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六章, 梟雄相見
“搞不懂得您是要拉風還是要低調!軍團長就軍團長,我覺得,咱們好象在迎接一個國家元首。”
“不錯,金允中就值這個價錢兒。有了這個人在,我們對韓國和日本的情況可就看得清清楚楚了,我們一定要將他籠絡住,等以後到了韓國,我們還要重重地獎賞呢。”
“那以後我們對韓國的皇帝怎樣對待?”龍飛問。
“那就隨便些,反正,我們的迎接熱情已經預支透支太多了。”
韓國談判代表團被一隊精悍的滿洲騎兵迎接住引領回城,在路上,很快就遭遇了歡迎的隊伍,把個金允中激動得熱淚盈眶。“嗬,大清的大軍厲害啊!威武,威武!雄壯,雄壯!天下無敵!”
也不管他真心還是作秀,騎兵裹著他就往城中走,很快在那個亭子裏見到了栗雲龍,金允中是坐在馬車裏的,將腦袋伸出厚棉布往外麵瞧,一麵揮手致意,很明星氣質,突然見無數軍官簇擁著三名氣度不凡的軍官,旁邊有戰馬數十匹在等待,立刻就知道了厲害,急忙爬出馬車。
有軍官介紹,把金允中驚得跌跌撞撞滾下馬車,噗一聲跪到了雪地裏。“栗大帥!栗大帥,下官終於見到您了。”
金允中的隨從有十多員,保護的韓國官兵有五十多人,負責聯係和照顧的中國新軍又有百十人。一見金允中跪下,其他隨從自然不能拉下,一個個爭先恐後地跪倒叩拜。
栗雲龍和歐陽風龍飛等急忙將這些人攙扶起來。金允中執意不肯起來,連連叩首,痛哭流涕,要求滿洲新軍立刻進兵韓國,拯救韓國三千裏江山,數千萬子民,以及水深火熱中的高宗君臣。
“喂,老金啊,你到底是來談判啦還是乞師了?”栗雲龍笑道。“你都把我弄糊塗了,也不知道你演的是哪一出!”
金允中急忙道:“乞師,乞師,希望大清鋼鐵大軍席卷鴨綠江,驅逐倭寇蠻夷!”
栗雲龍爽快地答應了他的要求,告訴他,滿洲新軍遲早都要出兵朝鮮半島的,不過,現在,還是先談判,“走,到奉天城裏喝茶去!”
“大帥先請!先請!”金允中因為心願得償,心情大好,健步如飛。惹得周圍人等一個個點頭微笑。
一九零二年的元月份中旬,在中國農曆尚為臘月,正是隆冬季節,即便奉天城裏,最低氣溫也能達到零下二十度。正是滴水成冰,千山鳥飛絕的淒涼境地,奉天城內外,卻突然鑼鼓喧天,熱鬧非凡。
“大帥對我等器重之意,下官銘刻在心!”金允中感激萬分。
在奉天城的政治中心,新軍軍團司令部,中國新軍的高級將領官員,紛紛雲集,前來招待韓國特使,現在的金允中,已經是大韓帝國特命全權大臣,負責對滿清帝國的關係交涉。
會談順利地在一個溫暖如春的小閣間裏舉行了,猩紅的煤炭,冒著黃油翻滾不停的乳羊,飄香的美酒,熱騰騰的佳肴,新軍將領擺下豐盛的宴席款待金允中。
那一天,雙方整整談判了八個小時,金允中特使才心滿意足地走出了軍團司令部。坐上八抬大轎回到了附近的住所。
栗雲龍和金允中達成了一個秘密協議。還簽署了兩份文件,但在表麵上,卻發出了聲明,“中國新軍決定接受大韓帝國使臣的請求,終止對韓軍事介入。一切未盡事宜,尚在繼續會談中。”
奉天密謀,一直成為中韓兩國的話題,就是三十年後,會議內容解密,國際上的許多情報組織,還是不相信。
奉天密謀,成為中國針對朝鮮半島政治軍事動作的一個轉折點。其內容是。。。。。。
金允中在當天,就利用中國新軍的電台,給韓國首都發回了足夠長的電文,電波穿山越嶺,一一傳到漢城的電報局,並且在傍晚時分,到了高宗皇帝和閔皇後的手裏,自然,日本駐韓公使伊藤博文的手裏也多了一份。
中國新軍終止對韓援助,軍事介入的聲明是有條件的,栗雲龍的名義聲稱,大韓帝國和大清帝國一脈相承,一衣帶水。乃是不可分割的鄰邦,無論在地理上,經濟上還是文化上,以及曆史上和政治上,都有著無法擺脫的聯係,所以,大清帝國的滿洲新軍,決心秉承帝國政府對於大韓帝國的承諾,以自己最大的能力來保障它的主權獨立和領土的完整,為此,他有兩個選擇,一是軍事介入,武力保護,二是軍事援助,組建韓國新軍,在軍事上振興韓國。鑒於韓國方麵的憂慮和猜疑,滿洲新軍表示理解和支持,所以,取消第一條選擇,而采取第二條措施,軍事援助,具體的方案是,滿洲新軍援助韓國五萬支步槍,協助韓國編製新式軍隊,並且由中國新軍派遣代表加以訓練指揮,等五年期滿,則中國教官和一切人員自動撤離,給大韓帝國的軍事指揮以全權代表,滿洲新軍還開列了一個派遣援助的軍官清單,總共有三百三十名,包括十三名校級軍官,一百二十名尉官,其餘為優秀士官,統帥這一支龐大代表團的,也是最高級別的軍官——師團長級別的,龍飛中將,他們將攜帶自己的武器,教練器材等無償為大韓帝國服務五年之久,還列了一個清單,表示。中國新軍訓練的科目很複雜豐富,基本的訓練除外,主要的還有戰略戰術的思想和指揮實踐,特別將以戰勝俄羅斯軍隊的實際例子來配套講解。讓韓國新軍能有充分的接受空間。特種作戰內容也將訓練韓國官兵。
這一份清單,以及表現出來的對韓國事務赤裸裸,急不可耐地幹涉態度,讓韓國皇帝李熙非常緊張頭痛,正在觀賞歌舞的他有生以來第一次中途喝令停止,開始用完整的時間來閱讀和思考長篇大論的電文,他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立刻要求將電文轉交給皇後,他最相信的人就是皇後,雖然他不喜歡她那驕傲得意的眼神,也很惱火她經常不請自來的打攪行為,但是,他最同情她對政務的包攬和毫無怨言地接受。
閔皇後認真閱讀了清單,立即就派內宮的官員去通知內閣大臣們,這樣的事情實在太嚴重了,她捏著電文的手都有些把握不定,微微地顫抖,盡管她很希望日本人滾開,讓大韓帝國真正地獨立,使她能夠真正地成為景福宮的主人,可是,她又知道,中國新軍的份量,電文顯示,和中國新軍宣稱要終止對韓軍事介入相反的實際情況是,中國新軍決心幹涉韓國事務,要掌控韓國的軍事力量了。
敏銳的她立刻就知道,決定韓國命運的時候到了,日本人,她惹不起大清帝國的朝廷,倒還好說,可是,這個突然間從千百萬普通中國人中間冒出來的滿洲新軍實在太厲害了,她不能不認真對待,她能夠想象,要是自己完全拒絕了栗雲龍的要求,將會在非常短暫的時間,韓國將麵臨著什麽,自朝鮮中期開始,國勢日漸衰落,別說對外戰爭,就是組建一支十萬人的軍隊都困難,十多年前,幾乎將她的政治權利剝奪淨盡的壬午政變,就是因為京城五營的官兵不滿而率先叛亂的,一個連京城禁衛部隊都控製不了的國家。想要它去開拓疆域,抵禦外敵,實在是太過荒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