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道尊青雲子> 古代學校

古代學校

  《學記》述學製:“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當時,學在官府,官師合一,塾的主持人是年老告歸的官員,負責在地方推行教化。再後來塾專門用來稱呼私人學校,叫做:私塾。鄭玄注:“上庠,右學,大學也,在西郊。下庠,左學,學也,在國中王宮之東。“ 家塾,一般指富貴人家在自己家裏開辦的私塾,要“延請施教”。一般富貴人家子弟眾多,經濟條件較好,便會請塾師來為自家子、侄來教書。一般家塾老師都會住在主人家中,主人要負責老師的飲食和住宿,方便教學。 在漢朝時期,以“右”為尊,因此在主人和老師對坐時,主人居左,老師居右。右側為賓師之位,又因為右側居西向東,所以一般家塾的老師,被稱為“西席”,而主人則被稱為“東家”。 據《稱謂錄》記載:“漢明帝尊桓榮以師禮,皇上巡幸太常府,令桓榮坐東麵,設案幾。故師曰西席。” 所謂門館,就相當於古代的私人學校,即老師自己在家中開辦一所私塾,自己招生。若有學生需要入門館,需要拜師,並且簽訂“關書”,相當於合同,這裏有約定學費等具體情況。因為門館的模式中,有商業的氣息,古代士大夫輕視商人,因此門館在古代出名的並不多。 束修,同“束脩”,最早出現在《禮記》中,指幹的鹹豬肉的意思。孔子曾定下拜師規矩,拜師需要“十條臘肉”。束修在古代拜師程序中,是必備的環節,因此宋朝皇帝趙恒(宋真宗)曾調侃“聖人教學也要錢。” 的班級設置,是縱向混合班。現在我們都是橫向混合班,是跟西方學的。縱向混合班,就是不同年齡的學生在一起學,蒙館學館從歲到18歲都在一個班上,縣學府學從15歲到50歲都在一個班上。 上課的時候,每個人一個桌子。有時桌子也各各不同,因為是從各家自己搬來的。每個學生都在出聲讀,但又不影響別人,這種聲讀的情況,古代有個詞形容,叫做“書聲琅琅”。 要掌握詩詞文賦,就要背過或熟讀楚辭、樂府、漢魏六朝賦、古詩、唐詩、宋詞、元曲、諸子百家、文選、古文觀止等等一係列詩文,字數也不在幾十萬以下。 這樣就可以了嗎?當然還是不行。沒有讀過《史記》算什麽文人?沒有讀過《資治通鑒》算什麽文人?所以還要讀史,好的也要背過。 此外,文地理、農業水利、醫卜數術、拳理兵書,都要涉獵。琴棋書畫、文武雙全,這才能算是個文人。所以,古人文人能背過幾十萬字到幾百萬字,決非虛言。古代教育沒有課本,都是讀原著,整本讀。 除了讀書,還有別的學習內容,像習字、作文、唱歌、彈琴、跳舞、遊戲、武術、農耕、下棋、學醫等等。。 朱熹與張栻在嶽麓書院的會講,朱熹與陸九淵在鵝湖寺的會講,都是曆史上的著名盛事。史載,各地的學子們得到消息,紛紛騎著快馬從四麵八方趕來聽講。路上的人流絡繹不絕,講堂內外圍得水泄不通。飲馬池的水一下就被學子們的馬喝光了。台上台下的辯論連續三晝夜不輟。 王陽明是一位集儒家、佛家、道家之大成者,能掛帥上陣,也能文采飛揚,是一位不可多得文武雙全之人,也是史上道德最為高尚的人之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