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輕小說の>老上海的魔都鍾聲> 第34章 斯特哥爾摩效應

第34章 斯特哥爾摩效應

  如果童話能夠實現夢想,也許對於家長們來說,自己的孩子不受到這個世界的傷害以及命運的不公平,那就是他們的夢想。


  但是在這個世界,一個人可以有很多麵孔,也許他們對於強者的麵孔是和善的,但是就是存在著這樣的壞人,在他們麵對弱者和孩子的時候,就會暴露出社會人的殘忍和力量的客觀強勢效應。


  斯德哥爾摩綜合征,斯德哥爾摩效應,又稱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或者稱為人質情結或人質綜合征,是指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這種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性、甚至協助加害人。


  人質會對劫持者產生一種心理上的依賴感。他們的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裏,劫持者讓他們活下來,他們便不勝感激。他們與劫持者共命運,把劫持者的前途當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視為自己的安危。於是,他們采取了“我們反對他們”的態度,把解救者當成了敵人。


  為什麽普遍存在的校園霸淩現象,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能夠容忍或者是忍受這種現象的發生,作為被害人的學生和學生家長,就隱約地存在斯特哥爾摩效應一樣的被害者的心理現象。


  因為犯罪成本的降低,人類社會大部分的犯罪分子,在罪惡麵前顯得無所顧忌,而正義的遲到和缺席,讓善良的人們生活得惴惴不安,苟且的喘息,更像是對於罪惡的容忍與無奈。


  簡單來說,這就是上海的社會治安問題。想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泛濫的犯罪分子,和驚險恐怖的社會治安,讓我們中年人的童年時代,籠罩著難以自保的陰影,以及崇拜暴力的扭曲的世界觀。


  雖然時代在逐漸變好,但是那些血淋淋的曆史和過往,在讓人們回想起來不寒而栗的同時,我們要反思很多的社會問題,這些曾經的社會問題的出現,是不是每個人都有責任。


  那些從眾性向群性的攻擊力,以及那些年被人們無視的相對付出代價較小的犯罪成本,以及濫殺無辜的社會風氣,還有人們幾十年很難提升的文明程度。


  很大程度上,是人們的無視和冷漠,滋長了罪惡的囂張氣焰。


  伴隨著城市中居高不下的犯罪率,以及人們並沒有對罪惡嫉惡如仇一般的輿論壓力,在人類群體中,那些泛泛的斯特哥爾摩效應,讓犯罪成本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以至於作惡的人有恃無恐,而普通民眾卻少有的警覺和覺醒。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社會的硬實力的提升,作為人群素質這樣的軟實力,顯然,中國人的覺醒速度有些跟不上經濟的發展速度,這也就帶來了人文思想與社會經濟的發展之間存在著大眾群體性的不匹配現象。


  中國人的覺醒,在總體上看上去差異並不大,而那些少數的社會精英以及知識分子的覺醒,速度還是可觀可歎的。


  畢竟在新時代人類覺醒的同時,中國人還有幾千年源遠流長的文明智慧的傳承與發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