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禦工坊
第四百八十三章 禦工坊
見到穆晉南不以為然的樣子,張翠蓮沒好氣道:“我要是有錢有本事我也不賺這點小錢啊。我應該開一個影視公司,包裝幾個明星,那多賺錢啊!問題是我沒有那個資本啊,隻能小家小業慢慢折騰了。”
穆晉南知道張翠蓮做生意向來喜歡劍走偏鋒,也不介意她的玩笑。想到顧致城的貨站幾個月之間就達到了現在的規模,將專線業務做得這麽好想來兩口子還是有一套的。
別人以為張翠蓮是想印刷作業本印刷考試卷為主,賣文具為輔。但實際上張翠蓮並沒有想這麽多,也沒想到真的弄一個印刷廠。
她上一世去過很多地方打工,之所以後來會去那個圖文公司也是因為之前在一個小印刷廠裏工作過。那個印刷廠加上晚上的更夫也才五個人,但每天工作量也是不少的。那個領導就是某個重點初中校長的親戚,靠著這所學校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的。
張翠蓮知道穆晉南交際圈很廣人脈資源豐富,由他牽線認識越多的學校越好。
康康九月份開學就要去師範附小去上學,張翠蓮提前去見了校長,也清楚了自己兒子的班主任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張翠蓮之前跟校長打聽過,一般的學校都有自己的油印室。試卷、講義、文件等都是在這裏打印出來,分門別類的放好。然後發到各年級組各班級去的。但是現在很多學校的油印室都是外人承包的,裏麵的工作人員也不是學校的正式工。這就好比開在學校裏麵的小賣店還有學生食堂,都是學校分包出去的。
當然張翠蓮拉著靳文去跟那些還沒有分包出去的學校談項目,人家也不願意搭理她的。畢竟不是在學校裏麵,有個錯題什麽的還得大老遠的跑出去,這就十分的不方便。
張翠蓮承接的幾個學校複印也隻是嚐試一下而已,很多學生可以買的練習冊不都是會給老師們回扣的嘛。實際上很多練習冊例如英語輔導報啦例如單元大測試啦,這類的試卷完全可以買一份其他的全年級組複印好了。
合同雖然是這麽樣簽的,可最終能有多少在張翠蓮這裏實行那絕對是一個未知數。
張翠蓮想得是掙了八景的圖文公司,暫時隻能做圖文工作室而已。有合作項目總比沒有強,畢竟有一句話叫做來日方長。
隨後這家兩層樓的店很快被裝修好,樓下就是文具店。整個店的風格也裝修成了古風式樣,黑白色為基底棚頂上吊著的是仿古的宮燈,牆上掛著的是《清明上河圖》。
門口放著一個巨大的毛筆,因為本店主打的就是各式各樣的筆,以及各種風格的筆記本。至於其他漂亮的筆袋、文具盒、小禮品、海報、書皮全都沒有。
文具店的名字叫做禦工坊,聽著倒像是做陶藝的地方。看著好像很高級的樣子,實際上正是因為種類齊全產品單一才顯得非常的專業。
學生一開學回到學校,自然會發現這一家陌生的店。從窗戶往裏看,感覺很氣派的樣子也都不敢進。
張翠蓮索性在門口放了一個廣告,說是新店開業所有文具大酬賓。孩子們這才知道,原來這是一家文具店啊。
等到進去的時候都傻眼了,感覺像是進入了古代私塾似的。筆墨紙硯感覺很有讀書的氣氛,再去看產品發現這裏麵簡直將全天下的筆都搜刮了出來。
價格便宜又好看的一塊錢三支,想要把所有的筆挨個買一遍你沒有三十塊錢你都出不去。五毛區、一塊的,兩塊三塊的也都有。鋼筆更是什麽質量什麽牌子都有。不僅如此門口筆掛上林林總總各式各樣的毛筆,這裏也都是應有盡有。但凡跟寫字有關係的,你都能找得到。
孩子們也第一次發現,就是鋼筆水都有二十多種。這簡直就是本市種類最齊全的筆店了,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正因為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其他文具,這家店才顯得那麽的專業。一時之間張翠蓮的店每天放學的時候都擠滿了人,愣是搶了周圍文具店的生意。
也有孩子好奇二樓是什麽地方,結果上來發現這就是一個全開放的辦公區。這裏麵實際上就是一個大型的複印室,附近資料的價格便宜到令人心驚的程度。不僅如此,如果哪個同學的課本丟了一時買不到一模一樣的,還可以完全打印成冊出一本新的。
能複印、能打字、能傳真這都不是重點。張翠蓮還雇了專門的技術人員, 不管是黑白、彩色業務,還是工程圖紙業務;無論是菜譜設計還是裝訂噴繪,甚至連衝洗翻新照片都能做的幹淨漂亮。
張翠蓮的店頓時一炮而紅,才開學就在這一條街上幾所學校都紅了。
而顧致秋原來租書店因為樓下生意火爆根本就沒有辦法經營,而張翠蓮的店也不能接受。順手將所有的書賣給了別人,那人就在王雅芝的隔壁租了一個二十平的小門店幹了起來。
張翠蓮的店火爆了一個星期終於消停了下來,開始跟其他的文具店一樣不溫不火。而很多個文具店的老板也都裝作學生家長的模樣,仔細打探一番裝模作樣地挑了幾支筆。有的人也打聽過張翠蓮的進貨渠道,也有人挑毛病鬧事兒。
這些張翠蓮都很容易就擺平了,慢慢的也就相安無事。
直到十一月中旬,靳文給張翠蓮打電話。他告訴張翠蓮,新一年的政府采購要開始了。因為洪水的緣故,Q市領導班子換了一批。采購方式也變了,由原來的自由采購變成了政府招標。
如此一來,張翠蓮就有機會參與政府招標項目。
張翠蓮立即明白過來,靳文的意圖是什麽。政府單位統一采購,先不說這盈利多少的問題。單說門口掛上政府定向合作單位的牌子。那麽起碼這質量就無可厚非,想要談其他的合作那也有了底牌跟籌碼。
隻不過張翠蓮擔心自己這個小小的筆店,連一個民營企業都算不上。要想投標成功,這是不是有點難度。而且投標這件事兒,本身你就要懂一些規矩。起碼你總得有點熟人才行,張翠蓮光認識一個靳文真的可行麽。
事實上張翠蓮想得更多的是,這是老天爺給她的一個機會。她在小市民的世界裏呆的太久了,整個人的眼界跟格局已經非常的狹小了。
別說老友丁蓉蓉了,就是那個遠在廣東的丁可她都追不上。丁可每年回家二人聚在一起,絕大多數都是丁可說張翠蓮在聽。作為一個重生的人,她混成這樣實在是太丟人了。
而且他們兩口子除了穆晉南就是靳文,這麽多年有事兒就靠著這兩個人幫忙。連付鑫都打開了新的格局,她還在停滯不前。
張翠蓮通過貨站跟這個筆店,完全意識到自己在人際關係上的短板。所以這一次,她不成功也要擴大一下交際圈才行。
通過靳文張翠蓮很快就知道了整個招標的流程,倒也不是很難。在規定時間之內報名,然後在開標的前一天交上標書,最後一天宣布各單位報價最後確定中標單位。
也許是因為第一次有這樣公開的招標項目,很多家單位都在躍躍欲試。原本這就是定點內部采購,大家拚的實際上是人脈跟手段。
現在新官上任,這種遊戲規則自然要改一改。有些人認為這無非就是一種沽名釣譽而已,誰能中標早就有了定論。
也有往年的幾家定點采購單位,實力雄厚依然想要借此彰顯自己在這個行業裏的地位。
張翠蓮這個小店與那些什麽文化產品公司,文具有限公司相比簡直就是個手工作坊。
當招標部門將投標單位的名字通告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在納悶那個什麽禦工坊到底是什麽玩意。感覺就像是自己手工做筆的地方,怎麽聽都覺得實在是太兒戲了。
招標部門的同事按照各家單位的地址,認認真真的進行了實際考察。隨後張翠蓮將做好的標書打印成冊,然後裝訂在牛皮紙裏麵封存好。在牛皮紙上貼著打印好的公司名稱,十分鄭重且非常專業的將標書遞了過去。
張翠蓮兩輩子加起來都沒接觸過什麽招標,她根本就不知道真正的標書是怎麽做的。好在她二樓招的員工裏麵,人家有一個是專業出身。
將她原本弄得非常不符合規格看著就沒什麽誠意的標書改了改。張翠蓮之前做的標書無非就是打印出來的使用說明而已。七八頁的文檔,誇大其詞的訴說了這個禦工坊有什麽樣的本事。無非就是前麵介紹公司文化,中間介紹產品,最後就是項目報價。她還自以為很高級的用透明書皮裝起來,看著還像是那麽一回事兒。
最終還是專業出身的王亮大刀闊斧的改了一下。將內容的重點換成了禦工坊的經營特色,著重介紹產品的專業性。所有的照片都打印成彩色,最後裝訂成書本的樣子。放在牛皮紙製造的公文袋裏麵,裝訂起來。
禦工坊的標書果真在整個投標過程中,讓負責人覺得眼前一亮。在沒有走動任何人的情況下,禦工坊成為了三家定點單位的其中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