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戰國征途> 第一一四章 襲擊戰術(三)

第一一四章 襲擊戰術(三)

  雖然井陘大營的趙軍出擊,確實極大的牽製了秦軍的注意力,但王剪並沒有削弱秦軍在補濟線的投入,十支秦軍的巡邏隊伍依然在補濟線上來回的巡視,當然,秦軍也有足夠的兵力來保護自己的補濟線,而運輸隊伍也加緊了遠送,畢竟在前兩個多月的攻擊中,秦軍也損失了不少的物資。因此也要抓緊時間補充。


  當然在這段時間裏,王剪也不是沒有想過,這樣被動的應對趙軍的攻擊,對秦軍是非常不利的,秦軍必須要找到主動出擊的機會,才能重新搶回戰場的主動權,至少不能讓趙軍完全掌握戰場的主動權。


  但趙軍可以襲擊秦軍的補濟線,而秦軍卻不能如法泡製,原因就在於趙軍占據了絕對的地理優勢,連綿起伏的太行山脈,阻擋了秦軍的迂回路線,使秦軍無法像趙軍的騎軍那樣,大範圍的繞到趙軍的後方去破壞趙軍的補濟線,這也是趙軍的先天優勢所在。


  當然秦軍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但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秦軍的觀念,因為在中國古代,一直到漢武帝時期,漢朝與匈奴的戰爭中,騎軍才正式作為軍隊的主力蹬上中國的戰爭舞台,才出現大範圍、大距離的騎軍移動作戰的概念。如果秦軍的主將是當年的白起,或是現在的李牧,或許會敢大膽一試,但王剪並不是那種能創立新戰術的名將,一向以用兵謹慎而著稱,因此要他在沒有足夠的把握情況下,冒險采用趙軍的戰術,確實有一些免為其難了。


  在這種情況下,王剪也很難找到讓秦軍找出擺脫被動,掌握主動的辦法來,因此王剪也隻能針對趙軍的行動,一步一步的應對。不過在趙軍的每一次打擊下,秦軍都能夠找到應對的辦法,一方麵是王剪的能力,另一方麵,也是秦國強大的國力支撐。


  但趙軍的第四次出擊,又給秦軍出了一道新的難題。


  趙軍的第四次出擊,兵力一下孑擴大了四倍,從理論上說,可以同時襲擊四支秦軍的運輸隊伍,盡管秦軍有十支巡邏騎軍,但也是防不勝防,有時為了救援一支運輸隊伍,會有數支秦軍趕來,但也有時一支運輸隊伍會遭到兩支趙軍的襲擊。


  而且這一次趙軍也改變了策略,並不在是催毀一整支運糧隊伍為目地,隻要能夠催毀其中的一部份就夠了,雖然在戰術上說,傷敵十指不如斷敵一指,但對打擊後勤來說,能夠打擊十支後勤隊伍,要遠強過隻催毀了一支後勤隊伍。而後來趙軍甚致發明了一種新的戰術,即首先攻擊一支運輸隊,吸引周圍的秦軍巡邏隊趕來救援,然後迅速的撤離,馬上尋找下一個襲擊的目標,打一個時間差,在趙軍的第四次襲擊期間,這一招也屢試不爽,後來成為趙軍的主要戰術。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趙軍以前的三次出擊,每一次都是有一定的時間限度,因為趙軍都是輕裝出擊,不能攜帶太多的幹糧,因此趙軍的出擊時間,一般都在七天到十天之間,一次出擊結束之後,會有一段五天左右的安定區,再加上前後的二三天時間,趙軍的活動也不會太多,秦軍往往可以借這段時間,加緊趕運一批物資。由其是在趙軍第三次出擊的時候,秦軍一度停止了出發運輸隊伍。


  但這一次就不同了,因為趙軍是分成兩批,輪流出擊,每時每刻至少擊有兩支騎軍在戰場上,時間基本是無限的,這就給秦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一開始秦軍也停止了出發運輸隊伍,但等了幾天之後,發現趙軍沒有停,十天之後,趙軍還在,二十天之後,趙軍還不走,這時秦軍終於確定,這一次趙軍確實不同了。


  結果這一次襲擊一直持續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秦軍運送到前線大營的運輸隊伍出發的減少了近四成,而出發的運輸隊有八成都遭到了趙軍的襲擊,或多或少的都會遭受一些物資的損失,拆算成黃金的說,己經超過了五千鎰,而運到前線的物資己不足平時的三成。


  在加上這段時間趙軍在正麵戰場上不斷向秦軍發動攻擊,因此秦軍也消耗了大量的軍械物資,在井陘駐紮的三個秦軍大營,這時所屯集的物資都己不足支應一個月的時間了。


  如果說前幾次趙軍的襲擊,對秦軍的危脅還隻是可能、也許的話,卻那這一次對秦軍的危脅可就是實實在在的了,如果說秦軍再不采取新的對策,那麽最多秦軍隻能再堅持一個月的時間,到時就不用趙軍打過來,秦軍就不得不主動退軍了。


  但現在秦軍也確實沒有什麽好的應對方法,王剪也不得不加派的兵力,首先是擴大了巡邏隊的規模,把巡邏隊的數量擴大到了二十支,並且在從仇由到井陘的沿途各地,又紮下了二十七個營寨,就地紮營駐守,隻有這樣,才箅是免強保住了秦軍的補濟線。當然這樣一來,秦軍投入到保護補濟線的兵力也直線上升,最終一共投入了十五萬軍隊,總算是通新打通了補濟線,而這時秦軍的物資已不足五天的時間。有不少物資都己經用光了。


  好在是各營的秦軍到是都儲備了大量的糧食,才使秦軍還不致於餓肚子,不過這時秦軍的糧食也不足半個月了,如果再不恢複補濟線,秦軍的士兵就會釆用減少口糧的措施了。


  但這樣一來,也造成秦軍在正麵戰場的兵力大量的減少,隻有二十多萬的兵力,而且對秦軍的士氣也造成了相當沉重的打擊。


  而猶在這時,趙軍又完成了一次兵力的輪換,李牧出動了十萬軍隊的兵力,以剛到井陘大營的六萬生力軍為主力,向秦軍的大營發動了猛攻,這也是雙方開始四個多月以來,趙軍首次正式以與秦軍決戰的姿態出動出擊,向秦軍發動攻擊。


  盡管秦軍的諸將都認為,這時不宜和趙軍進決戰,畢竟現在並不是秦軍最好的狀態,而且趙軍還有兩支戰鬥力極強的騎軍、步軍,因此應該堅守不戰,依靠前一段時間建立的穩固營地,抵禦趙軍的進攻,畢毫趙軍現在能夠出動的兵力隻有十多萬,秦軍是完全守得住的。但在這個時候,王剪卻力排眾議,堅決認為,在這個時候,秦軍必須出營迎戰趙軍。


  因為在前一階段趙軍對秦軍補濟線的打擊,使秦軍的士氣深受影響,如果在這個時候,秦軍閉門不戰的話,將會對進一步打擊秦軍的士氣,雖然趙軍在井陘大營隻能出動的兵力隻有十餘萬,但最多三天,趙軍就可以從曲陽、番吾再調集十餘萬大軍參戰,使兵力在短時間內,擴大一倍以上,而且都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士氣高漲,到了那個時候,秦軍是否還能抵禦得住趙軍的進攻呢?

  因此在這個時候,秦軍必須出營迎戰趙軍,和趙軍狠狠的打一仗,讓趙軍也是讓李牧清楚,秦軍仍有一戰之力,並不是能夠輕易被擊敗的。而盡管趙軍確實有有兩支戰鬥力極強的騎軍、步軍,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這兩支軍隊的數量並不多,在三五萬級別的戰鬥中,也許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但在十萬軍隊級別的戰鬥中,能起到的作用也就要小得多了。


  而且在趙軍襲擊秦軍補濟線的幾次進動中,都是用騎軍打主力,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這支騎軍肯定會受到一定的損失,同時也十分疲勞,在這一戰中,也未必會發揮多大的作用,並不用懼怕。


  聽了王剪的分析之後,眾將也都十分信服,當然也讚同王剪的決定,迎戰趙軍,同時也都向王剪請戰,要和趙軍大戰一戰,讓趙軍知道,秦軍決不是好惹的。


  於是王剪也調集了十五萬秦軍,出營迎戰趙軍,結果雙方在七天的時間裏,連續進行了三場大規模的交戰,在這個時候,秦軍也終於顯示出自己戰國第一強軍的名頭,決不是浪得虛名,既使是在士氣不高的情況下,仍然不是好對附的。李信、辛勝、羌隗等秦軍的主將都親自掛甲上陣,以振奮秦軍的士氣,因此盡管在場麵上,秦軍稍處於下風,而且陣亡的士兵人數也要多於趙軍,但始終都沒有被趙軍擊敗。當然秦軍在兵上的優勢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結果在這三場戰鬥之後,秦軍一共陣亡了三萬餘人,另有近二萬士兵受傷,戰車被毀五百餘輛。而趙軍也好不到那裏去,陣亡的士兵達到了一萬七千餘人,另有近一萬五千餘名士兵受傷,戰車同樣被毀了近四百餘輛。


  在這種情況下,李牧也不敢再這樣和秦軍這樣消耗下去,隻得收兵回營停止了這一場戰鬥。同時也不得不概歎,秦軍確實是不好對付,而王剪也確實不愧是秦國的第一名將,是一個強勁的對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