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史上最強修真> 第237章 未雨綢繆

第237章 未雨綢繆

  雖然葉不凡對於偉業不偉業的沒有什麽興趣,但是對於開發台灣卻棄極大的興趣。曆史上中國對台灣最早統治可見三國之東吳,公元230年。君主孫權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水軍一萬到達被他們稱為“夷洲”的台灣,這是曆史上有書為證的中國王朝第一次與台灣的聯係。他們的台灣之行曆時一年,最後因為疾病流行,水土不服,官兵死傷十之八九,最後則帶著數千名台灣居民回到大陸。


  事實上,這類軍事遠征並非是殺人越貨,而是封建王朝確立和鞏固統治範圍的常用手段。帶回來的台灣人,介紹了許多台灣的情況。幾十年後,吳國臨海郡太守沈瑩根據從台灣返回的吳國官兵和帶來的台灣居民介紹的情況,在公元264至280年間寫下《臨海水土誌》(見《太平禦覽》第780卷)一書。他稱這片海上的土地是“夷州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千裏,土地無雪霜,草木不死,四麵是山,眾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號為王,分劃土地人民,各自別異。”


  晉滅東吳,台灣的聯係突然中斷,然後就是五胡亂華二百餘年間的戰亂,隋唐的長時期的演變台澎地區正式納入宋代版圖,盡管在後來的千年中,朝代更迭,皇者變換,但是台灣歸屬從來沒有改變過。


  從發現台灣到正式並入中國版圖,曆史上差不多出現七百年的空白時間。葉不凡想想後世中國與台灣的糾結情感,還有分裂勢力的虎視眈眈。收回台灣,也算是完成了千年的夙願。心潮澎湃之後,葉不凡恢複了冷靜,他對於從此時開始治理台灣決心更加強烈了。葉不凡之所以無法接受封國,其實說穿了就是舍不得在青州置下的家當,一百多萬百姓,千萬畝良田,還是曲陽的兵工廠,青州武研院和神仙山的鐵礦。


  現在發現了台灣,可以向台灣進行大量的移民,以青州百姓的底蘊和文化同化台灣諸族,讓台灣與中國從此再也無法分割。另外台灣的軍事作用也非常重要,從台灣出兵,兵鋒所指,整個江東無不在其鋒芒之下,葉不凡對於青州的治理可以說先進了兩千年的政治製度,如果葉不凡離開青州,肯定會廢除以前葉不凡製定的各種法律製度,回歸原樣。青州的百姓肯定會不甘心如此壓迫,動亂再所難免。


  民心所向,或許葉不凡在秦州建國。原青州數十萬百姓肯定有很大一部分人願意舉家搬遷。秦州離青州何止千裏,陸路遷移,勞民傷財,況且秦州之地,也養活不了那麽多人。


  葉不凡深思熟慮之後,起身走了幾步,豁然看向王猛,許樂二人道:“我想把願意跟隨我們的百姓遷移的那一座大島嶼,並且設置海州,封孟恩為海州刺史,治理海州,封許樂為撫遠將軍,統帥海州三軍。”


  現在青州剛剛獲得豐收,多出光四十萬屯田軍就收獲了超過一千萬擔糧食,這些糧食足夠十萬戶百姓兩年食用。有了這四十多萬百姓,以孟恩的能力,治理一個州綽綽有餘。以孟恩的能力加上四十萬百姓,建造城池,征召兵丁,建立水軍,再對台灣土著進行征討,收編人。再行教化。數年就可以初步開發台灣,並且把人口增加到數十萬。水軍數萬。不移民簡直是對不起自己啊。


  但葉不凡的話,卻讓王猛,許樂二人嚇了一跳。二人之所以奇異,確實是看中了台灣的軍事地位,但卻並不看好台灣的發展。二十萬人口,那座島嶼即使再大,也未必能裝得下這些人。啊。”王猛雖然聰明,才學過人,但是必竟是古代人,如果他們知道後世把台灣發展到兩千三百萬人的規模,也不會有如此疑問了。


  葉不凡微微一笑,這是古人的局限性啊。他們對台灣並不了解。就是因為這種不了解,而導致台灣始終沒能發展,直到宋朝,才有皇帝在台灣設立辦事機構。葉不凡就是要把統治台灣的曆史提前,要一次性設立州、郡、縣三級結構,派遣文武官員治理台灣。


  “土地肥沃,可生五穀,多魚肉,可活民百萬。”微笑中,葉不凡緩緩道。


  “百萬?”王猛,許樂兩個人被這個字數震驚到了。要知道江東這麽廣大的地方,也隻是活民四五百萬罷了。王猛不解的問道:“主公從何處得知?”


  但是這次一次,葉不凡決定相信自己的判斷。現在台灣有兩千三百萬人口,雖然現代農牧業、旅遊業,工業、科技發達,但是古代再怎麽不濟,應該也有現代收成的十分之二三,除去台灣糧食進口的因素,養活百萬人還是往少了說的。不過葉不凡為了不給下屬留下一個武斷獨行的印象,隨即解釋道:“台灣上的東夷諸族不食五穀,以魚蝦、鳥獸為食,也能靠在島嶼養活數萬人,而我們漢人,能夠種植五穀,為什麽就不能活更多人?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由於我在青州的做法,深害了士族階級的利益,如果士族日後重新掌握權政,對於青州百姓如何處置?他們肯定會報複,而且是血腥的報複,這一下來,不知道要死多少人,與其坐以待斃,不如為百姓們謀一點生路。沒有理由讓百姓們為我的原因也深受其害。”葉不凡雖然微笑著說著,但是眼神中卻有了一股不容置疑。


  許樂沒有說什麽,必竟葉不凡對他有知遇、提攜之恩,而且是他的主公,他要無條件的執行主公的決定。而王猛則不一樣,他是一個文官,必須為主公出謀劃策,雖然葉不凡是一個明主,但是不一定說明主就一定不會犯錯誤,在王猛看來,輕易遷移百姓就是不妥當的做法。不過王猛就是不明白,葉不凡向來開明,善於結納他們的意見。為什麽這次就這麽倔強呢。不過王猛還是說出一個比較穩妥折中法“主公,要不這樣,我們第一次先遷移二十萬人,如果台灣真有那麽大,可以養活更多人,我們再一次性把願意遷移的百姓全部遷移走。”


  “行,移民隻有一次。一次之後,我就要徹底封鎖台灣的消息。我要讓孟恩慢慢的開發台灣,等到適當的時機,台灣就是我揮兵進入江東的最重要的一股力量。”葉不凡搖頭拒絕。行事在剛硬的時候必須要剛硬,婆婆媽媽的,簡直浪費機會。說完後,葉不凡不理會王猛,許樂二人的目光。


  “我要任命孟恩為海州刺史,你為海州大都督,隨後你負責把四十萬百姓悄悄的運往台灣,(葉以後稱海州)慢慢的征召兵丁,征討蠻夷。但是要注意不準欺壓其他蠻夷,對於投降的各族部蠻夷,不準虐待,要讓他們和漢人一樣享受自由的權利,不準任何人違背此令,違者以七殺軍紀處置。另外不準幹涉其他異族的民族風俗習慣和信仰,當然膽敢叛亂,立即武力討之,待海州平定以後,征召兵丁,直止水軍、陸軍各達到五萬人馬,再休整封鎖海麵,禁止消息走漏。”葉不凡對許樂語重心長的說道。


  雖然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許樂還是被葉不凡的大手筆給嚇了一跳。水軍、步騎各達到五萬人馬,這可是十萬大軍啊,要知道許樂此時僅知道葉不凡的黑衫軍不過十萬人馬,差不多是葉不凡勢力的一半了。


  “不要疑惑,萬事與孟恩商議著處置就行了。另外我會派出李善為你的副手,協助你訓練步騎。”葉不凡鼓勵道。


  ”是,主公”葉不凡這才壓下心中的震驚,舉拳道。


  葉不凡想了想又接著說道:“王猛,你立即著手此事,海州在南中北設三郡,以台南郡、台中郡、台北郡命名,每郡可酌情適時設置縣鎮,現在開始著手任命文書,製造印信,郡縣守文官從青州大學文官類優異生源中挑選而出,各都尉、縣尉軍官則從軍事類生源中優異生挑選。另在海州南部沿海設置堅城,海港和造船廠。”葉不凡轉頭對王猛道。見葉不凡一步步實行,已經決斷的不能再決斷了。王猛也是無奈,不得不舉拳應聲道:“是,主公。”


  不過王猛卻歎了口氣道:“主公目前青州空前繁榮,各方麵都處於穩定階段,我軍經營了一年多,耗資人力物力財力數之不盡,不能就這麽便宜了他人,我們就這樣走了,豈不是為他人做嫁衣?況且如果主公在秦州建國的消息已經傳出,青州會怎麽樣?不暴亂才怪?”


  葉不凡滿臉的驚愕,道:“確實如此,不過,青州可能就不屬於我們了,它越亂越好,為何還要在乎這些?”


  王猛搖頭道:“不是這個意思,咱們要在青州百姓知道,立即先入為主,控製城青州百姓們的思想,這是皇上不凡鳥盡,良弓藏,是皇上不仁不義在先,帶走精壯的士卒和戰馬、兵器,任何這裏的地圖史書能帶走的帶走,帶不走的燒毀,婦濡要帶得更多,因為這些事穩住將士思鄉的關鍵,糧草、財物、賢士人才都要帶入秦州,如果準備不好,很可能會使百姓慌亂,影響我軍士氣,什麽也帶不走了。”


  葉不凡回過神來,歎道:“險些忘記了大事!”


  隨即葉不凡和王猛就籠絡人心,把青州軍民遷入秦州的事宜進行了商討,各方麵都有涉及,條條是道。


  這一次,葉不凡展現了他雷厲風行的一麵。再交代完畢之後,葉不凡並沒有停止。而是連夜與葉裒寫信,信中用詞誠懇,讓他在江東為他舉薦文才出眾,擅長史治的人才,並承諾會在將來委以重任,還有就是讓他在江東招募熟練的船廠工匠,以及鐵匠,其他方麵的人才。讓他們攜帶全家,在會稽郡港口等待,說明會有人接遞他們。


  洛陽皇宮司馬熾深夜未眠。如果說給葉不凡封國沒有司馬熾的影子,那是不可能的,司馬熾是天子,手中卻沒有半分實權。就算是天子,若手中沒有兵權,沒有實力的話,又有誰會高看你幾分?了不起在表麵上,尊敬一下。事實上,不僅僅是司馬模,當兩年來異胡四圍洛陽而不克,許多失去了根基的宗室,都覺得晉室司馬氏將重新崛起。當然,如何崛起?並非他們應該考慮的事情,他們隻在乎他們將獲得什麽權利。現在葉不凡手中有大量的兵權,而且看上去葉不凡對司馬熾還非常忠心,所以他們就一個個針對葉不凡的歹毒心思,終變作了實際的行動。


  如果葉不凡經以前表現出和當年曹操一樣的梟雄氣勢,估計整個司馬氏沒有一個人敢跳出來找葉不凡的不快,人道是,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正是此理。司馬熾睡不著,也是因為葉不凡太過強大了,強大到讓他無法心安的地步,三十萬大軍,雖然有消息說是王猛和許樂采用了疑兵之計,不過司馬熾通過自己的信息渠道得知葉不凡確實有不少於三十萬規模的大軍。


  功高蓋主。在古時君主是至高無上的,擁有天下,擁有萬民,中國有名古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雖然這句話是李世民首先說出來的,不過任何一個朝代的皇帝都知道這水指的就是老百姓,隻有把老百姓的心安了,那麽他的龍椅也就做了安穩了。比如說韓信,他的功勞大過劉邦,說明他的能力也大過劉邦,那麽老百姓會更服從他而不是劉邦。當然,劉邦也是這樣認為的,那麽他就生怕,有一天韓信會取他而代之,因為他認為這是很容易的,他的龍位已經及及可危,受到了威脅,可以說韓信已經是他統治天下的絆腳石,他必須把他搬開,這就是功高蓋主,功高不能蓋主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吧!雖然韓信,他並沒有這個心。如果韓信真有心對付劉邦,說真的劉邦還真不夠看的。


  司馬熾更擔心的是,他們司馬氏的江山本來就是從曹魏手中硬搶來的,當然這依靠的是自身的實力,現在葉不凡的實力已經是天下諸候王最強盛的一個,雖然現在葉不凡並未表露出謀反的跡象,可是今天沒有,不代表以後沒有,必須要一勞勇逸,解決麻煩。不過對付葉不凡,還有一個不確定的因素,究竟葉不凡是什麽心思?司馬熾迷惑了,如果他真的不想染指天下江山,為何在青州如此做為?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其實每一個帝王都懂,隻是他們不願意做而已。當皇帝就是享受,為了享受就必須壓榨百姓,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司馬熾得司馬模三策,稱不出五年,天下大統,皇權歸一。第一致封國,把葉不凡推向風口浪尖,第二明升暗降,奪葉不凡兵權。第三封秦州國,致葉不凡於群胡叢中,強敵環繞,就算葉不凡本領再強,也無法同時麵對,匈奴、西羌、北羌、氏、鮮卑諸胡。


  司馬熾眼睛很大,眸光兔脫。透露出一絲詭詐之氣。嘴角微微上翹。臉上卻帶著不屑的表情。其實此時,司馬熾陷入一個陷井之中,不能自省,淳於定確是很聰明,一環套一環,暗藏殺機。但他卻忘記了一件事,他所設計的種種方案,若沒有執行者,憑借那些酒囊飯袋,恐怕很難實施,如果葉不凡不願意束手待斃,那計劃再美妙,也終是畫餅。


  曆史祖逖北伐,剛剛取得初步成果,為東晉收回豫州之地,可惜卻被奪了兵權,祖逖憂鬱而終。司馬熾則在這一夜下定了決心。


  南陽王府書房。司馬模和謀臣淳於定二人主仆對坐。窗外,月白風清。司馬模在窗邊,看著窗外的風景。榻上,有淳於定跪坐,溫著酒。


  突然。司馬模迷著眼向淳於定問道:“此次封國,你以為結果會如何?”


  淳於定:“笑道王爺不是知道答案了嗎?”


  “這個葉不凡似有很多顧慮,其實若真的受了那封國。又能如何?葉不凡非王莽,晉室也不似當年。不過,王爺問我結果,淳於定卻實在是猜不出來。葉不凡不受封國,其實是我們最大的受益者,反而言之,我們亦是最大的受益者。王爺,您對這件事,又如何看?”


  “以我之見,葉不凡和聖上,怕是會有一次交換。


  “交換?如何交換?”


  司馬模笑而不答,閉上眼睛,懶散的靠在被褥上。好像睡著了一樣。過了許久之聽司馬模說道:“其實此時葉不凡如果不受封國,反司馬熾,我便有機會登上。。。。。。。。。這江山必定是我們司馬家的,葉不凡是聰明人,他得罪了天下士族。根本沒有人會出來扶持他,他打仗是行,有萬夫莫敵之勇,麾下也都是悍勇之輩,可是他打下來的天下總需要治理,以葉的聰明,他肯定不會親自登上前台,所以他必須找一個傀儡,我很有可能成為那個傀儡,雖然是傀儡,但好殆也是皇上。”


  淳於定登時無語,暗付道:“怎麽司馬家盡出白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