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網開一麵
“鯰魚!”
饅頭顯然有些意外於這個答案。在一般人的概念中,人工養殖的魚類基本就等於四大家魚。這個饅頭雖然職業特殊,知道的比一般人多一點,但農牧漁方麵他的知識儲備也並不比一般人強多少。
胡楊反問饅頭:“你是想說四大家魚?”
饅頭愣愣的點頭。
胡楊笑著問:“你知道四大家魚都有什麽嗎?”
饅頭又點頭:“當然知道,草青鰱鱅嘛,上學的時候都教過。”
胡楊就知道他會說這個,於是開口說道:“書上說的四大家魚的確草青鰱鱅,但這是唐之後的說法。而實際上中國北方養殖範圍最大最多的還是鯉魚。順便問你一個題外話,你說為什麽從唐朝以後才確定了四大家魚是草青鰱鱅?”
饅頭皺著想了半天,給出了一個他的推測:“難道是因為大唐盛世,漁業發展的特別好?”
胡楊微微搖頭,解釋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沒有你想得那麽複雜。你想想唐朝皇帝的姓是什麽?”
饅頭幾乎脫口而出:“李呀,李世民嘛。”
胡楊緊接著說道:“鯉魚就是因為這個被從四大家魚裏除名的。”
這麽一說饅頭和其他人也馬上就明白了:“原來是因為這個李鯉同音犯了忌諱。要不說這封建的舊社會就是毛病多。”
胡楊不置可否。***這種事情各朝各代都有,隻是情況嚴重程度不同罷了。
饅頭發完感歎之後,又問胡楊:“那為什麽你不讓對麵的人養四大家魚或者鯉魚,而要養鯰魚。而且,這個鯰魚可以養殖嗎?我以前都沒聽說過有養這種魚的。”
胡楊看了看其他幾個人,好像大家都有類似的疑問,就準備給大家稍微普及一下漁業的小知識。
首先胡楊要先給他們明確一件事:“在北方搞淡水養殖當然還是鯉魚,草魚,鰱魚和鱅魚更適合,這一點是肯定的。”
稍頓了一下胡楊繼續說道:“之所以會選擇鯰魚,主要是為了平穩的過度客觀條件並不成熟的前期。對麵的情況大家應該都是知道,這方麵投入不會有太多。而鯰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其他魚類生存不了的糟糕水質鯰魚也能活下來。即便隨便丟在臭水溝的和爛池塘也都可以生存。
而且鯰魚是吃雜食的,但基本不會捕食。相比活物而言,鯰魚更喜歡吃腐肉。也就是說,適合靠天就能收獲魚肉,而不是靠技術拚投入來換取產量。所以一開始的並不需要大規模的開挖魚塘,隻需要利用現有水塘甚至水溝,就可以進行放養。但這並不算是養殖,隻是大規模養殖之前的過度。”
正如胡楊所說,鯰魚並不是最好的養殖選擇,卻現階段最適合魚種。
而養雞也是同樣的情況。誰都知道規模化養殖的成本更低,產量也更高,但這個投入也會更高。關鍵是江對麵的情況就是不可能有這麽多投入,至少在初期是不可能的。所以胡楊也會選擇更加適合散養環境的品種。
胡楊強調道:“和對麵的合作一定控製分寸。需要明確這是一次合作。所以就不能是咱們這邊單方麵的付出。對麵也要有所回報。即便短期內看並不對等,但這才算是合作而不是單方麵的扶貧。我們需要的合作者可以貪婪,但絕對不能貪得無厭。”
跟其他問題一樣,胡楊現在基本不會考慮的太多的細節,隻抓大的方向。這次合作模式就是由我們提供的魚苗和雞苗,還有養殖技術和一定比例的飼料。然後再回收一定比例的農產品。
回收的模式也是以各種對岸的必需品來交換。比如藥品和食物還有農藥和化肥之類。當然,這些交易的前提是與現有法律條規不發生衝突。華夏科技在國境之內的所有經營活動都必須依法依規,這是不可動搖的底線。
可以預計的,第一年的合作中對岸能用於交換的隻有雞蛋。在沒有飼料催熟的前提下,肉雞的出欄周期不會少於八個月,那最早也是明年的事兒了。至於鯰魚,胡楊其實並沒有打算要回購。
首先鯰魚作為初期過度的魚種,生長條件是不可控的。雖然說那邊基本沒有什麽工業汙染,但不代表那邊就一片山清水秀。實際上大多數不富裕或者說生存條件稍微艱難的地方,日常生活環境都是髒亂的。
這個邏輯很容易理解,溫飽已經很難了哪裏還會有精力去關注衛生問題。依然是因為貧窮,當然也就不會有餘錢去建設完善的公共衛生設施。這種時候農村還能稍微好一點。如果一個城市裏的公共衛生設施不健全的話,那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不用說遠了,就說咱國家的首都。在很多老照片上,都能看到即便是在京城這樣的地方,街道上也都是泥濘不堪的。沒有排水係統和下水係統,積水和髒汙都隻能被隨意的倒在街麵上。
我們上小學的時候都從課本上認識了一個叫時傳祥全國勞模。他獲得勞動模範的勞動崗位就是一名掏糞工。掏糞工的工作就是走街串巷從旱廁裏掏糞,然後集中運輸到城外處理。
實際上個工作崗位直到八十年代的現在依然還是存在。老的胡同區建築密度大,是無法深挖出下水係統的。所以一直都在使用公共廁所。胡同裏人口密度大,所以這個公共廁所的容量就很容易達到上限。好在現在已經不再用人力去掏,而是有了抽糞吸汙車。
雖然解放了人力,但每年在這方麵投放的資源依然不少。而且旱廁本身衛生問題也不容忽視。
當然,公廁也不是完全沒有優點。對於老北京的爺們來說,這公廁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社交場所。以前的公廁都是沒有隔斷的,也就是說大家都是無遮擋坦誠相見的。至於畫麵這裏就不詳細描述了。那是個有味道的畫麵。
回到的生活環境的問題。根據之前幾次去對岸的情況來看,隻有市區內很小的區域內還算整潔,隻要出了市區就完全是原生態的樣子。
鯰魚苗送過去,就是讓他們放養在所有可見的水體中自然且野蠻的生長。就算能長大,那也還是留給他們自己吃吧。
這裏麵還有一個執行力的問題。隻是不清楚在他們現行的教育體係下,基礎常識教育和實際生產應用教育這塊做得怎麽樣,具體到養殖項目上麵來說,可能就需要一些時間來學習才行。
胡楊對大家說道:“關於養殖業的合作,將會是一個長期的項目。養魚、養雞是第一階段。下一個階段是加入肉鴨和蛋鴨,再接下來是近海的海產養殖。”
在有人提出問題之前,胡楊就直接給出了解釋:“你們肯定疑惑,為什麽沒有豬牛羊這些典型家畜在計劃之中。理由很簡單,這些家畜他們喂不起。羊這種可以放養的或許可以,但以這個地區可以飼養的羊種來說,羊肉和羊奶的品質都不高,沒有太高的進口價值。但海鮮就完全不同了。”
這個時候作為一個優秀的捧哏,饅頭非常適時的提出了問題:“哪裏不同呢?”
胡楊給了他一個讚許的眼神,然後說道:“海產養殖和捕撈,未來肯定會成為沿海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按照咱們這邊一貫的風格,一旦見到了明顯的效益,基本都會一窩蜂的衝上去。沒有計劃性的亂捕亂采會快速消耗海洋資源。要不了多少年,咱們這邊近海的資源就會大打折扣。這個時候才會把重心從高利潤的捕撈轉過去不討喜的養殖。
但養殖海鮮和野生海鮮的口味上是有明顯差別的。而就算是養殖,也會受到海水中養分的影響。養殖密度和規模大的的地方,自然機會不如密度低的一麵。這個時候,對麵出產的海鮮品質上就會有明顯的優勢。而我們,在這種情況發生之前若幹年的現在就已經下手了。”
饅頭同誌又提出了新問題:“那你的意思是,以後還要幫那邊搞漁船之類的?”
胡楊點頭:“當然,如果可以我希望是成立跨國性質的漁業公司。隻有我們的規模足夠大,才能產生更大的影響,從而推廣可持續性發展自然生態理念。”
又是說了一個比較超前的名詞,胡楊自然有進一步解釋的義務:“聽過網開一麵這個詞語嗎?說的是老漁民打魚的時候,會故意把漁網留個口子,放走漁網裏已經抓到的一部分魚獲。意思就是不要趕盡殺絕,要留下魚種,以後才會一直都有魚可打。
同樣的,老獵人也都會放掉帶崽的母獸。其實意思都相同,就是眼光要長遠,不能涸澤而漁。捕撈要有計劃性,要對捕撈量、網眼尺寸、捕撈季節等等有一定的限製,才能保證產量和品質不會逐年下降。”
饅頭撓者下巴琢磨了半天,說了一句:“聽著好像挺難的。”
胡楊略有些無奈的點了點頭:“誰說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