章來!”
周學先轉身就要走。
薑雲連忙叫住他,“周大人,請問你的同僚,有沒有能把故事寫的風趣幽默或者文字特別優美的?”
周學先一時間不那麽肯定,畢竟他基本上隻見過同僚們的文章,至於寫故事或者話本,他不敢肯定他們私下裏有沒有偷偷寫,畢竟這
種事情他們不會告訴別人。
不然傳出去了,堂堂翰林院的編修們,居然私底下寫那些風花雪月的故事,他們的老臉還要不要啦?
“周大人,那這樣,你回去和你同僚商量,大致把版麵給定下來,給百姓們講政策的時候一定不要全是幹巴巴的文字,最好帶著真實發生的案例,或者編造一個案例出來也可以,包括律法也是,大理寺憑借哪條律法給哪個案子判定,理由是什麽,可以在後麵解釋清楚,然後一定要有個版麵留給玉京的一些最近發生的事情,可以很簡單,哪條街上新開了什麽鋪子賣什麽東西品質如何之類的,最後最好有個故事連載專欄,可以有一個長故事,才子佳人也好,江湖冒險也好,就看諸位能寫出來什麽樣的故事了。”
“這些定下來,咱們就找合適的書坊開始刊發,第一期我們就不要指望去賣了,到時候具體的方法我們再來商量,如何?”
“好,先就這樣辦,我去找我同僚趕緊商量商量!”
周學先走了之後,薑雲眉眼彎彎的看著程嶠,“謝謝你幫我。”
程嶠走過來牽著薑雲的手,陪著她一起回房,“你我夫妻,不必客氣。”
“對了,有件事陛下讓我轉告你,說是你們那個度假村要出的設計方案,要等皇後娘娘的三堂兄從東洛趕過來,送信過去到回到玉京,差不多要半個月的時間。”
“這段時間,陛下會盡快把這莊子從靖遠候那裏收回,再派人過去丈量土地。”
薑雲點點頭,“那個靖遠候的事情,查的怎麽樣了?”
“差不離了,當年申誌奇和章懷劍把知情人幾乎都滅口了,可也隻是幾乎,漏網之魚依舊有那麽一些,如今都被找了出來,而且申少陵就是申誌遠的孩子這件事,已經有人出來指證了。”對於這件事,程嶠縱然見過不少案例,可當他看到斷了一臂神情倉皇的申少陵的時候,心裏也隻能一聲長歎。
薑雲聽了,不知道怎麽的突然想起來薑沄娘的親生父母,宜修公主和賀鬆青。
清明節的時候,薑雲是在陳穎的莊子上過的,不過在那之前薑雲就知道,她沒有辦法去祭拜這兩人,宜修公主是自盡而亡,死後不入皇陵,一直被供奉在宜修庵當中,賀鬆青更是被先帝挫骨揚灰,連個埋骨之地都沒有。
在這個程嶠和薑雲都有可能被人盯著的節骨眼上,薑雲不能去宜修庵,宜修庵如今是宮中先帝的那些妃子的去處,平常時候根本不允許人去探望,薑雲也不能去那裏。
所以在清明節那一日,薑雲隻能以幾杯水酒,祭奠薑家父母和兩位兄長的時候,在心裏悄悄祭拜了一下這兩人。
薑雲驟然輕輕歎了一聲,“希望陛下能帶著衍朝越來越好,也希望這些動不動拿人性命來密謀算計的事情越來越少。”
程嶠輕輕握緊了薑雲的手,“我們不正在為這樣的未來努力著嗎?”
薑雲神情帶著一點釋然和希望,“對啊,雖然我隻是想改變一下自己的生活,改變一下我身邊人的生活,可是……一個不小心,做的有點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