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工業教父> 第221章 想念那位妖孽

第221章 想念那位妖孽

  邢鵬最後並沒有吃胡楊帶回來的宵夜。說完李香香和張博洋的事情之後,他就明智的選擇了告辭。


  幸虧他走得快。再慢一點,胡楊就要攆人了。


  一轉頭,胡楊發現柏青的眉頭皺了起來。不用問也知道,這是因為那個消息。


  胡楊把柏青抱到了腿上:“擔心我?”


  柏青點頭:“有一點。”


  胡楊輕聲說道:“那就保持那一點就好,不要再多了。”


  柏青問胡楊:“那你準備怎麽做?有什麽我能幫忙的?”


  胡楊故作遲疑問:“你是想我說有還是沒有呢?”


  柏青眉頭一挑,冷哼一聲:“有。”


  胡楊很沒有節操的舉手投降:“有,有,必須有。”


  這個當然是可以有的,其實柏青也正在做。她的工作本身就是在搜集關於對手的信息。即便對手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那也沒有關係。


  任何刻意的改變都會留下痕跡。刻意不讓柏青接觸到重要的信息,也就等於是篩選出了重要的信息。


  這就有點像是把家裏值錢的東西都放進保險櫃裏。那小偷就不需要去翻其他地方,隻要想辦法把保險櫃打開就行了。


  同樣的邏輯,如果張博洋他們針對柏青,將信息進行篩選。那對胡楊來說,就隻需要想辦法打開“保險櫃”就行。這對胡楊來說,其實是更省事的一個結果。


  這個邏輯其實有點繞。好在柏青不是一個普通的姑娘,即便是在戀愛中也沒有智商變低。邏輯思維能力依然在水準之上。


  也幸虧柏青不是普通姑娘,否則和自己女朋友講邏輯這種操作,那簡直就是找si……

  接受了這個邏輯之後,柏青就陷入了沉思。胡楊也不打擾她,動手收拾了桌上的食物。


  等胡楊再回來的時候,卻看到了一臉興奮的柏青。


  她看到胡楊,立刻說道:“我想到一件事,是他們故意不讓我知道的。”


  胡楊此時臉上的意外還真不是裝的。雖然以他的反應速度也的確真的做得到。但心在這個表情真的是真的。


  “什麽事?”


  “韓國人。”


  “什麽韓國人?”


  “張博洋他們這次的不光要見德國人,他們還要見韓國人。”


  受到了胡楊的啟發,柏青真的想到了一些異常的事情。前麵幾天,柏青隻要工作做完就會離開招待所。每次也都會氣得張博洋直跳腳,當然這是一個比喻。


  但今天柏青沒有早走,因為胡楊已經提前告訴她,晚上會有一個應酬的酒局。所以白青約了自己的兩個同事一起吃沈陽的特色殺豬菜。


  也就是因為他們今天走得都比較晚,所以遇到了按道理說不應該遇到的人。


  柏青聽到其中一個人說了句他聽不懂的話。但起初還以為是什麽方言,但後來一想好像是韓語。再一結合那人特點挺鮮明的長相,讓柏青可以確定那應該就是韓國人。


  胡楊提出了一個疑問:“為什麽不會是朝鮮人?”


  柏青很確定搖了搖頭:“肯定不是朝鮮人。氣質完全不一樣。在學校的時候,韓國人和朝鮮人我都接觸過,差別還是非常大的。”


  胡楊說道:“這個信息非常重要,真的非常重要,柏青同誌好像很有做間諜的潛質。”


  幾個小時之後,胡楊就從戚揚那裏確認了柏青的發現。還真的是有一個說韓語的人出現在了張博洋那裏。


  但這個人不是韓國人,而是一個從延邊來的朝鮮族人。延邊的全稱應該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東北地區最大的朝鮮族聚居區。生活在那裏的朝鮮族人,有很大一部分有親屬在韓國生活。


  過去因為某些原因,大家都對這些海外關係諱莫如深。而在開放之後,這個海外關係卻突然變成了香餑餑。能和外麵的人有聯係,都會被周圍的人高看一眼。如果還能把你弄出去,那就是真的是人人羨慕了。


  在這個大背景下在,延邊著實是輝煌了一陣子。但這個時間並不長。因為一些客觀原因存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並沒有能發展起來。這也就導致更多人的走了出去。


  據說最高峰的時期,青壯年人口中很大一部分都去了韓國打工,比官方披露的比例還高。而更加嚴重的是,超過一半的人在走出去之後都選擇了和留在國內的配偶離婚。


  這種現象在一段時期裏,甚至成為了一種帶有約定俗成意味為的“潛規則”。


  因為想要出去是要花很大一筆錢的,所以基本都要舉債。這就必須要有人留在國內作為保障。


  出去的人在那邊打工賺錢,會通過中間人寄回國內。當達到了某個約定的數額之後,他們與國內配偶的關係就默認被解除。他們不再往國內寄錢,而國內的人也可以再娶或再嫁。


  胡楊當年曾經用過一個延邊人的身份偷渡去了韓國。這些都是那個時候的見聞。除了打工之外,還有一些腦子活泛的人,也會兩邊倒騰東西。更進一步的也會成為中間人牽線搭橋。


  延邊人出現在張博洋那裏,極大的可能就是一個這類的中間人。那麽下一個問題就是,他在給誰牽線搭橋。


  戚揚提議道:“我找機會潛進去。”


  胡楊斜了他一眼:“犯法的事情不能做,至少不能隨便做。”


  戚揚又說道:“要不竊聽?”


  胡楊搖了搖頭,說道:“其實沒必要現在就知道答案。反正一定會出現在這裏,那我們等著看就行了。現在他們和李香香混到了一起。我很期待他們會想出什麽新鮮的點子。”


  戚揚問胡楊:“要不要讓福生大哥那裏調一些人過來?”


  胡楊擺了擺手:“不需要。張家叔侄倆應該還沒蠢到這種程度。不過柏青你可以需要替我保護好,她的安全才是第一優先級。”


  戚揚開車載著柏青離開之後,胡楊也開始新一天的日程。


  簽下承包合同隻是第一步,後續工作開展才是重點。關於後續的一係列改革升級措施,胡楊需要盡快梳理出一套計劃來。


  沒辦法,這些計劃的骨架一定得是胡楊來做。改革升級需要的是前瞻的眼光和對生產技術方麵的了解,這些都是別人無法代替他的。


  至少現在,這些都還必須胡楊親力親為。每到此時,胡楊都會感歎人才培養迫在眉睫啊。


  現在的工作量他還勉強能夠應付。可華夏科技發展的很快。這麽大的攤子,他不可能事事都衝在第一線解決問題。


  管理和經營方麵,其實胡楊自己也算不上精通。最多也就是理念稍微新一點,也科學合理一點。


  華夏科技搞到現在,靠的還是超前眼光。換句話說,就是穿越者的紅利。如果把這紅利算是本錢的話,其實胡楊並沒有利用這些本錢賺回多少利潤。


  這其中固然有胡楊並不一味追求經濟利益的原因。但也說明,在經營方麵,尤其是經營一個大型企業的方麵,他還是非常缺乏經驗的。


  一念至此,胡楊便想起了遠在美國的那位的妖孽李億峰。他是胡楊迄今為止見到過的,經濟領域中最頂尖的人物。


  但也因為李億峰的太過妖孽,所以他其實並不適合管理一個企業,哪怕是一個大型的集團公司,對他來首也太小了。他這樣的人應該去更高的地方,產生更大的影響。所以胡楊才會向羅鵬程強烈推薦他。而不是第一時間將他收歸麾下。


  不過現在胡楊想在有點後悔了。是不是先把這位妖孽弄過來幫一陣子忙。最起碼的,幫他培養幾個靠譜的人也是好的。


  忙碌和甜蜜交織的日子過得很快,一轉眼就過去了四天。鐵西特鋼的改革升級計劃已經完成最後的修訂,管理層已經聘任完畢,下一步就是逐級向下進行考核。


  副廠長選分廠廠長,分廠廠長選車間主任,車間主任選副主任,然後他們再一起選班長,班長再找工人。


  每一級都向下負責。人是自己選的,出了問題自然也要負相應的責任。每個人都能找到相對應的責任人,這也就讓每個人做出選擇的時候,都不得不更多一分思考。因為這個人將來的行為,也會影響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這種責任嵌套的模式,是胡楊其他兩位的副廠長一起研究出來。之所以是兩位,是因為在賈副廠長之後,胡楊也向原鐵西特鋼的副廠長吳向東拋出了橄欖枝。


  這個選擇並不讓人意外。吳向東懂技術而且年輕,原本就是負責生產的副廠長。現在整個特鋼都被承包了,他最好的選擇就是到這邊來。名頭雖然依然是副廠長,但權利和工資待遇都比之前提升了不少。


  胡楊給這兩位副廠長的分工非常明確。賈副廠長主抓管理,吳副廠長主抓生產。而具體到當前,前者主要任務是按照計劃把人招滿,後者則是按照胡楊的要求設計改造升級的方案,並盡快進入實施階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