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絕不低頭
麵對葉不凡的勃然大怒,聲色俱厲地斥責。拐噠環摸不著頭腦。他久居中原,在洛陽生活了十多年,三分之一的時間都留下的中土。他實在是弄不明白,這大秦的皇帝為什麽和晉帝不一樣。
他滿懷信心,在柔然國大軍壓境,兵臨城下的情況下秦帝皇帝一定會低頭求和。他熟悉漢人皇帝最喜歡所謂的麵子,當初匈奴人不一樣也在邊境殺戮了不少漢人,搶了更多的財物。雙方也是不死不休的死仇。但是人家匈奴降了,向晉帝稱臣了。晉帝不僅給匈奴各部大臣封官,而且還把肥沃的河套地區留給匈奴人放牧。
這下上來兩個殿前武士,這殿前武士都是身高八尺,長得是膀大腰圓,別管身手到底如何,賣像著實不錯。殿前武士一身銀色的重裝明光鎧甲,腰跨橫刀。其中一人,不由分說像拎小雞子似的把拐噠環拎起來就走。拐噠環雖然是柔然國人,但是他必竟不是那種常年搏殺在沙場的武士,而是文化人。
拐噠環麵如土色,唯唯而退。
葉不凡知道大臣中肯定有不少人存在著議和的心思,必竟敵我懸殊過大,現在聯軍是沒有攻破城池,但是不代表他們永遠攻不下來。戰爭就是政治的延續,他們自然先考慮是身家性命,再是國家天下。
葉不凡這才發現王猛手裏還捧著柔然國的國書。葉不凡奪過來一看。越看他越怒,三兩下把羊皮書寫的國書撕得稀爛。
葉不凡胸口起伏不定,顯然是氣得不輕。好一會兒,葉不凡才平伏了自己的情緒。
葉不凡嚴厲的對朝中大臣道:“古有冒頓遣書辱高後,漢廷采取和親的政策溫和對待匈奴人的狼子野心。結果呢?結果怎麽樣?公主是嫁出了,邊境安寧了嗎?若非漢武大帝兩擊匈奴豈有北境之安寧。今天柔然國居然大言不慚,竟然要朕割讓雲中,雁門兩郡之地。每年送給他們糧食百萬石,鐵十萬斤。三千名美女,茶葉,瓷器等各種物資不計其數。朕能答應嗎?”
朝臣中走出一名大袖飄飄,身穿紫色朝服的文官。此人莫約四五十歲、葉不凡知道此人,此人姓孔名衍,字舒元,青州魯國人,孔丘二十二代孫。當初葉不凡為驃騎將軍時,孔衍率眾家仆依附葉不凡。後隨葉不凡遷居秦州。為了安撫眾士子的心,決定啟用孔衍。
孔衍是晉代曆史上有名的文學家。著有《春秋時國語》十卷,《春秋後國語》十卷,《漢尚書》十卷,《漢春秋》十卷,《後漢尚書》六卷,《後漢春秋》六卷,《後魏尚書》十四卷,《後魏春秋》九卷,《公羊集解》十四卷,拋開他是孔子的嫡係子孫不說,他自己在士林中也頗具聲望。比竹林七賢還有名望。
此時孔衍任大秦大鴻臚。秦國的大鴻臚除了管殿廷禮儀,其他沒有他什麽事。葉不凡也承認孔衍做學問行,他學的是詩詞歌賦,擅長的是花前月下吟詩作對,讓他參考國家大事真是難為他了。大鴻臚在秦國是次九卿之階,葉不凡也算沒有虧待孔衍。
葉不凡看著這個典型的書呆字,忍住心中的怒火道:“孔卿有何見解!”
“皇上貴為九五至尊,身居高位,當還須擁有仁愛憐憫之心,隻有這樣社會才能安寧,百姓才能安居樂業。”孔衍一本正經的道。
無論刑部尚書盧諶還是戶部尚書葉鯤,秦國大部分文官都是儒學出身。而孔衍又是儒學的代表。這番話又得到了幾乎所有文官的讚同。不過葉鯤說到底還是世家子弟出身,考慮問題先考慮家族的利益。現在葉氏一門要不容易成為龍族,他倒讚同孔衍息事寧人的態度。然而王猛卻是寒士出身,更深得葉不凡信任,他了解葉不凡的脾氣,知道孔衍現在觸犯了葉不凡的逆鱗。別看葉不凡平時沒有什麽架子,但是他知道如果葉不凡發了火,那可是絕對的血流成河,令支之戰時,葉不凡怒殺百萬鮮卑軍民,讓葉不凡的名聲大受影響。現在如果再殺了孔衍,恐怕一半的文官要和葉不凡鬧起來。
孔衍見葉不凡不動聲色,以為他聽進去自己的話了,接著又是聖人雲,什麽之乎者也,從堯舜三皇五帝說到現在,又是引據經典,華詞滿天不凡。葉不凡聽著完全摸不著頭腦。他被氣笑了。“以孔卿之計,此事應該如何做?”
孔衍道:“異族作亂多隻是為了求財,咱們隻需給他們些錢貨就能消弭此事。並且我們還可以派德行高尚之輩去感化他們。何須妄動刀兵,橫生殺戮!”
王猛一聽,這下壞了。葉不凡已經到了暴發的邊緣,搞不好孔衍真的要人頭落地。王猛道:“柔然國此次攻打長安,沿途毀壞我大秦村鎮無數,難道百姓遭受異族屠戮就是理所當然的嗎!”
“這蒙難的百姓我當然同情,隻是如果拒絕議和,隻會平添更多殺戮。。。。。”
葉不凡感覺有點悲哀,為中國感覺悲哀。像孔衍這種思想的人還不計其數,晉代是如此,即使現代也是如此,外聖內王基本上成了主調。唐宋也是如此。惜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古代四聖君四個中皇帝葉不凡隻認同三個,秦皇漢武功蓋千秋,唐太宗更不用說了,隻是聖君之列有宋祖讓葉不凡感覺不可思議,他製定的國策是讓宋朝國富民強,甚至宋朝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個不是內部腐敗而造成動亂而改朝換代的皇朝。是直接被人家生生滅了的,兩個皇帝被人家活捉了。宋朝將自古以來某些人高唱的和平仁義高調付諸實踐,但結果是既可悲又可笑。漢民族差一點被滅族,漢民族在懦弱的宋庭和自以為是的仁義思想的統治之下差一點在殘酷的世界森林中被淘汰。但是反觀明朝,皇帝被捉了,他們再立一個再接再戰。明朝是中國曆史唯一一個不會向異族低頭的皇朝。明朝沒有和親,就算清兵入關,局勢不可逆轉了,人家朱由校還砍了自己家眷,誓死不當亡國奴。
葉不凡思緒急轉,看著孔衍仍然喋喋不休的說著,眼睛蹦出暴虐之色。
王猛不顧禮儀趕緊上前捂住孔衍的嘴。
“景略,你給我下去!”葉不凡看著孔衍道:“說,說啊!接著說!”
傳統的文人,特別人清朝之前的文人,都有一個臭脾氣,那就是死死倔得很,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自以為是,狂妄自大,似乎天下之間,隻有自己一個人是對的一樣,孔衍也是如此。
他不是不通人性世故,他也看得出葉不凡真的發怒了,但是作為一個儒士,他絕不會向葉不凡低頭。他知道他在士林中的身份,孔丘的子孫沒有哪個敢隨隨便便就殺了。
孔衍麵色不改繼續道:“皇上,當以聖仁之仁而治天下,現在柔然國自願休兵,不過是求財而已,陛下何不成仁之美?”
葉不凡道:“那些不切實際的仁義高調對國家民族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它隻會葬送掉國家民族的前途。要讓國家強盛,要讓人民不受欺辱,隻有強悍的性格和政策。你說柔然國可以教化,那你去給朕教化一個看看。”
孔衍可以無視葉不凡威脅的目光,但是讓他去教化那幫蠻夷,他才不會願意。孔衍這才麵如土色,身如篩穅。
葉不凡接著道:“孔子曰以德報怨,有教無類。那你身為孔聖人的子孫,怎麽也認為先祖之言是錯誤的嗎?”
“臣遵旨!”孔衍這下站直身子。慷慨道。
葉不凡氣樂了“好吧,朕現在命你為大秦典客令(類似於現在的外交部長)你現在去準備吧!”
朝會不歡而散。葉不凡也是苦惱不已,他怎麽也不明白,漢朝對匈奴的政策是錯誤的,晉代也是錯的,難道中國那些多人就沒有一個明白人?看不出裏麵的弊端?
“皇上”葉不凡回頭一看,朝臣都已散去,唯獨留下王猛一人。
葉不凡歎了口氣道:“朕錯了嗎?”
“皇上沒錯!”
葉不凡道:“朕隻想不讓百姓這樣卑微的活著,寧做戰死鬼,不為亡國奴。朕隻想依靠強勢鑄造了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給我們民族傲立天地的自信,朕錯了嗎?為什麽沒有人理解朕。”
王猛歎了口氣,再一次彎下腰去“世人都說秦皇皇窮兵黷武,獨斷專行。言漢武帝殘暴好戰。如果沒有秦始皇的獨斷專行,何來今天統一的文字?如果沒有漢武帝的傾國之戰,何來百年安寧。皇上對異胡強硬,從我大秦立國至今,大戰不止,確是給百姓帶來沉重的負擔,但是如此一勞永逸的解決異族問題,將會給子孫後代留下長久的安寧。”
葉不凡沉吟道:“景略,你來執筆為朕書國策。”
“臣遵旨!”
《秦史》記載泰平二年,秦武帝立下國禁十條,其中第一條就是:永不與異族議和,犯我大秦,雖遠必誅。大臣違者處死。誅九族。皇帝觸犯立即廢之。改立賢明。投靠異族者,出賣大秦利益者,皆為國賊,人人得而誅之。親屬家眷盡數處死!舉報有重賞。
自此以後,秦國從來沒有出現過一個漢奸。
葉不凡拒絕了子車鹿所謂的議和,就開始加緊備戰,葉不凡擔心洪水會對長安城造成嚴重的毀壞,所以下令用木樁在長安城城牆內外密打實樁,然後用土石夯實。一時間長安城內沒有那麽多木材,葉不凡就讓人拆掉皇宮多座宮殿。
終於河水蓄量達到極限了,葉不凡把反攻指揮權交給北宮純,秦軍七萬步兵,七千騎兵,數百門炮,在空中不凡艇的指揮下向城外的聯軍發動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