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爬山
清晨山區的空氣是極好的。但也僅僅隻是空氣好而已。
在太陽剛剛出來的早晨進入任何一種植被茂密的環境中,首先要麵對的是豐沛的露水。如果身上的衣服沒有一定的防水功能,很快就會濕透。尤其是下半身,會越走越重。
之前已經確定,那個停放著列車的洞穴是曾經的銅礦。但早已經廢棄了很多年,原本那條鐵路已經徹底破壞,連路基都找不到了。倒是一條小路還能隱約從空中俯瞰出痕跡。這條小路就是柯溫設計路線時所圍繞的核心。
過了幾十年還能保留下來,要麽就是總有人走,要麽就是有必要的環境的條件。而在這裏,第一種情況並不存在。烏布日赫周邊並不是獵人喜歡的狩獵區。
原因也就是因為那座銅礦。銅礦的采集過程中會產生很嚴重的重金屬汙染,鉛汞砷一樣都不缺。這些重金屬物質會在自然界存留很長時間。直至今日依然還能發現這些重金屬物質對生物產生的影響。
通過自然界的富集現象,從土壤水源到植物再到動物。這一帶的所有生物體內都有嚴重超標的重金屬。而越是大型的食肉動物,重金屬超標的情況就越嚴重。
所以沒多久這一帶就沒有什麽大型野獸了。再往後小型野獸的數量也明顯減少。至於野菜野果也早就沒有人會吃了。不是因為周邊的人都知道這裏重金屬超標,而是因為重金屬讓這裏的野菜和野果都變得非常難吃。
關於銅礦的曆史大家應該都知道,但他們是不是有針對性的準備,那胡楊就不太清楚了。反正他是準備了兩倍的瓶裝水。還有二巰基丙醇和依地酸鈣鈉。這兩種都是治療重金屬中毒的常用螯合劑。
在進入身體之後會和重金屬結合成形成無毒、難解離,但又可溶的螯合物,由尿排出。少量攝入的重金屬毒物,都可以在這兩種藥物的輔助下,靠自己的肝腎功能代謝出去。
重金屬是一定要注意的。鉛汞砷對身體的危害都非常大,而且都是那種的長期的影響。其中對大腦的影響是胡楊最在意的。
考古界一直有個在爭論的話題。一個假說認為,古羅馬帝國的覆滅元凶之一,就是他們日常的生活中大量使用的鉛製品。古羅馬人引以為傲的城市水道,都是使用了鉛製的水管,而羅馬人也大量的使用了鉛製的酒具。
長期攝入過量的鉛,會造血係統、神經係統、消化係統、心髒、腎髒還有大腦都造成不好的影響。
整體上降低了身體素質,提高猝死風險,提高流產概率,從而導致羅馬帝國的衰弱並最終導致覆滅。
且不論這個假說是否能夠被論證。鉛的危害是毋庸置疑的。至於汞和砷就沒有必要多說了。汞和砷的化合物基本上都是劇毒,都是要命的那種。
這次雅各之子組織的隊伍有三十人的規模。除了胡楊和戚揚,還有瑞文和其他三個手下,其他都是柯溫的人。
也就是說,在進山之後柯溫將成為那個有絕對話語權的人。所以胡楊他們倆也果然出現在隊伍的中後部,和那些馱著行李的驢子在一起。
而胡楊他們也不是孤獨,瑞文他們是在隊伍最末位,也就是驢子們的後麵。在樹木沒有那麽茂密的地方,胡楊時常能和後麵的瑞文對上眼神。
這當然不會有什麽眉目傳情的意思。隔著這麽遠,能確認眼神已經差不多就是極限了。
這個安排一點都不出乎意料。但抵觸的情緒還是需要表達一下的。太坦然的接受,就顯得太沒有棱角了,那就不真實了。
簡單的抱怨了幾句之後,胡楊就隻能“勉為其難”的接受這個結果。然後就把身上的大背包掛在了驢子身上。
進山最難的部分是設定路線。因為可參考的信息少,不可測的變量多,所以需要非常專業的能力。而當設計完成之後,最難的部分就變成開路了。
還是那個問題,這麽茂密的深林中有太多不可預測的情況。計劃是計劃,隻是一個大方向而已,具體實施還要看實際的環境情況而定。
走在隊伍最前麵的,是兩位來自南美叢林老獵人。據說他們熟悉叢林就像熟悉自己家的後院一樣。
是不是回到自己家的後院胡楊不知道,但這個前進速度倒是真不算快。要知道這還是山區的外圍。再往裏麵會越來越難走。
而且要注意到,他們這個隊伍不僅隻有人,還有很多驢子。有很多地形人可以手腳並用或者借助繩索之類的工具爬上去,但隻有四個蹄子的驢可是不行的。再加上還要考慮大以後向外運輸的需求,所以可選擇路線的範圍其實很窄。
為了能讓後麵的驢子都能順利通過,這個路也不能隻是隨便用刀劈掃幾下就行了。
當然,這些和胡楊都沒什麽關係。他和戚揚很安穩的跟驢子在一起慢慢前行。他們唯一需要克服一點的問題,就隻有驢子身上的味道。必須說,這些家夥真的很SAO氣。
雖然現在已經是春末夏初,但因為維度比較高而且數目茂密,所以環境溫度隻有十幾度。所以穿著全套戶外裝也並不會感到悶熱,而且還挺舒服的。
但這裏可是叢林,可不是讓他們遠足郊遊的地方。隨著太陽逐漸升到頭頂,林間的水汽開始減少,生活在這裏的小動物就開始逐漸活躍起來。
確切的說,是生活在林間的各種昆蟲。生活在叢林中的昆蟲,有很多都是很有攻擊性,尤其是對溫熱人體的體液都非常有興趣。
胡楊和戚揚的裝備是九成以上覆蓋的。手上有全覆蓋的手套,脖子上有圍巾,長筒登山靴的外麵還有一層襪套。隻有臉上很小的區域是裸露的,也塗滿了各種蚊蟲不喜歡的藥膏。
他和胡楊的這幅造型,今早可是被很多人嘲笑過的。把兩個人當做是頭一次進叢林的菜鳥。
從這些人的反應上也大約可以猜出,對於這個區域的曆史情況,並沒有引起他們足夠的重視。或者也可能是因為來不及重視。但胡楊相信他們很快就發現還是應該重視起來才對。
這是一個重金屬嚴重超標的地區。能在這個環境下生存的生物,都已經有了重金屬方麵的抗性。而像昆蟲這樣迭代速度比較快的生物,則是適應最快的。因為這種適應就代表了,在這個區域內占有更多的生存空間。
略過那些複雜的論證直接說結果就是,被這裏的蟲子咬了之後會非常疼,並且產生比其他地區更嚴重的生理反應。如果碰巧是敏感體質那就更糟糕了,會產生比較嚴重的過敏反應。
沒過多久,胡楊就隱隱聽到前麵有人在大聲的抱怨。毫無意外的都是早上嘲笑胡楊他們過度防護的人。裸露在外麵的脖子和手臂都成了蚊蟲重點關注的地方。他們身上茂盛的體毛和常備的防蚊噴霧,並沒有辦法如他們所想的那樣阻止這些小蟲子侵襲。
被蟲子咬並不會死人,卻足夠的煩人。又進一步的拖慢了隊伍前進的速度。而這個時候,胡楊也注意到隊伍後麵卻很安靜。瑞文和她的人好像並沒有被這些頑皮的小昆蟲所襲擾。
因為推進速度落後於計劃進度,所以進山之後的第一個中午並沒有休息,所有人午飯都是在行進中完成的。說是午飯,其實大多都隻是吃點能量棒或者壓縮幹糧。
天黑之前,他們總算趕上了柯溫計劃的進度。但付出的代價就是飲用水的過量消耗,還有計劃之外的體能消耗。
不過,貌似這兩點隻有胡楊認為這兩點很重要。因為柯溫通知所有人,明天依然要按照今天這種強度前進。
進山之後第一個晚上沒有什麽特別的事情發生。就是有幾個人頭疼,有幾個人發熱,有幾個人拉肚子而已。
守護營地安全的部分是瑞文和她的人負責。前半夜還算是真的負責,後半夜的就完全鬆懈了。全都悄悄鑽回自己帳篷裏睡覺了。
胡楊和戚揚都在午夜醒來。原本是準備讓戚揚打個掩護,胡楊施展一手尿遁。但沒想到根本不需要什麽操作,整個營地包括那些驢子在內全都睡著了。
其實這也大約可以理解,這畢竟這是一次探險尋寶,不是什麽叢林作戰。所謂威脅也都是蛇蟲鼠蟻這類而已,最多也就隻是野豬和灰熊,而且還非常罕見。
既然沒有什麽可防備的,那為什麽要犧牲睡眠時間,而且又是在度過了這麽辛苦的一天之後。
戚揚還是白天那一身,隻是摘掉了可能出聲的零碎。弓和長刀都沒有帶,武器隻有兩支匕首。
最後一次檢查全身都沒有任何問題之後,戚揚看向胡楊點了點頭,然後便一頭鑽進了樹林之中,僅僅幾秒鍾後就不見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