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紗帽
在講述宮廷王室的古裝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大臣頭戴去上朝的情景。早在東晉時期,首都建康做官的人都會戴一頂黑紗做的帽子,這就是“”最早的來曆。 到了南北朝時期,傳到民間,成為民間百姓常戴的帽子。後來經過隋朝大一統,到了唐時期,朝廷為了表明官員的特殊地位,允許官員們在上裝飾玉飾,塊數越多,則官職越大。到了宋朝,又改變了“形象”,在帽子的兩邊“長”上了兩個像是翅膀一樣的裝飾。 宋代之前的並沒有這個長長的“翅膀”,那麽這個看起來華而不實的“翅膀”究竟是用來做什麽的呢?其實這種帶有“翅膀”的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發明的。 隋唐時期,君臣坐而論道,大臣和皇帝之間在形式上是平等的。宋朝沿襲唐朝的製度,但趙匡胤後來用特殊的方法撤去了大臣的座位,於是就變成了皇帝坐而大臣站立。 站立的時候,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就容易拉近了。宋朝君臣開朝會的時候就會出現這種狀況:趙匡胤坐在上麵,下麵很多個大臣站在一起。大臣們人數眾多,就難免在人群中交頭接耳。這讓趙匡胤覺得很不開心。因為大臣們交頭接耳,一方麵可能是在非議自己,另一方麵也很失臣儀。 一,趙匡胤上早朝,在聽取某個大臣上奏時,又發現兩側有不少官員竊竊私語,心裏不禁有點惱火,但他沒有當場發作。 退朝後,趙匡胤想出了個辦法。他傳旨禮儀部門,要求重新給官員設計服飾,重點就是帽子。他要求設計出來的帽子在紗帽後麵要分別加上長翅,長翅用鐵片、竹篾做骨架,一頂帽子兩邊鐵翅各一尺多長。。 因為戴上這種帽子在街上行走極不方便,所以趙匡胤規定,大臣在上朝等正式活動中必須佩戴這種帽子,其他日常活動則不需要戴。這樣一來,官員就隻能麵對麵交談,要並排站著談就困難了。 從此大臣上朝也就很難排列在一起交頭接耳,影響朝堂的嚴肅性了。這種的設計直到明朝還在沿用,到了清朝才更換為紅纓帽,也就是我們常的頂戴花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