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我的1982> 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講解

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講解

  李忠信很早之前總有一些擔心,擔心他現在手中的這些東西會有假貨,畢竟李忠信是重生的人,對於文物市場造假的事情有著很多的耳聞。


  但是,經過黃老他們幾個人的鑒定,基本上都是真品,隻不過呢!地下室這邊並沒有太好的文物。


  按照黃老的說法,新中國成立後,古玩行業由國家控製著,市麵上隻有國營的文物公司經營,取消了私營的古玩店。而且國家也不允許個人間買賣古玩文物,因此八十年代以前造假古玩根本無從談起,這個時候古玩市場是還沒有開放,想要買古玩等東西,還需要到舊貨市場,所以,一般情況下,像李忠信這樣的買家,是不會有什麽假古玩的。


  瓷器方麵呢!八十年代中後期開始,陝西、河南等地有人偽造唐三彩和陶器等物品。可以這樣說,那幾個地方是古玩贗品的出產地,這個時候風氣被他們帶壞了以後,造假之風剛剛出現一種猖獗的狀態。


  像有一些不懂行的人說,古玩造假是數百年來中國人的習慣。比如明清時期就有許多字畫贗品。


  可是,按照黃老的說法,這個純粹是無稽之談,書法繪畫是中國傳統文化和代代傳承的藝術(一張紙一根筆無本錢可言)書法和繪畫均有臨摹的傳統和習慣。現有許多人誤把那些臨摹作品當成了古代造假的作品,這真是天大的誤會!


  當然書法繪畫無論是古代還是解放後都有人做偽,但大多不是為了經濟目的,更鮮有批量偽造的現象。


  至於朗庭問的中國曆史上有過三次古玩造假泛濫時期,第一次是宋代,第二次是清乾隆時期,第三次是民國時期。這些傳言是否屬實?


  黃老是這樣給朗庭答複的,黃老說:“在民國以前全部都是封建王朝,這些王朝的特點是等級森嚴,法典嚴酷。任何違反規製規典的行為會招致殺身之禍。


  如數百年間各朝代,明黃色、五爪龍、九級台階等均代表著皇權,就連貴為親王若違規使用也要以謀反論處。


  再比方說,官窯瓷器是為皇家燒製的,燒造時皇上派專人任督陶官來監製。燒成後,挑選出官中所需外,其餘一律打碎,深埋地下。若有人膽敢偷留,則殺無赦;若有人仿造官窯器,則以謀逆罪誅殺九族!因此,自宋朝到清代,官窯器基本上是由皇帝賞賜後才流入到民間的。這裏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把宋代文化上的複古主義風氣和乾隆皇帝的崇古習慣誤會成了造假風氣。


  在中國的宋代有過複古主義的文化風潮,尤其在一些禮製禮器等方麵更是崇尚商周文化。因此,一些宋代瓷器(主要是禮器)許多是仿造商周青銅器形的,但都是宋代特有材質和工藝基礎上仿造了商周器形罷了。


  而宋代是嚴禁用銅仿造商周的青銅器物的。再用一些例子來講,清代乾隆皇帝最推崇宋代四大名窯和明代永宣青花,他一生都努力試圖恢複這些失傳的工藝。然而折騰了畢生,花了無數的錢財卻全部以失敗告終。所獲成果倒由此而創燒了許多清代特有的瓷器新品種。


  隻有民國軍閥混戰期和孫殿英挖了清東陵後,京津一帶不法奸商的確刮起一陣仿燒各朝官窯的風潮,他們的主要目的是以圖蒙騙從國外風湧而至的外國古董商人。但這種造假風隻延續了幾年,(燒造瓷器成本很高,風險很大,因此規模並不大)而且這類器物大多工藝上有著鮮明的民國特色。


  關於一些清代瓷器上卻署者明代款識的這個事情,黃老也是給朗庭和陳衝他們上了一堂課。


  後代署前朝款識的風氣恰恰是明朝天啟年間大太監魏忠賢時開始的。魏忠賢把持朝政駕空了皇帝後,野心勃勃夢想自己登基,他授意其爪牙在一些器具上書寫前朝款識,以此來降低皇權和混淆曆史的真實性。而清代乾隆皇帝有時把自己燒製出來的有特色的瓷器上卻署明代款識,這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成就,然而對近似於明代瓷器的器物反而不許署明代款識,這是為了防止給後代造成混亂。


  像瓷器、字畫、還有青銅器和玉器這些中國文化的代表性物品的造假方麵,黃老也是給出了權威的解釋。


  銅在封建朝代是鑄錢用的原料,因此從銅礦到原材料由朝廷控製著。民間百姓及手工業商戶獲取銅原材料受到嚴格限製,而且銅本身價值很貴,誰還肯來造假呢?

  再則老百姓也好富戶也罷,若有一件古代青銅器就等於發了大財,有必要造假來降低自己寶貝的價值嗎?還有造假後果是掉腦袋,因為收藏青銅器的都是王公貴族、朝廷大員,敢蒙騙嗎?


  很多事情呢!都是根據每個時代的特色來的,在封建王朝當中,人們對於古董的認識度很低,他們連吃飯都費盡,哪有心思去考慮造假的這種事情。


  玉器造假在生產力落後的封建時代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一塊十來公斤的玉料鋸斷都需要一月以上時間,加工成為成品往往需要數年時光。


  何況,一件好的玉器價高過金器,有誰舍得造假做舊,冒此風險有必要嗎?玉器行是極艱苦的行業。直到解放前,玉工要用腳踏工具和純手工來磨製玉器的。如果現在有人能找來一件民國以前造假做舊的玉器,那可真要成為神話了。


  小學的時候,大部分人都學過負荊請罪和和氏璧這個故事,在中國古代,和氏璧可以說是我國古代“傳國之寶”,舉世無雙,被尊崇為國家的象征,“荊山之玉、靈蛇之珠”(即“和璧隋珠”)為神奇珍寶,“國寶”是無價之寶,非“價值連城”所可形容。《史記》稱和氏璧為“天下所共傳寶也”。


  也就是說,一塊好的玉器,是大多數人都無法進行造假的,所以,通過這些事情,就足以說明一個問題,李忠信這一大批的古董的質量很高,大部分都是真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