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療養院在太湖邊的顧渚山腳下。三棟低矮樓房,兩大片竹林,加上小花園,總共大概8畝地,100餘張床位。


  見過小姨一家人。小姨,姨父,還有嫂子都在。


  說是療養院,其實叫農家樂型的養老院似乎更合適一些。有意思的是,這裏從院長到入住者,幾乎全是上海人。


  上海是全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地區。從2000年開始,上海就已成為深度老齡化的城市。


  這些年,不少“上海後花園”都惦著上海人養老這個市場。


  有調研發現:在上海,50歲以上人群,大多數觀念上已不依賴“養兒防老”。上海老年人對自身養老問題的自主性和獨立性非常突出,無論是居家養老、社區養老還是組團養老,他們都會從實際出發,理性分析和行動,而傳統的以子女照料為核心的家庭式養老觀念正在為越來越多老人拋棄。


  在這種情形下,“異地養老”的模式近些年如火如荼:找個距離上海不遠、有山有水的地方,空氣好,關鍵是價格又實惠。


  比如,眼前的這家療養院所在的水口鄉,地理位置處於長三角的核心,“一腳可跨蘇、浙、皖三省”,距離上海約150公裏。鄉裏的村民僅2600多名,但是“農家樂”卻超過300家,遊客床位超過1萬張,一年的遊客人數能達180萬人次。


  當地就是以這種農家樂的形式提供接送吃住遊的一條龍服務,多年前就在上海打出了名氣,稱呼為“上海村”。穿梭於山間地頭的一輛輛大巴車上,上海老人占據了絕對主力。他們有的小住3、5天,有的如“候鳥人”往返上海水口兩地,往返最久的超過十年。


  今年也是布禮的小姨周建其夫婦在這裏療養的第五年。


  小姨和姨父原先都在銀行係統工作,自5年前小姨退休後,每年的夏天基本上都要在這裏陪著姨夫住上幾天,並且逐漸從最初的幾天,慢慢到一住兩、三個月,漸漸拉長到現在的近半年。


  特別是姨父,他年紀要比小姨大很多,本身身體就不太好,先後動過兩次大手術,但是一到了這裏,卻甚至連感冒之類的小毛病也少了。所以現在每年的夏天長期駐紮在這裏療養院,偶爾回上海開開藥,藥也是“備而不用”。


  布禮送給小姨她們很多粽子,以示對表哥這次陪她們去安吉大竹海遊玩的感謝。這些粽子,原本都是王有節家裏送給她的。


  臨走的時候,周平送布禮和皮小路下樓。


  快到停車場的時候,皮小路去上衛生間。


  周平把布禮拉到一邊,說道:“從湖州過來的車上,我不好說什麽,實際上,我對小路的說法不是全部認同的。”


  布禮看向表弟,不知道他要說什麽。


  “小路她所說的,聽上去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但凡是仔細一品,其實也不全部像她說的那樣。再說了,小路是一個什麽樣的人,你自己也應該有數的啊?!”


  “那你想說什麽?”布禮笑了笑。


  周平想了想,說,“從男人的角度,我要替王有節說幾句話。”


  布禮盯著表弟,不動。


  “我對門當戶對,和小路有不一樣的看法。”周平說道,門當戶對看的不僅僅是彼此家庭的貧富程度,看的還是家裏麵老人的觀念,彼此之間的三觀,以及王有節他本人,他到底心裏麵所想的是什麽。這些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


  他說,所以我認為,真正的門當戶對的家庭就像我剛才所說的那幾點一樣,三觀,認知,以及處理問題的方式,等等等。


  布禮笑笑,說:“對的啊,每個人對門當戶對的理解是可能不一樣的呀。”


  “不過我覺得說一句實在話,那就是門當戶對這東西並不是非常絕對的,什麽意思呢?也就是說,不是說沒有門當戶對婚後就一定不幸福,這其實是個概率問題,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多數因為當初結婚本來就不是門當戶對,後期產生了很多問題的家庭卻大有人在。”


  周平想了想,接著說道,有的人喜歡彼此之間會有更多的交流。即使對方家庭可能會有一些貧窮,但是彼此之間足夠努力,有上進心,有責任心,對對方足夠好的話,這也都是無傷大雅的事情。


  布禮不響。


  “我覺得,隨著時代的開放,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的富裕和貧困,家庭條件的好壞,不應當構成兩人是否般配的核心要義。誰也無法選擇的自己出身,但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周平繼續說道,除開門當戶對的概念,我覺得另外還有兩點也很重要,一是價值觀相近,兩個人在一起戀愛生活,如果價值觀相差太遠是合不到一起的,最終也分道揚鑣。其二,隻有性格上互相能包容的才能維係長久的親密關係,如果兩個人都是爭強好勝的,每天都有吵不完的架,誰都不肯退讓,時間長了,感情也必然會破裂的。


  正說著話,皮小路在拐角處大聲朝她倆招手。


  布禮不忘再一次叮囑表弟,這次去王有節家裏的事情,暫時不要和小姨她們說,就當是陪著自己去了一趟安吉的大竹海,切記切記。


  “我倒是覺得王有節,還有他家裏人,其實都蠻好的,你可以好好考慮一下。”


  最後周平輕聲說道:“布禮你就是太聽別人的話了。小時候聽爸爸媽媽的話,長大了,在學校聽老師的話。工作了,再聽爸爸媽媽和同學朋友的話。可是,什麽時候你才能聽自己的話,能有自己的主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