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史上最強修真> 第510章 死何足懼(一)

第510章 死何足懼(一)

  還是一個問題是迦裏陀怎麽也沒有想到的。笈多帝國從成立之初,一直都是在進攻。他們向不同的敵人進攻,直接滅掉數十個大大小小的公國。作為進攻一方的部隊,笈多帝國大軍經驗豐富,得心應手。可是讓他們采取守勢。這下子全亂套了。


  當然也不怪迦裏陀,因為笈多帝國的無論他們的陣形再怎麽變,在秦軍眼中這隻能是小兒科。單純的混圓陣,就是利用戰車將部隊布置成圓形。從理論上說,這種防禦陣形是無懈可擊的,事實上卻非如此。作為後世的特種軍人,必竟多出發一千七百多年的知識,葉不凡對於古代各種戰陣,對他們的優點和缺點都非常了解。笈多大軍擺出圓陣,秦軍立即用錐形陣將其劈開。而秦軍的軍官都受到葉不凡軍事思想的影響,遇到戰事,首先找到對應的方法克製,然後再力戰。


  解煩軍是秦軍戰鬥序列中裝備火器最少的單位,除了有為數不多的幾十門小炮和數量非常有限的轟天雷,圓陣的克星就是錐形陣,石越命令解煩軍橫刀勇士持折疊盾牌向笈多軍衝鋒,而部隊除第一排外,全部使用神臂弓仰天拋射,前部突進笈多軍圓陣之後,隊形立即改變,前曲第二列深入敵陣,後曲的強韌部分切斷敵陣。此後,後續主力部隊對被切斷、陷入混亂的敵人實行各個包圍殲滅。是進行中央突破、切斷敵陣時采用的陣型。


  突進笈多軍的隊形之後,那就非常簡單了,這個時候,雙方比拚的就是血性和勇氣。解煩是士卒皆在益州山林中經過數年的訓練,士卒單兵素質非常好,而且他們還是用秦國各少數民族精悍的勇士組成,他們個個都希望用自己的戰功來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水平。他們是不會撤退的,如果撤退,他們得到的所有獎勵全部會被收回,家人也被打成奴隸,世代受人唾棄。


  但是如果他們陣亡,則會成為英雄,不但能被世人敬仰,同樣,家眷的生活也會有帝國政府照顧,從此生活無憂。雖然笈多士卒也都是狂熱的宗教信徒,也同樣悍不畏死,但是他們在裝備上比解煩軍差得太多,而且他們的血氣之勇,在解煩軍的三三製或七星戰鬥小組的組合打擊下,簡直像自殺。


  拋開大象因素,笈多士卒和解煩軍士卒雙比,即使他們在三倍的人數優勢下,尚且不能穩定陣形。但是作為葉不凡數年的衛將軍,對於葉不凡從來不打沒的把握的仗,隻要進攻,就最少比敵人多三倍的局部優勢,在這種被毛偉人發明的,敲牛皮糖戰術的打擊下,笈多大軍被解煩軍精簡得厲害。


  還有一個因素,迦裏陀也沒有想到,笈多帝國他們數十年沒有當過防守一方,當然,印度半島上也不像中國那樣出現無數的優秀人才,笈多大軍的進攻,既無策略可言,也無戰術戰略可言,主要就是依靠一口血氣,一個衝鋒解決戰鬥,如果不行,再衝一次。就這樣,反而讓薩摩笈多統一了印度半島。


  但是石越全線反攻時,總會利用一到兩個營五到八千人作為尖刀隊形,將一部笈多大軍從中分開,然後再集中優勢兵力將分割開的笈多軍進行圍殲。這樣以來,除了擔任尖刀承擔切割任務的部隊損失較大以外,其他參與圍殲的部隊往往都是以輕微的代價取得較大的勝利。


  特別是冉閔的敵後穿插,笈多大軍根本不適應這種打法。迦裏陀不知道的是,葉不凡其實真正的身份就是特種兵,讓他指揮數十萬大軍進行戰略作戰,葉不凡甚至比不上北宮純這個曆史上原本二流的武將,更不要說,祖逖、陳安那本在曆史上留下光輝一頁的曆史名將了。作為一個後世之人,葉不凡其實最崇拜冉閔的,冉閔的優點和缺點同樣突出,曆史對他的褒貶不一。但是葉不凡知道冉閔敗就敗在他的擰折不彎上。


  所以,葉不凡有意的對少年冉閔進行了針對性訓練。讓他學會以弱克強的同時,讓他明白智慧在軍事戰鬥中的作用。特別像這種敵後穿插,打擊敵人薄弱環節,直接攻擊敵人軟肋的行為,冉閔是得到了葉不凡的真傳。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冉閔的部隊組成。解煩軍是葉不凡利用秦國各少數民族精悍的勇士組成的。他的這種用意,其實上曆史上諸葛亮組建無當不凡軍的初衷是一樣的。曆史上,農耕民族普遍缺乏果毅精神,而遊牧,漁獵民族則往往好勇鬥狠。相對漢人而言,論武勇,漢人比不上那些苗巴黎壯等族的勇士,他們幾乎是天生的戰士。


  在叢林生存,耐力方麵,漢人比起他們也多有不足,就像遊牧民族,漢人無論如何訓練,騎射水平永遠不可能達到遊牧民族的程度。曆史上漢人可以戰勝遊牧民族,無一例外都是采用科技上的優勢,再加上正確的軍事指揮思想。


  而解煩軍主體和無當不凡軍的兵源全部一樣。要說治國,大局統籌,就算葉不凡有穿越人的優勢,十個他也比不上一個諸葛亮,可是要說訓練這樣一支在叢林山地作戰的勁旅,十個諸葛亮肯定也不是葉不凡的對手。解煩軍五萬精銳部隊可是從三十多萬各族勇士中經過訓練淘汰下來的,個個都可以以一擋十,而且裝備更精良。


  冉閔這天率部離開馬魯山穀,緊急夜行一百五十裏,來到巴查蘭締,這裏是滿刺加位於西北最大的一個集鎮,笈多軍占據這裏之後,這裏就成了迦裏陀的中軍指揮部。


  滿刺加位於赤道附近,氣溫異常高,長途行軍對部隊的體力消耗非常大。冉閔把部隊潛藏在巴查蘭締的南部森林中。他命令偵察排去抓舌頭。中午時分,偵察排抓來舌頭。經過審問,冉閔得知這裏居然迦裏陀的指揮部。這裏不僅是迦裏陀的指揮部,還是笈多大軍後勤物資的補給中轉地。每天這裏經過海上運來大約上千船的各種物資。


  冉閔這個時候在腦袋中突然想起葉不凡曾經交待他的話。“通過小股精銳部隊,利用敵軍部隊之間的空隙,穿插敵後,消滅敵人的首腦和首腦機關,這就是打蛇打七寸,擒賊先擒王的道理,這樣不僅可以打亂敵人的部署,讓敵人陷入內部混亂,也可以輕易打擊敵人的戰鬥意誌。”


  作為特種兵,這種斬首行動的戰術思想,早在冉閔幼小的心靈中生根發芽。


  冉閔召集解煩軍十一營的下屬六個連長和葉安等人在一起商議。冉閔開門見山的道:“巴查蘭締這裏是笈多大軍統帥迦裏陀的指揮中心,今天我決定在入夜之後,直撲迦裏陀的中軍大帳,能生擒就生擒打,實在不行我就。”說著冉閔做了一個斬首的手勢。


  其他六個連長早已知道冉閔的為人,他們都認為冉閔是一個膽大心細,智能雙全的人,跟著他,絕對可以打勝仗。跟著這樣的將軍,最省心,隻要服從命令,就能打勝仗,就能得到應有的軍功,就能升官發財。


  葉安卻不一樣,他趕緊搖搖頭道:“二哥你知道巴查蘭締有多少笈多軍嗎?”


  冉閔笑道:“知道了,不就是三四萬人嗎?”


  三四萬人,拿不足三千士卒進攻十倍與已的敵人,就算是突然襲擊,這樣的差距,也讓人感覺不可思議。事實上冉閔也有另外一個特點,他就是夠瘋狂,曆史上他的首戰就是以三千漢族騎兵夜襲匈奴大營,殺敵將數名,逐百裏,斬匈奴首三萬。雖然曆史上沒有說匈奴大營到底有多少人馬,但是能被打斬首三萬,人數應該不會少於數萬,雙方兵力對比,至少也是十數倍的差距。


  瘋子和天才隻有一步之遙。差距也在一念之間。


  葉安其實還沒有達到曆史上那個可以以八萬百府兵,風淡雲輕滅掉前秦八十萬大軍那個高度,不過這個也是膽冒險的主。葉安對冉閔道:“你說出一個可以讓我信服的理由,否則,我以大秦二皇子的身份,阻止你冒險。父皇在出戰時曾再三告誡我,一定要管要你。不然,我隻要告訴父皇,你這輩子休想再領兵出戰!”


  作為從小天不怕地不怕的冉閔,其實內心中最懼怕的還是一手締造大秦帝國的葉不凡,作為一個喜歡馳騁在疆場的鐵血男兒,誰願意解甲歸田,如果真的那樣,解甲歸田,還不是生不如死。


  冉閔見狀後,看葉安認真的態度,不像作假,隻好認真的說道:“第一這裏距離馬達高原,超過一百五十裏,我軍暫時並沒有暴露行蹤。出擊就可以做到出奇不意,攻其不備。第二,我們連續成功消滅了五個笈多軍的輜重部隊,直接消滅萬餘敵人,對於他們的戰鬥力,可以說,知根知底。笈多軍雖然士卒皆悍不畏死,但是他們戰鬥力太差,解煩軍一百人,可以正麵解決他們一千人,我們可以以一擋十,這有實際戰績有證。第三,迦裏陀是笈多大軍的統帥。是笈多軍的首腦,隻要他一死,整體笈多軍將會陷入混亂,對於我們在滿刺加的局勢非常有利,隻有這迦裏陀一死。笈多大軍進攻將無法順利實施,我等拚了命將迦裏陀殺死,就算最後全軍覆沒,對於秦軍而言,死一個冉閔沒有什麽,失去一個解煩軍十一營也沒有什麽,可是對於笈多大軍的影響而言,將絕對是致命的。所以,我認為這個險,值得冒。”


  葉安仔細品味冉閔的話,卻感覺很有道理,但是他實在不想違背葉不凡的意願,葉安道:“你們都同意此次出擊嗎?要知道,這一次,我們有可能不能活著回來。”


  冉閔道:“男兒在世,功及封候,戰伐功業,死何足懼。僅此微身,鑄就大秦昌途。”


  “僅以此微身,鑄就大秦昌途。死何足懼!”其他六個連長也同時站起來表態道。


  葉家老三,葉蓋道:“好,犯我大秦,必遠必誅。今日屠迦裏陀,來日踏平華氏城(笈多帝國國都,位於今天巴特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