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和親
眼見著幾乎所有的使臣和大臣都加入了這場討論,直白地嚷嚷著吳雲月會成為新的太子妃,完全不顧忌柳花溟這個正經太子妃就端坐在宴席上。
皇帝的臉色一沉再沉,終於還是忍無可忍地出聲斥責:“成何體統!”
皇帝怒聲一出,宴席倒是立刻就安靜下來了。
皇帝也不再多說,隻是心裏到底還是對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吳雲月更添了一分不滿。
隻是無論心裏作何想法,氣氛又如何尷尬,宴席到底還是得開下去的。
皇帝清了清嗓子,說道:“蒼泰泱泱大國,當敞開心胸,歡迎各國來朝。今日與諸君共會,一則感謝上蒼有好生之德,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二則慶賀這太平盛世,同享歡樂。今後,蒼泰亦會以海納百川之氣魄,兼濟天下,蒼泰願與各國邦交永固,守望相助。”
皇帝話音一落,各國使臣與蒼泰官員家屬,紛紛站起,高呼萬歲。
美食佳肴,歌舞升平,這時,宮人抬進來一排的貢品,玉石珠寶,甚至還有兩匹寶馬,皆用紅布蒙著。
金國太子金澤朗聲道:“蒼泰天子文武雙全,今金國進獻汗血馬兩匹,祝陛下成就蓋世無雙之偉業。”
皇帝顯然十分喜歡這兩匹馬,讚歎道:“體態莊嚴,身姿矯健,不愧是汗血寶馬。左邊這匹便叫做“玉花驄”,右邊這匹叫做“照夜白”,命人好生看顧。”
皇帝話音剛落便有人上前接管了這兩匹寶馬。
而皇帝繼續說道:“金太子一路奔波勞累,實在是辛苦了。朕以兩百貢茶回禮,願兩國邦交友好。”
“謝陛下。”金澤便回到了坐席上。
呂宋國的護國將軍接著站出來:“呂宋國進獻鑲金獸首瑪瑙杯一對,祝陛下江山永固,千秋萬代。”
皇帝也客氣地收下了:“將軍辛苦。朕回以宮錦五百,以示蒼泰與呂宋守望相助之情。”
終於輪到南詔國了,當先站出去的卻不是三皇子而是六公主。六公主往這大殿中間一站,露出一個帶著幾分俏皮的笑容:“陛下,南詔國今年的獻禮便是我,南詔國六公主。”
南詔國的三皇子也站在了六公主身旁:“不錯,南詔國希望六公主能嫁給蒼泰國太子,兩國永結秦晉之好,此後守望相助。”
此話一出,簡直是一石驚起千層浪,畢竟之前他們都不曾聽說南詔國有意與蒼泰國和親。
這兩國和親乃是大事,不僅影響兩國內部的勢力分布,更是影響整個天下各國的力量對比。一時間,不知多少人暗自推算起南詔國六公主嫁給蒼泰太子後,自己的利益會有怎樣的調整。
六公主卻不理會其他人心中的震驚,自顧自道:“反正太子殿下都要換一個太子妃,那換了我,總比那個所謂的吳側妃好吧。”
皇帝陷入沉吟,聽了六公主這話,心中卻是十分意動的。
一來,當今天下四分,雖然蒼泰國獨占鼇頭,國力最為雄厚,可是雙拳難敵四手,若是有朝一日,其他三國聯盟了,蒼泰國孤立無援,未免十分被動。
而如果南詔國和蒼泰聯姻了,蒼泰總不至於腹背受敵。
和南詔國聯姻,對於江山永固可謂有利無弊。
二來,吳雲月實在是個登不得大雅之堂的,且不說今晚因為她鬧出的種種,單論之前吳雲月勾得太子不上早朝,皇帝便不想讓吳雲月成為太子妃。
皇帝電光火石間想了這許多,當下意動,隻是這聯姻的是太子,他自然也要看一看太子的意見,於是皇帝轉頭看向太子。
慕容玄毅見皇帝看過來,便想著開口拒絕。
隻是一個吳側妃便讓他十分心煩了,他對於往自己的後院再塞一個女人一點興趣都沒有。
隻是他話剛到嘴邊,還未來得及張口,便聽到柳花溟的聲音輕輕柔柔又清晰明朗地響起來:“兩國永結秦晉之好乃是功在千秋利在當下的好事。六公主如此好意,豈有不應之理?”
一時間所有人都順著聲音看向她,見柳花溟雖然一臉病容,神情卻是端莊大方,說這話的時候也是掛著淺笑的。
一時間不少人都有些摸不到頭腦,不是盛傳這柳花溟十分善妒嗎?
今日柳花溟怎的轉了性子,竟然當著眾人的麵首先表態同意了太子迎娶六公主。難道當初那些太子妃不許太子納妾的傳聞都是假的嗎?
而慕容玄毅同樣不清楚柳花溟為何要答應這樁親事,隻是柳花溟既然這麽說了,他自然不會拆柳花溟的台,因此那些拒絕的話自然也就咽了回去。
不管柳花溟做了什麽決定,她總歸有自己的理由,柳花溟雖然不曾有機會和慕容玄毅商量,可慕容玄毅卻願意無條件地相信她,支持她。
而六公主雖然得到了柳花溟的認可,卻沒怎麽放在心上,因為在她心裏,柳花溟早就病入膏肓了,隻怕也活不了多少日子了。
一個病重又失寵的太子妃,也就剩下這麽一副空架子了,六公主自然不把柳花溟當一回事。
因此六公主直接朝吳雲月看了過去,帶著一股子睥睨一切的高傲勁兒,語帶嘲諷地挑釁:“既然太子妃都同意了,想必吳側妃也不會有什麽意見的對嗎?”
六公主這話說的,好像吳側妃根本沒什麽話語權,這宴席上隻有柳花溟能發表意見一樣,雖然按照身份來說的確是這個道理,可是一向自視甚高最近又順風順水的吳側妃哪裏受得了這個氣。
而且眼看著柳花溟就要病死了,太子妃的位置馬上就能被自己收入囊中了,如今卻從犄角旮旯裏冒出個六公主,吳側妃自然不想讓六公主壞了自己的好事。
因此吳側妃也顧不上什麽規矩和儀態了,直接站了起來,大聲道:“我不同意!我絕對不會同意你入府的!”
見此,皇帝皺了皺眉,剛想嗬斥吳側妃,六公主卻開口了:“是嗎?你不同意的話,不如我們比試一番,也好看一看到底誰才有資格站在太子殿下的身邊。”
吳側妃此時心下有些後悔,卻也不得不硬著頭皮接話:“你想比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