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二章 會戰(四)
不過秦軍騎軍的戰鬥力雖然不及代軍,但畢竟在人數上還占有一定的優勢,而且秦軍的鬥誌、士氣到並不輸給代軍,這時人人奮力作戰,不畏生死,因此盡管是陷入下風,但還是在免力支撐,並沒有敗退,而代軍想要完全擊敗秦軍, 不僅需要相當的時間,同時也會造成不小的傷亡。
而這時雙方參戰的騎軍人數己經超過了二萬人,加上騎軍作戰的規模要遠遠超出了步軍,因此戰場拉得十分寬廣,雙方的步兵都己經趕到了戰場的邊緣,不過因為難以插到戰場中,隻能暫時在戰場的邊緣停步不前。
其實代軍既然是有步騎混編軍,自然也就演練過步騎混編的戰術,畢竟高原也知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沒有那一個兵種能夠包打天下,而且任何一個兵種也都不可能在戰場上單獨完成作戰,隻有多兵種聯合作戰,充份發揮各兵種的優勢,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這才是正確的方向。因此代軍在編製了步騎混編軍之後,也加強了對軍隊步騎混合作戰的戰術訓練。
不過由於步兵對抗騎軍有先天的劣勢,隻有在特殊的地理條件下,或者是提前布置好嚴密的陣形,並且有足夠的遠程武器才能夠對抗騎軍,因此在步騎混編作戰中,仍然是以騎軍為主力,而步軍隻是做為騎軍的輔助兵力。但因為剛才戰場的局麵需要,薑桓武將步騎軍分開來使用作戰,現在雙方的騎軍縱橫交錯,己經混戰成一團,呈犬牙交錯狀,步軍一時半會還找不到插入戰場的機會,自然無法配合騎軍作戰。
代軍左路軍的主將薑桓武這時也隨著大軍來到了戰場的邊緣,見此情景,到並沒有急於將步軍投入到戰場中,而是先整理好步軍的陣列,等待著加入戰場的時機。並且對一些在激戰中落單的秦軍騎兵發動攻擊,結果到是擊殺了不少騎兵。
而這時有一些代軍的騎軍也發現自己的步兵趕到了戰場邊緣,因此有幾支百騎隊主動脫離了戰場,殺到了代軍的陣列邊,薑桓武立刻命令步軍配合上去,組成步騎混編,再度殺回到戰場中去。
步騎混合作戰,主要是以百騎隊為基礎編隊,一般一個百騎隊可以帶一百到三百名步兵不等,大體有三種戰術,一是騎軍和步軍拉開一定的距離,由騎軍首先向敵軍發動衝鋒,然後由步軍趕上,如果騎軍衝散了敵軍,步軍就趕上去擴大戰果,清理戰場;而如果騎軍並未衝散敵軍,甚致受到了阻礙,步軍則可以馬上發動第二波進攻,給敵軍造成連續的打擊。這種戰術一般用於遭遇戰或突擊戰中。
二是步騎混合進攻,步軍分列在騎軍的兩側,保護騎軍的側翼,如果是對陣敵騎軍,則由步軍攻擊敵騎軍的戰馬,而如果是對陣步兵,步軍則付責保護己方騎軍的戰馬不被敵軍攻擊,這種戰術,一般是用於在雙方陷入混戰,騎軍無法衝刺攻擊的戰場情況中。
而第三種戰術則是由步軍列陣防守,騎軍在外圍突襲牽製敵軍。當然這種戰術主要是在麵對比自已更多更強大的敵軍才會使用。
在這一戰中,第三種戰術顯然是用不上的,主要是第一、二種戰術,而俱體選用那一種戰術,則是看戰場的實際情況而定。
幾支百騎隊帶著步軍加入到戰場之後,很快就起到了效果,本來秦軍騎軍的訓練、戰術、經驗不足,隻是憑著一股勇氣,還有人數上的優勢才免強能和代軍周旋,現在代軍的騎軍中又加入了一定數量的步兵,先則不說步騎混戰的威力如何?但秦軍在人數上的優勢,卻是在逐漸被代軍削弱,而且現在秦軍連騎軍戰術都還沒有練熟,更不用說是對付步騎混編的戰術,也頓時顯得極不適應。
其他的代軍騎軍見狀,也都紛紛脫離戰場,帶上步軍之後再殺入到戰場中,不多一會的時間,就有三千多步軍隨著騎軍一起加入到戰場中去。
而就在這時,從代軍中路趕過來増援的兩個新軍趕到,其中還包括有二千騎軍,薑桓武見狀,也不禁大喜,立刻下令,讓這支步騎混編的新軍立刻出擊,增援到戰場中。
――――――――分割線―――――――――分割線――――――――
就在代軍的左路軍全線出擊,和秦軍展開激戰的時候,代軍的右路軍也向秦軍展開了反擊。
代軍的右路軍的兵力比較單薄,既然加上一個新軍,也隻有三個軍,共計一萬五千人馬,其中包括有四千騎軍,因此不可能釆用和左路軍同樣的戰術,袁選首先下令,命令剩餘的三千步兵出擊,加入到戰團中去。
其實右路出戰的代軍也並不是不敵秦軍,隻是要將秦軍引到代軍的陣列前,因此才且戰且退,現在袁選下令,出兵增援,反擊秦軍,正在和秦軍交戰的代軍頓時穩住了陣腳,不在後退了。而隨著援軍加入到戰鬥中,雖然加入的兵力並不多,但代軍卻因此而士氣大振,人人奮勇,頓時就占據了上風,而秦軍被迫轉為守勢,甚致還被代軍逼得稍稍後退了一些。
不過秦軍的後退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從後麵來的增援軍隊很快就趕到了戰場,首先趕到戰場加入戰團的,是秦軍左路軍的六千騎軍,而袁選也早有準備,一見秦軍的騎軍殺到,就立刻下令,命勁勇、奉節二軍所屬的四千騎軍出擊,迎擊秦軍的騎軍,雙方的騎軍立刻在步軍戰場的另一側,又開避了一個戰場,展開了騎軍激戰。
雖然秦軍騎軍的戰鬥力不及代軍,但人數比代軍多一些,士兵們的鬥誌也頗為高昂,而代軍出場的畢竟不是全騎軍,隻是步騎混編軍中所屬的騎軍,在代軍當中屬於二線的騎軍,和真正的全騎軍相比,實力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一時人喊馬嘶,刀光劍影,雙方打了一個難分難解。
雙方就這樣騎兵對騎兵,步兵對步兵,在戰場上到也涇渭分明,不過交戰的時間並不長,秦軍剩餘的一萬五千增援步軍就趕到了戰場中,全部加入到雙方的步軍戰場。
這一支秦軍趕到的確實正是時候,因為秦軍的騎軍現在雖然還能頂一陣,但步軍都是真的有些支撐不住了,雖然這時代軍的總數相對秦軍並沒有絕對的優勢,但加入戰場的畢竟是生力軍,一陣猛衝猛打,確實有些打亂了秦軍的陣腳。但隨著這一萬五千增軍加入戰場,頓時就改變了戰場的局麵,秦軍投入的總兵力己達到兩萬五千人,而代軍隻有一萬一千人,秦軍的人數是代軍的二倍有餘,因此代軍剛剛稍占上風,就立刻又被秦軍逆轉過來。
盡管代軍的士兵們都十分勇敢,人人都在奮力的和秦軍作戰,但秦軍士兵的鬥誌、素質、經驗,軍器的質量和平時的訓練等方麵,都不在代軍之下,而在人數上又占據著絕對的優勢,因此很快就搶到了上風,雖然代軍竭力的抵抗,仍然被秦軍逼得連連後退,雖然還是免強保持著陣列不亂,後退有據,但也很難說代軍能夠堅持多久,畢竟絕對兵力上的差距,不是隻靠士兵們的奮勇能夠改變得了的。
秦軍左路軍的三名主將中,石無為帶領騎軍出戰,而楊無怒、莫無憂則是統領步軍,眼看著現在秦軍己經快要鎖定勝局,兩人也都十分興奮,如果能夠在左路擊敗代軍,雖然不能說秦軍就已經取得了全局的勝利,但至少也已立於不敗之地。
他們二人的武功雖然不能和熊無力相比,但也遠勝於一般的兵將,自然也是帶頭出戰,這時兩人各執一支長戟,分別都連續斬殺了十餘名代軍的士兵,當然也讓秦軍的士氣大振。
楊無怒手中的長戟一揮,又刺倒了一名代兵,正要大聲招呼秦軍奮勇作戰,爭取一舉擊潰代軍,但就在這時,隻聽身後傳來了一陣密集而沉悶的馬蹄聲,楊無怒回頭看時,隻見秦軍的後陣煙塵大起,幾乎遮蔽了半邊的天空,任誰都知道,有一支軍隊從秦軍的背後殺上來了。
襲擊秦軍背後的當然就是由阿燃史乞沫帶領的蕃勇左軍,如果是在平原曠野的戰場上,就算是以騎軍的速度,想到迂回到秦軍的背後,也沒有那麽容易,恐怕早就被秦軍的探子發現了,但在樹林和丘陵的掩護下,蕃勇左軍己經悄然無息的繞了一個圈,迂回到了秦軍的背後,向秦軍發動了突擊。
首先打擊秦軍的,自然還是蕃勇軍士兵慣用的弓箭,由於這時秦軍都在麵向著代軍的方向,既使是後排並沒有加入戰鬥的秦兵,也都在奮力向前,沒有人會注意到自己的身後,因此在秦軍的背後,沒有半點遮擋,結果一陣箭雨落下,不少秦兵都背後中箭,仆麵倒地。
而後麵的秦兵遭到了打擊,有人回身迎戰,有人向前奔跑躲避,頓時大亂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