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官路紅人> 第752章 時運差

第752章 時運差

  江華軍確實有些焦頭爛額了,與台洋金屬那邊的溝通,一直以來都非常順利。因為這家企業最初就是窄台省的大人物伍洲行大老板引介的,所以,江華軍對這家企業的情況,一直都是深信不疑。


  當然,之前對台洋金屬還是做過不少工作的,確信了台洋金屬的規模、產品走俏、技術過關等問題,對台洋金屬在網上公布自家公司資料,也做過核對工作。


  這些工作讓江華軍更加信任對方,後來在引進台洋金屬幾次受挫,可初心還是不變,依然覺得引進台洋金屬是可行的。


  調職到柳河市後,一開始江華軍也做了保留,他做保留的同時,對柳河市的情況進行研究,也對台洋金屬那邊繼續密切的關注。甚至於派人長期在台洋金屬廠家那邊盯著,要更細致和全麵地了解台洋金屬的情況。


  做了這樣大量的準備工作,這就是江華軍對台洋金屬信任的底氣。之前,他引進過其他企業的工作,也使得他在經濟工作這一塊上逐漸有了名氣與積累,成為他調任柳河市接替張長文資本。


  到柳河市後,江華軍有更足的底氣來推動這個工業項目的引進。摸清柳河市的情況的同時,對台洋金屬那邊的工作並不放鬆,了解更深入,才在市裏一力促進這個工作的立項。


  成立了工作小組後,與台洋金屬的溝通開始是比較順利的,台洋金屬遷移的資金這邊也答應了。雖說資金沒有立即轉過去,但隻要簽訂了協議,就會首先轉那筆錢。


  市裏這邊,安置台洋金屬這個項目的用地以及習慣準備工作都做妥當,等江華軍帶著小組成員再一次去窄台省,去台洋金屬有限公司簽約時,對方卻找了另外的借口。


  最初的借口是公司老總不在家,到國外考察了,要等老總從國外回來,才能推動這一工作。


  對方這樣的說辭,江華軍也是沒有辦法,因為這些年來,江華軍也不熟對方老總。多次的接觸,都是台洋金屬的副總在商談,在給承諾,在提條件。


  這一次,副總也不在,都隨老總去了國外考察,說是要擴展與開拓海外市場。台洋金屬這邊,隻有二級的領導在家,自然沒法做主。


  不過,台洋金屬這邊的人也比較熱情,江華軍也探不出具體原因。到窄台市,想去見一見伍洲行,問一問台洋金屬的情況。雖說,自己與台洋金屬進行商談之後,伍洲行就不再參合,但想必伍洲行對台洋金屬也有所知。


  不過,等江華軍下決心約見伍洲行時,伍洲行卻在京城,隻是在電話裏說他會給江華軍做安排,讓他放心在窄台市休息幾天。


  江華軍被台洋金屬的小小不順有些亂了心情,自然沒心思在窄台市住。和以往不同,市裏雖說沒有人追問江華軍在引進台洋金屬的進程情況,但他還是心亂了。


  在市裏,如此強勢推動這一工作,但實際進展卻出乎意料地被推遲了。他覺得沒臉麵給李善淮書記做解釋,也沒臉麵見王平江等市正府的其他人。


  在外漂著不會市裏,也是不行的。江華軍為這樣的處境焦躁起來,這段時間,他說在市裏呆幾天處理了必要的工作,便又離開市裏。有時候去鄰市,有時候去省城,有時候又跑到窄台省。


  六人工作小組中,蔡東才、胡軍軍、肖妙涵等人如今是常駐在窄台省,一直在靜等台洋金屬最新消息和進展。隻要台洋金屬的老總返回,會第一時間通知江華軍,然後這邊就推動雙方的密切磋商。


  江華軍即便在市裏或離開市裏,每天至少兩個以上電話,問蔡東才那邊的情況。問得多了,得到的反饋失望多了,對江華軍說來也是一種耐心的消耗。


  等得半個月,江華軍得知消息,說是台洋金屬的老總已經返回國內,雖說暫時還沒回到公司,但想必在短時間就會回到公司。江華軍這次離開柳河市,帶著決絕的心情,直奔窄台省。


  這一路上,江華軍打了十幾個電話,有蔡東才的,也有台洋金屬老總的。台洋金屬的老總,在電話裏說得很大氣,語氣與之前一個腔調,說要江華軍先見了麵,然後再談合作的事情。


  江華軍表示自己兩天內趕到窄台省,要與對方見麵,台洋金屬老總說他也會在那個時間回公司,他們恰好能夠遇上,見麵再聊公司的事情,這時候在電話裏也說不清楚。


  從台洋金屬的老總言辭上判斷,江華軍覺得彼此合作沒有問題,細節上或許會有所變化,要不然,對方不至於要見麵再聊。即使有所小變化,但不至於沒合作的可能。


  江華軍的心也算落下,在路上,要蔡東才等人先到台洋金屬公司去,摸一摸情況,做到知己知彼。蔡東才接到指示,表示會立即到台洋金屬去見對方的副總或負責對接他們的高層。有任何情況,都會向領導匯報。


  有蔡東才在窄台省,江華軍對他的工作還是很放心的,雖說彼此在一起工作的時間不算長,江華軍覺得自己看人準確,而蔡東才在工作上賣命、任勞任怨,工作情商也非同尋常,倒是很快就得到江華軍的認可。


  對於台洋金屬那邊的事情,江華軍暫時沒有向李善淮書記匯報的意思,工業發展的道路有多難走,江華軍之前就深有體會,但也知道,一旦走通了,那就是你、二十年,甚至是五十年代變局。


  也因此,江華軍這些年來,一直以做好工業發展為己任,也是以發展工業為自身的長處。到如今,他覺得自己已經達到專家的級別,如果不是柳河市曆史和地域因素,他引進工業項目絕對是很順利的。


  外部因素製約了柳河市的發展,也使得他沒那個很好發揮自身的優勢,使得柳河市這邊的人,將他小瞧了。


  如今,在引進台洋金屬項目的問題上,還出現波折,工作不能按期推進,更讓他心生怨氣,覺得自己時運太差。


  一路上心情複雜,等見到蔡東才等人後,江華軍還沒下車,就說,“蔡主任,情況怎麽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