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荀彧
「除去募兵之外,袁紹還在地方募集了不少的鄉勇,這些鄉勇野戰不行,但是守城卻是有餘,想要擊敗袁紹,恐怕這一路攻城掠地,都會要折損不少的軍將,袁紹軍主力若是以佚待勞,到時候勝負難知啊……」
劉寵滿臉的憂心仲仲,他們不是黃巾軍,軍中並沒有那種能在百步之外拋射石彈,摧城破牆的「霹靂車」,攻城只能是動用那些基礎的攻城的器械。
內地的城池對城防其實都有一定的限制,不允許建立的太過高大。
但是今時已經不同往日,因為黃巾軍還有董卓軍的威脅,冀州、兗州等地各城都加強了城防,現在的這些城池都比以前防備強上了不少。
強攻城池,只會大量的折損軍將,關中之地一共有三四十座城邑,但是只要攻破長安,還有沿途的幾座主要城池,就可以擊敗董卓。
但是要想徹底擊敗袁紹,只怕是要攻下少說十多座城池,才能達成目的。
而且袁紹麾下的謀士眾多,將校如雲,勝負懸念極大,無論是孫堅,還是袁術,亦或是劉寵,他們都沒有必勝的把握。
大堂之中氣氛越發的沉悶,孫堅知道不能讓這種氣氛繼續下去,若是連他們都沒有的信心,那底下的軍卒和官吏又作何想,豈非是更沒有信心。
「袁紹、劉岱、焦和三人分別佔據冀、兗、青三州,看似實力強大,實則不過是外強中乾,昔日袁紹等人屯兵酸棗、懷縣,擁眾十數萬,卻只有曹操、鮑信兩人敢起兵西進。」
孫堅雙手作揖對劉寵行了一禮,聲音清冷,帶著一種強烈的自信。
「袁紹如今生出不臣之心,不過是錯估形勢,自以為可以勝之。」
「紹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外寬內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親戚子弟,緩心而無成,柔茹而寡斷,好惡無決,非人主也。」
「麾下黨羽不過因其威勢而聚攏於其下,只需一敗,便可令天下知其面目,知其強弱,屆時從眾必定四散,不再依附。」
「文台軍略過人,卻是我想錯了其中的關竅。」
劉寵面色稍緩,他雖然有勇名,卻沒有多少戰陣上的經驗,此時聽到孫堅的言語,這才反應了過來,行軍作戰可並非是紙面上的數據。
「不過北伐之事雖然重要,但是如今國庫空虛,一直以來都是靠著豫州、揚州兩地的賦稅勉強維持,現今揚州多地出現匪患,所能收復的賦稅也大幅度的減少,這件事必須要處理。
揚州刺史陳溫不通兵事,軍兵缺乏訓練,反而被賊兵壓制,實在是太過於丟人。
嚴白虎劫掠州郡,勾連豪強,連戰連捷,揚州眾多軍將卻是拿其半點辦法都沒有,也不敢出城與之野戰,只能是固守城池。
揚州的收來的稅賦因為嚴白虎的影響,減少了不少,本來陳都朝廷的財政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難題,如今作為稅賦重地的揚州又出現了岔子,劉寵現在實在是有些焦頭爛額。
「不知道諸位可有什麼應對的辦法?」
劉寵掃視了一眼堂中的眾人,發問道。
孫堅眉頭微蹙,他抬頭看了一眼劉寵,想要說些什麼,但是就在這時坐在一旁的孫靜卻向他不著痕迹的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
孫堅雖然不明所以,但是他最終還是沒有開口。
堂中有人提了幾條建議,但是最終還是無法解決揚州目前的困局。
劉寵看了一眼默不作聲的孫堅,心中微定,最後將目光放在一名相貌俊朗,氣度不凡的青年文士身上,發問道。
「不知文若可有安定揚州之良策?」
孫堅順著劉寵的目光望去,那名青年文士,孫堅認得。
其人姓荀名彧,字文若,乃是潁川郡荀家的子弟。
永漢元年(189年)時,舉孝廉,任守宮令,為皇帝掌管的筆、墨、紙張等物品。
后董卓廢劉協為陳留王,而立弘農王劉辯為帝,荀彧憤怒董卓行徑,棄官歸鄉。
董卓肆意妄為,讓荀彧感到了威脅想要勸宗族搬遷,當時的冀州牧韓馥知曉后,表示願意派人接應,但是就在荀彧做好了準備的時候,卻聽聞了劉協居然達到了陳都。
劉協還未登基為帝時,荀彧便已經是請求覲見,隨後荀彧也被重新任命為了守宮令。
劉寵任職車騎將軍后,和荀彧的短暫的交談,也讓劉寵發現了荀彧的才能,於是徵召荀彧為將軍府中的司馬,秩千石。
荀彧聽到劉寵發問,先行了一禮,斟酌了一會,才謹慎的開口回道。
「在下心中確實是些想法,只是不知道是否可行,還在思考之中,既然將軍發問,那麼在下也不好再多加推辭。」
「揚州形勢複雜,嚴白虎其人頗為狡詐,佔據險要地勢,聯合各地賊匪,為禍州郡,勾連豪強,以為耳目,僅僅依靠揚州本州之力,恐怕短時間難以平定。」
荀彧頓了一頓,看向了孫堅,繼而言道。
「在下以為,若是要短時間平定揚州,恐怕還得依仗孫將軍。」
「文台勇烈,若是帶兵前往揚州,那麼北伐之事,豈不是……」
劉寵微微蹙眉,他有些失望,他本來見荀彧氣定神閑,以為他有什麼好的計策,但沒想到荀彧卻是將希望放在了孫堅的身上。
不用荀彧說,他也知道孫堅若是提兵南下平叛,要不了多久的時間,揚州之亂就能平定。
但是現在的情況,孫堅肯定是不能前往揚州的,北伐的事務還需要孫堅負責,北伐的統帥必須要孫堅擔任,如今的陳都的朝廷,可沒有第二個可以作為統帥的將領了,北伐的大任只有孫堅抗得下來。
「割雞何需用牛刀?」
荀彧聽出了劉寵失望的語氣,但是這並沒有影響到他的心緒,只是哂然一笑,淡然言道。
「在下所說的依仗孫將軍,並非是指讓孫將軍親臨大軍南下平叛,嚴白虎之流不過疥癬[jièxuǎn]
之病,何足置之齒牙間?」
荀彧此言一出,堂中眾人的目光盡皆是集中在了荀彧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