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 新 茶
新茶是何治縣長從嶺上縣那邊快遞過來的,楊再新也沒料到他會寄來茶葉。好在茶葉不多,也算不得違紀什麽的,私人之間,有些往來,這本來就不可避免的事。
這次李新華過來,楊再新就想請李新華品評一番,這茶葉如果是真好,以後倒是可往台島那邊找一找市場。如果真做到這一點,也算幫何治做一件事。
嶺上縣如今在推進種茶,雖說麵積有限,但如果聯手上江市其他區縣,規模還是不錯的。隻是,大力發展種茶產業,問題的關鍵,就如同楊再新之前發言中所說,市場是核心。
沒有市場,種出茶葉來,當草燒嗎?可上江市和嶺上縣都沒有什麽更好的市場,雖說市縣也在努力做一些推廣。影響力一直都局限在上江市周邊,哪怕花錢做幾期節目,投資廣告,同樣效果不顯。
這樣一來,嶺上縣兩鄉鎮的種植茶葉,對前景也是心存惕惕。不知等一兩年後,這些茶葉林長起來,能不能賣錢,種植戶能不能將成本收回來。
好在種植茶葉的先期投入,是項目扶貧的款項,但這些款項到一定時間後,接下去的投入,則是種植戶自己出資。
縣裏和市裏的意思,就是要在茶也豐產之前,將市場開拓出來,打開影響力。如此,種植戶和縣市項目開發才有底氣。
沒有親身經曆,就不知道做市場的難度。何治給楊再新快遞茶葉,也存在讓楊再新幫忙推廣的意思,當然,與楊再新交好比什麽都重要。
楊再新也不刻意地推這新茶,僅僅是看茶湯,確實很不錯,色澤賞心悅目。香味也不錯,就不知口感如何。
先嚐一口,這也是一種待客之道。一種新物,自己也不了解,先入口,那是表示有風險自己先頂上的意思。楊再新對茶,以前也是接觸的,也聽不少論茶的經驗,可他確實做不到靜下來品茶。
茶湯入口,先是一股味苦,苦味過一陣才散開,隨後轉變成甘。餘味擴散,感知比較清晰,可楊再新雖品出這樣的味道,卻不知如何比較。也不知喝茶人對這樣的茶品,會給出什麽樣的評語。
李新華也喝一口,隨後茶湯在口中品味。楊再新不急於知道答案,隻是靜待著。
“楊先生,這茶葉還是不錯的。如果能夠有更好的加工環節與技術,品質完全可提高一個等次。”李新華說,“我感覺到,這種茶的產地,應該是高寒與炎熱交替的環境,當地水霧濃。不知是不是這樣?”
“李先生高明。”楊再新說,“那個朋友所在地,確實是海拔比較高,也是他們準備發展的產業。我對茶葉這個產業和市場都不了解,甚至對愛茶的人,有哪些愛好,都不清楚。李先生說過,加工的工藝有待改進,是不是說,可請一個高手來主導茶葉加工製作,就可以提升這茶葉的品質?”
“理論上是的,”李新華說,“這樣的說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容易。對於茶葉的價格製作,不同的產地、品種,各有自身秘製的工藝。而這些工藝,是茶藝人吃飯的東西,可不疑人傳出來。哪怕是高薪請人,他們也隻會幫你操作,不會將核心秘法傳出來。”
對這一點,楊再新表示理解。雖說幫不上何治解決問題,但能夠幫他提出一些思路,也是非常難得的事了。
不會在茶葉品質上多糾纏,議論,李新華將話題轉到懷仁鎮的產業發展上,說到他在懷仁鎮鄉村的幾天,說到在懷仁鎮的小故事。這些故事在公眾號上已經演繹成文稿,楊再新也看過的。但聽李新華說出來,那是另一種感受。
聊到刺梨果的種植、刺梨果產品的食用功效。楊再新笑著說,“新畦食品在做產品宣傳時,也是按照省農院研究的成功來進行市場宣傳,沒有做虛假的誇大,在措辭上,也不做誤導性的詞語。
我想,刺梨果即使功效上左右不顯著,但口感上,也算是一種新品,總會讓消費者認同而接受,市場就會做起來。”
“楊先生,食品類的,除了那些用色素、香精和調整品等做出來的飲品,對人體沒有益處外,像刺梨果這樣野生植物果實的,肯定會有益於人體的。就如同米飯、小麥、玉米這些作物。
也如果蘋果汁、西瓜汁之類的,對普通人體都是有一定益處。這段時間,我也搜找、查閱了不少關於刺梨果的資料,在不少古籍中,找到相應的依據。這一點,我是肯定的。對了,我會將這些資料整理出來,轉交給凡海集團。”
“李先生,非常感謝。”段玉梅說,知道李新華所做的事,對集團的產品有多少影響。在台島和海外,人們對產品的品質、質量都非常在意,對劣質品的排斥,那是全民聲討,絕對不允許出現在市場裏。
段玉梅熟悉海外市場的規則,也熟悉這些消費者,台島那邊,對食品的安全總是往最嚴厲的規格套,可不像國內的做法。在國內,山寨品是非常普遍的,隻要什麽產品賺錢,不用一個月,就會湧現眾多的山寨品。
那些物品甚至完全是假冒,而不僅僅是劣質。比如用調味品、用色素、用香精等,隻要將包裝盒、將產品外形做好,混淆視聽,就可在市場上大撈一把。至於消費者買了產品之後,會產生什麽傷害、會有什麽風險,那不是這些山寨品老板要考慮的。
很多地區,在國內是致命的山寨城市、山寨地區,地方的領導們還會以此為經驗,進行總結,作為他們的工作業績!
但海外市場的要求和規則不一樣,段玉梅明白這點,李新華的幫助,那是非常重要的幫助。
楊再新也表示感謝,刺梨果產品在海外熱銷,對於柳河市產業發展,是至關重要的環節。楊再新說明了這一點,李新華笑著說,“楊先生,你如今離開懷仁鎮、離開柳河市,但你對那裏的產業發展,還是那樣關心。難怪懷仁鎮的人們,對你那樣尊敬。
在內陸,像你這樣的、在位子上的人,很稀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