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雷霆之勢
火耀星能夠入侵地海星的原因便是頂尖實力的碾壓,甚至在火耀星距離地海星無數光年之外便可以在茫茫的空間中尋找到地海星的存在,並跨過空間的阻隔,扭曲空間打通空間通道,將人員源源不斷的從火耀星中送入地海星,便是因為火耀星的文明層次超越霖海星。
火耀星與地海星的戰爭中,火耀星便是遠征的一方,進攻一方通常都需要付出比防守一方更多的資源和更強的實力,而火耀星能夠付出這樣的資源心中有信心便是因為他們的聖祖是一名神境強者。
是一個已經存活無數年的強者,而地海星中卻並沒有這般的強者,甚至連半神境的強者都隻有一名,這實力遠遠低於了火耀星。
修道文明中的文明層次便是個體實力的層次,當這個文明中有神境強者,那麽這個修道文明便是等於發展到了一個巔峰,而若是實力能夠再進一步,或許文明的層次還可以繼續的進步。
戰爭比拚的便是硬實力,在科技文明便是比拚科技和資源,一個文明有用四代戰機、航空母艦、全自動步槍,而另一個文明戰機還處於螺旋槳時代、海軍還是戰列艦時代、甚至連精確製導都沒有,那麽這一場戰爭便會是碾壓。
海灣戰爭便是如此,整個戰爭局勢便是以碾壓之態結束,便是實力和文明層次的差距,雖然這差距還未達到一種代差,但是這科技已經有了一些代差。
若是一個科技文明已經製造出足以在宇宙中巡遊的母艦,可以在茫茫宇宙中獲取母艦行進的能量,將自己的行動範圍不僅僅局限於一處,那麽這個文明在遭遇一個還未能跳出自己星係的文明,自然是碾壓之勢。
隻是這一場戰爭一定會考慮投入與收獲比,畢竟盡管戰爭可以碾壓,但是進攻的一方必然需要投入無數的資源才能夠啟動這一場戰爭,而防禦的一方則是可以就地取材,不論是人員或者是資源都可以保證供應,沒有供應成本,雙方的戰爭成本便不相同,若是進攻者在核算之後,認為這個投入太大,風險太高自然便會放棄,轉而去尋找另一處合適的地方當做目標。
若是這地海星中,有著神境強者的出現,那麽火耀星一定不會這麽貿然的進攻,即便火耀星尋找不到第二處合適的生存地了,火耀星首先考慮的必然還是商談,或者是資源的交還給自己種族尋找生存空間,隻有到了最後可能才會發起戰爭。
和平隻存在於實力相同的勢力之間,就是這般的原因。
因為地海星的文明層次和頂尖實力都並沒有令火耀星太過重視,所以他們直接便開啟了戰爭,一個沒有神境強者的文明,一個隻有一個半神境強者的文明,在一個擁有神境強者的文明心中,便是如前世美國的海灣戰爭一般,一旦開啟必然是一個摧枯拉朽的進程。
然而,令火耀星沒有想象到的便是,若是地海星的麵積很,那麽自然是可以迅速的結束戰爭,但是地海星的星球大甚至還比火耀星更大一些,戰爭伊始自然是十分的順利,地海星中的八級強者在第一次的戰爭中便隕落了一般,而火耀星很快的便占據霖海星三分之一的麵積。
但是隨著戰爭的進展,地海星依靠著足夠廣闊的麵積和縱深,而火耀星受限於空間通道的穩固性,無法將所有頂尖實力的強者送入地海星之中,戰爭在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陷入了相持階段,雖然地海星依舊比之火耀星實力有著差距,但是依靠這地海星一些特殊的地形和陣法,卻是將戰爭進度維持在了一個令地海星可以接受的程度鄭
地海星是防禦作戰,而火耀星卻是進攻作戰,一些可以在火耀星活動和生存的生靈,來到地海星中卻會因為環境原因實力受損,在戰爭的消耗中,火耀星的損失自然是比地海星更大,所以這樣一個相持的戰爭局麵,對於地海星有利,而對於火耀星星無利。
若是隻是這般或許在火耀星的心中還可以接受,至少通過頂尖強者的實力,還可以取得最後的勝利,但是隨著軒轅策的實力不斷增長,火耀星中的高層便察覺出這局麵對己方十分的不利了,若是軒轅策真的成長為了一個神境強者,那麽這場戰爭必然會很快發生急轉的局麵變化。
這便如兩個國家發生了戰爭,原本一個擁有四代戰機,航空母艦,而另一個隻有螺旋槳戰機和戰列艦,原本是一個完全碾壓的科技水平,卻在戰爭的持續中,科技水平較低的國家快速的進步,慢慢在科技水平上與對方相同了,那麽這戰爭自然不可能再如原本科技水平更高的國家所預想的一般,能夠碾壓般的獲勝。
獲勝難度上漲了許多倍不,甚至都有可能在這一場戰爭中被對方擊敗。科技水平更強的國家發起了戰爭,原本是希望借著自己的實力快速碾壓獲勝,但是最後卻發現,對方在這一場的戰爭中科技迅速發展,甚至即將與自己持平,那麽這場戰爭的意義是什麽?
投入了無數的資源之後,卻無法獲勝,甚至培養出了一個與自己實力相當的敵人,未來的境況甚至更為糟糕。
這便是火耀星入侵地海星的戰爭過程中的真實寫照,地海星並沒有因為火耀星的入侵而迅速潰敗,整體實力雖然有所受損,但是地海星文明層次卻在這一場的戰爭都不斷的上升,漸漸開始接近火耀星,而火耀星的文明層次卻並沒有任何的變化。
一方漲,一方平的局麵之下,自然是漲的一方潛力更大一些,對於火耀星而言,如果沒有一個合適的方式應對這樣的局麵,那麽便需要以雷霆之勢全力一擊,勝敗便是在一場戰爭中決定,而不能繼續無限期的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