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神情低落。王有節和姑媽打招呼,說找地方歇息,先緩口氣兒。
趕巧的是,旁邊樹蔭下的長條凳剛好有人離開。三人趕緊過去占位置坐下來。
“今天算我是過來自己找難過的。太打擊我的自尊心了。”王有節長吐一口氣,說道,“不行,我得休息會兒,平複一下我受傷的小心靈。”
說完後,閉上眼睛,仰頭靠椅背上不說話。
姑媽和姑父對視一眼,會心一笑,又無奈地搖搖頭。
旁邊有很多坐著小板凳的老人。前麵都擺著一把傘,傘上無一例外貼了一張A4紙,A4紙上印的是自己兒女的資料和要求。
顯然,這些大爺大媽們都是來這裏給自己的孩子“擺攤”征婚的。
老人之間,大多都在嘰嘰喳喳聊天,七嘴八舌討論。
聽上去有的在聊孩子的婚姻大事,語氣裏透著無奈;有的在聊時事政治;有的在聊家長裏短,不亦樂乎;——。彷佛這裏的相親角,除了替自己孩子征婚,同樣也成了老頭老太們聊天解悶的地方。
可仔細一品味,這些著急為子女婚姻大事操心的父母,交流談話間透露著盤問、探底,猶如上演諜戰片。
不一會,姑媽和姑父也開始加入到了他們的聊天之中。
姑媽笑著問:“大爺大媽,我看你們手裏拿著的征婚資料,好像女生居多,但這些女生不管是學曆、身高、外貌,還是工作,甚至是家庭條件也都不差,那——,又是什麽原因為何剩到現在?”
實際上,不隻是剩女,還有剩男,都儼然已成為當前社會的一個熱點話題。
近年來剩男剩女隊伍不斷壯大,甚至人們開始將“剩客”分級歸類:27-28歲成為“剩鬥士”,因為這些人還有勇氣繼續為尋找伴侶而奮鬥;29-30歲為“必剩客”,此時屬於他們的機會已經不多,又因為事業而無暇尋覓;“鬥戰剩佛”是對31-35歲單身的戲稱;超過35歲的更被尊為“齊天大剩”。
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出來,在男女比例失調越來越明顯的今天,為什麽還會有女孩子嫁不出去?
按道理講,她們不是應該非常好找對象嗎?
畢竟可是有人說中國未來將會有3000萬男人無妻可取事實呢!
可是為什麽事實剛好相反呢?!很多女生在超過30歲仍然找不到另一半,並且還有很多女孩直呼找不到對象?!
“是的呀。你看看我女兒,80年的,現而今虛歲快三十八了,但是卻仍然沒有結婚,連對象都還沒有。”講起來這個話題,一位阿姨快言快語。
想了想,這位阿姨又接著說道:“每次一講起這事,你們能體會阿拉做娘的這份心酸的吧?”
姑媽忍不住問:“又是什麽原因啊?”
“她們家情況我曉得的。”不想卻是另一位大媽接話,說道,“她女兒是在外企工作的,剛開始的時候因為單位都是女孩,而且天天加班,所以一直沒有和男生接觸的機會。於是一直拖到了現在,年紀大了,仍然沒有嫁出去。”
姑媽笑笑,問了她一句:“萬一你女兒就是一輩子不結婚,你要哪能辦?”
阿姨的眼睛濕潤了起來,沉聲說道:“那也隻能隨她了呀。她倒是現在一點都不著急,我在家裏也煩,每天出來就當散散心了。”
講起來自己孩子單身的原因,大家彷佛都有許多話要說:
“來這裏征婚的,基本上都是剩男剩女”;
“我們家小孩性格有點內向”;
“還是太挑”;
“工作忙,根本沒有空閑的大段時間”;
“是的呀。現在年輕人都忙於工作,哪裏有多餘的時間談戀愛?”
“話說回來,也是因為她們平時交際範圍窄,其實也找不到合適的人來談戀愛的啊?”
——
正說著話,另一位阿姨站起來,對姑媽笑了笑,問:“你們也是過來相親的?誰啊?”
姑父指了指正在閉眼休息的王有節,用上海話笑道:“是的啊。這不,這會兒都相親看資料累睡著了。”
阿姨看看王有節,輕聲打聽:家裏多少人?做的什麽職業?多大了,收入多少?身高,健康——”
姑媽笑著一一作了回答。
阿姨笑了笑,說,我女兒比你要大,她八0年的。
姑媽笑了笑,剛要說話,姑父卻插嘴:“你們來相親,自家女兒知道嗎?
“她不知道啊,我瞞著她來的。這裏有適合的話,再想辦法和她說。”阿姨回答,“她就是挑剔啊,又不聽我們的話。現在年齡大,考慮的事情多了。”
姑媽決定還是實話實說:“我們這孩子不是上海人,戶口在外地的。”
阿姨不說話了。
過了一會兒,她幽默地笑道:“外地人在這裏估計難找的。”
姑媽禮貌地笑了笑,不說話。
這時候第一位阿姨卻回頭說道:“不要聽伊講。這裏男孩子比較搶手,隻要是年輕一點的小夥子,馬上就被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