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一章 船隊到達(下)
如果高原知道秦軍諸將的想法,肯定會有一種躺著也中槍的感覺。秦軍的諸將也未免太高估了自己吧。
其實因為秦軍的諸將基本都沒有坐過船,因此對船航行的速度沒有多少準確的認實,而且秦軍的運輸船隻都是載滿了各種貨物,吃水極深,行駛的速度自然要比一般的戰船要慢得多。
當然,在對船進行改造時,高原也確實在戰船速度的提高上,做了不少的努力,但並沒有釆用什麽新技術,無非就是增加了劃槳的數量,像主力大戰船就配置了十二對船槳,並將槳葉加大加長,再分成兩批人員輪流劃動,再加上風帆,這樣一來,航行的速度自然就會大大的提高。按高原估計,如果十二對船槳一起劃動,正常航速可以達到五節左右,即每小時十千米,而要是加速劃行,在二個小時的時間內,航度可以達到七節左右,即十三千米。在這個時代來說,確實是相當高的船速了。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進入到鴻溝之後,船隊就進入到了順水航行,這幾重因素的結合下,才使代軍的船隊速度大大超過了王剪的預料,提前進入到了河道中,使秦軍措手不及。
辛勝和李信領命離開大營之後,王剪也立刻走出了自己的中軍大營,登上了高台,順著河道的方向看去,隻見在遠方隱隱約約可以看見有點點的風帆。代軍的船隊眼看著就快要駛到河道的出口了。
李信奉命調動投石機和弩車到河道邊去攔擊代軍的船隊,在距離河道最近的一個堡壘裏,一共有二十二架投石機,二十五架床弩,李信從堡壘中抽調了一千名士兵,推著這些投石機、床弩趕到了河道邊。
秦軍剛剛來到河道邊,代軍的船隊就己經分從三個河道駛近,這時離河道口隻有三四百步。
這時李信也顧不得調整距離,隻以目測覺得差不多了就行了,當然李信也是久經戰場的人,雖然隻是目測,但也基本能看個八九不離十。
不過要打擊戰船,必須要用百斤以上的大石塊才有效,如果是用小石塊,最多隻能砸死幾名士兵,對戰船的損傷並不大,而這個目地是由床弩來完成,投石機的作用還是以擊毀戰船為主,因此投石機必須要推進到距離河道二百五十步以內投射石塊才行。
這樣一來,首先對代船戰船進行打擊的是床弩,而投石機還由士兵推拉著向前移動。因此李信下令之後,床弩首先停了下來,士兵們拉動絞盤,裝上弩槍,對代軍的船隊展開打擊。
弩舷響動,弩槍飛射而出,射向河道中的代軍船隻,有的弩槍射落到河水中,有的弩槍越過船隻,不知飛向何處,但至少有一半左右的弩槍射中船隻,當然不是秦軍的射術高明,而是因為河道中的船隻數量較多,隊型也比較密集,因此總可以碰上。
不過絕大多數射中船隻的弩槍都隻是插在船舷或船樓上,不僅對船身沒有造成什麽影響,就連代軍士兵的傷亡也沒有幾個人。因為代軍的船隻的側舷上都加厚了木板,蒙上了生牛皮,防禦力大大提高,絕大多數弩槍都無法穿透側舷船板。
而秦軍的第一波弩槍打擊剛過,代軍的反擊也來了。這一次代軍的船隊一共有一百一十二艘戰船,分別是主力大型戰船三十二艘,中型戰船五十艘,每艘大型戰船上裝配了四架床弩,而在中型戰船上也裝配了二架床弩,大型運輸船三十艘,裝載的都是這段時間己來,在桂陵製做的專門用於水戰的武器。
其實在出發之前,率領船隊的主將就預計到進入河道之後,會遭到秦軍的攔擊,因此轉入河道之後,運輸船隊走的是中間河道,而戰船分別走兩側河道,保護運輸船隊。秦軍的打擊開始,代軍也立刻向秦軍展開了反擊。各船上裝配的床弩紛紛開動,向秦軍還擊。
不過中型戰船的床弩發射的是弩槍,而從大型戰船的洞口中發射出來的卻是一個一個黑乎乎的東西。有眼尖的秦兵看得清楚,這些黑乎乎的東西大體呈圓筒狀,長約二尺多三尺不到,直徑約有半尺,頭部呈圓椎狀。但因為大型戰船是全封閉結構,秦軍看不見裏麵的床弩,因此秦軍並不知道這此圓筒狀物體是用什麽發射出來的,當然也不知道這些圓筒狀物體到底有什麽用。
而這時秦兵們還在推著投石機前進,隻見一個圓簡狀物體落在一架投石機前二十餘步的地點,“砰” 的一聲,摔了一個粉碎,而緊接著“呼” 的一聲,燃起了一團雄雄的大火,也讓秦兵們發出了一陣驚呼。
其實這種圓簡狀物體到是高原專為水戰而設計的新武器,其實就是一個長筒狀的陶罐,全長二尺四寸,直徑五寸,內盛火油,嚴格來說,罐體並不是圓柱狀,而是呈拉長水滳形,罐蓋做成錐形,並鑽有孔洞,孔中插上引火的引線,而尾部收窄,還加上了一個十字型的木製的小尾翼,從外形上看去,實際就像是一個小形的導彈一樣。
而發射這種陶製飛彈的床弩也是經過了改造,主要是將床弩的彈槽加大,並製成半弧狀,而尺寸與陶製飛彈相契合,雖然裝滿油的陶罐要比弩槍重得多,但由於外形符合空氣動力學,又加上了十字型的小尾翼設計,因此射程隻比弩槍略近一點,要遠遠超過投石機。一但陶罐落地,或是擊中目標,陶罐自然會被砸得粉碎,而火油被引線點燃,就會引起燃燒。
在水戰中,火的威力要遠大於其他武器,甚致是在早期的火器時代,火仍然是水戰中的最強大武器。而且這個時代還沒有出現黑火藥,隻能靠火油來引火。
投石機有時也會投射裝火油的陶罐,但這個時代的戰船體形並不大,裝不下投石機,因此在水戰中一般隻能用火箭射擊對手,不過火箭所帶的火焰不大,而且射程也有限,作用也並不大。於是高原才設計的這種陶製飛彈,並改進了床弩,專用來發射這種陶製飛彈。
在這個時代來說,確實是一種超前的武器,當然也是一種威力巨大的武器。不過高原卻沒有想到,這種陶製導彈首次使用時並不是用在水戰,而是用來對岸攻擊。
因為對戰船危脅最大的是秦軍的投石機,而不是床弩,代軍也主要是以秦軍的投石機為重點打擊目標,床弩比投石機優勢的一個地方就是可以通過提高或降低仰角,以及拉弦的力度來控製打擊的距離,死角要遠比投石機小得多。因此代軍也放過了秦軍的床弩,對準秦軍的投石機發射陶製飛彈。
投石機是全木製,自然是最怕火了,代軍的第一輪還擊,有三個陶製飛彈擊中投石機,引起了大火,還有一些陶製飛彈落在投石機的前方,引起大火燃燒,阻擋了投石機前進的道路。而著火的投石機上,雖然秦軍奮力的撲救,但火油燃燒可不是那麽容易就能撲滅的,而且代軍發射的飛彈還在不斷的落下,不一會兒,二十多架投石機有十餘架都被燃燒起來,而其他的投石機也不敢再前進了,紛紛後退,躲避代軍的飛彈,結果沒有一輛投石機投射出石塊。
而代軍戰船的上層奮力的發射飛彈,槳手們也在奮力的劃槳,因此整個船隊也迅速的駛出了秦軍的打擊範圍。雖然秦軍的床弩打得到是有聲有色,代軍戰船毎艘都多少挨了幾支弩槍,但弩槍的全部作用就是射殺了幾名代軍的士兵,然後就什麽也沒有了。
李信也沒有想到,代軍的船隻居然會有這樣的武器,自己帶來的二十多架投石機一個都沒有用上,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代軍的戰船駛出了河道,直奔大梁城而去。
而這時辛勝剛剛把船隊集合起來,這一次總算是能夠順利的駛出了船塢,沒有發生碰撞事故,因此辛勝也頗為欣慰,這段時間的努力訓練到是沒有白廢。但這時代軍的船隊己經駛出了河道,向大梁城的方向駛去,秦軍的船隊根本就來不及堵截。辛勝剛要下令,命令戰船追擊,但就在這時,隻聽在岸上響起了“嗚嗚” 的號角聲。
這是收兵的號令,辛勝自然不敢違令,隻得下令船隊返航,回到船塢去。
原來剛才李信堵截代軍船隊的過程,王剪在高崗的高台上看得十分淸楚,看著代軍從船裏不知發射出的什麽武器,落地就著火,讓秦軍的投石機根本難己發揮作用,王剪的心裏也不由得一陣緊縮,這難道又是高原弄出來的新式武器嗎?
盡管王剪不通水戰,但也可以想得到,這種武器一但用於水戰,將是多麽可怕的武器,在王剪的頭腦中甚致出現了秦軍的船隻、木筏被代軍打得一艘一艘燃起大火的畫麵。因此他才立刻阻止了辛勝的追擊,並且趕忙將李信和辛勝叫回來,詳細的詢問代軍的這種武器到底是什麽?以後怎樣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