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3 抓活的

  麵條名不虛傳。


  面對印度洋艦隊的最後通牒,義大利人甚至都沒有堅持到三個小時走完,就宣布摩加迪沙為不設防的城市。


  這不是投降啊。


  只是宣布摩加迪沙不設防,意屬東非殖民政府還將繼續作戰。


  英俊瀟洒的薩伏伊親王也沒有想到印度洋艦隊來的這麼快。


  摩加迪沙宣布不設防的時候,薩伏伊親王乘坐裝甲車離開摩加迪沙,並沒有和這座城市共存亡。


  車隊還沒有開出摩加迪沙,就被南部非洲空軍盯上。


  有意思的是,薩伏伊親王乘坐的裝甲車,居然是南部非洲生產的外貿型「短吻鱷」裝甲車。


  發現裝甲車隊的第一時間,來自第15航空隊的嚴峻少尉,就向「尼亞薩蘭」號航空母艦發出信息,請示是否可以向裝甲車隊發起攻擊。


  攻擊指令很快下達。


  嚴峻向僚機做了個攻擊手勢,開始向車隊俯衝。


  「蒼鷹」也是可以對地攻擊的,20毫米航空機炮,可以輕易擊穿「短吻鱷」的防護裝甲。


  咚咚咚——


  20毫米機炮的聲音低沉厚重,子彈是由穿甲彈、燃燒彈、和曳光彈組成,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不需要曳光彈的指引,這樣可以避免過早暴露,讓敵方飛行員猝不及防。


  嚴峻經驗豐富,車隊最前方的裝甲車被短點射直接打爆,車內的彈藥殉爆,就像一個巨大而又昂貴的煙花,嚴峻卻不開心。


  裝甲車不是飛機,並不能為嚴峻的飛機帶來一顆星星,而且戰鬥機攻擊地面目標,效率實在是有點低。


  艦隊的效率很高,很快就有對地攻擊更專業「海鷂」趕來支援。


  「海鷂」已經殺瘋了,打完驅逐艦炸機場,現在又有新的攻擊目標出現,「海鷂」就像看到花姑娘的鬼子一樣迅速趕來,嚴峻更不開心。


  「海鷂」沒來的時候,嚴峻還能喝點湯。


  「海鷂」上場,「蒼鷹」徹底失去表現機會。


  嚴峻還不是最傷心的,他的僚機才傷心,連開火的機會都沒有,這讓來自羅德西亞的布魯斯很不甘心。


  不甘心也沒辦法。


  「短吻鱷」上安裝的機槍,是可以對空射擊的,雖然口徑只有12.7毫米,對於防禦力薄弱的戰機具備一定防空能力。


  義大利人是真不行,十幾輛「短吻鱷」裝甲車,只有一輛在戰鬥爆發后對空射擊,其他裝甲車一鬨而散,機槍手連頭都不敢露,有幾輛裝甲車甚至車門打開,乘員一鬨而散。


  義大利人也不傻,知道裝甲車的目標比較大,更容易遭到空中打擊。


  在保命這一點上,義大利人確實很擅長。


  薩伏伊親王就倒霉了。


  他乘坐的裝甲指揮車是重點照顧對象,南部非洲的飛行員們很熟悉「短吻鱷」裝甲車的型號,知道裝甲指揮車裡坐的是大人物,並沒有向裝甲指揮車發動攻擊。


  戰鬥爆發的第一時間,薩伏伊親王乘坐的裝甲車試圖逃走。


  摩加迪沙狹窄的街道成為薩伏伊親王逃走的最大障礙,裝甲指揮車連掉頭都做不到,薩伏伊親王棄車而逃。


  這時候直升飛機已經起飛,荷槍實彈的海軍陸戰隊員已經做好了攻擊準備。


  戰爭爆發前,南部非洲國防軍的裝備再一次升級,普通士兵使用的依然是尼亞薩蘭步槍,班長副班長和軍士長使用的武器換成了剛剛列裝部隊的40式突擊步槍。


  1918年,德國人H.斯麥塞和伯格曼設計出MP18衝鋒槍,改進后命名為伯格曼MP18衝鋒槍,裝備德軍,成為世界上第一種大量裝備的衝鋒槍。


  南部非洲財大氣粗,對於單兵武器的發展一直很重視。


  隨著汽車的大量使用,部隊後勤不再是制約單兵武器發展的主要原因,衝鋒槍自然也就提上日程。


  和步槍相比,衝鋒槍最大的問題是可靠性不足,而且發射手槍子彈導致衝鋒槍的威力不夠,近距離射擊時衝鋒槍確實威力巨大,但是在中遠距離上,衝鋒槍的威力就會受到嚴重影響,於是就有了突擊步槍。


  40式突擊步槍使用5.56毫米中間彈,有效射程400米,彈容量30發,可靠性高,可以適應各種作戰環境,關鍵是大量使用衝壓零部件,成本低廉,便於快速列裝部隊。


  考慮到海軍陸戰隊的作戰環境,海軍陸戰隊使用的40式突擊步槍還使用了可摺疊的金屬槍托,全世界大概只有南部非洲才能這麼財大氣粗。


  時下各國受到鋼鐵產量所限,步槍上能用木料的地方都是用木料,向南部非洲這樣連槍托都用金屬的僅此一個。


  如果僅僅是金屬槍托的話,美國其實也能做到。


  不過美國人現在連加蘭德都還沒有完全換裝,研究突擊步槍那都60年代的事了。


  編號為1409的直升機里,來自海軍陸戰隊第7旅的林科少尉坐在距離艙門最近的位置。


  別誤會,南部非洲的直升機是從1000開始編號,並不是已經有一千多架直升機。


  林科穿的是卡其、深棕色調為主的四色沙漠迷彩,頭盔和軍靴也一樣。


  身為軍官,林科除了攜帶一支手槍之外,還隨身攜帶著一支尼亞薩蘭步槍,這是很多南部非洲軍官的習慣。


  對於很多老兵來說,尼亞薩蘭步槍因為更遠的有效射程,明顯比40式突擊步槍更受信賴。


  林科本人也是精確射手,半自動步槍對於林科來說能當狙擊步槍用,海軍陸戰隊要求火力密度,同時也追求射擊精度。


  空軍現在並不知道被攻擊的車隊里有薩伏伊親王這條大魚。


  不過能在這個時候擁有車隊保護,乘坐裝甲車逃離摩加迪沙,毫無疑問非富即貴。


  在接到空軍的報告之後,直升飛機就馬上出發,只用了15分鐘就抵達現場。


  空軍現在並不能確定薩伏伊親王的位置,只能確定一個大概範圍。


  林科抵達現場之後沒急著搜捕,先命令士兵分散開將整個區域包圍,等待後續支援抵達之後再進行搜查。


  越來越多的支援部隊抵達,身穿四色沙漠迷彩的是精銳部隊,身穿海洋迷彩的是支援部隊,還有部分身穿白色水兵服的水兵參與搜索,印度洋艦隊已經確認薩伏伊親王就在車隊中,傑克遜·馬歇爾命令必須活捉薩伏伊親王。


  「所有人全部從房間內出來,到院子里集合,否則我們馬上發動攻擊——」印度洋艦隊在出發前做好了一切準備,不僅有義大利語翻譯,而且還有索馬利亞語翻譯。


  索馬利亞語翻譯並不難找,別忘了有半個索馬利亞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


  摩加迪沙人口複雜,大部分是薩馬萊人和薩布人,薩馬萊佔總人口的80%以上,又分為達魯德、哈維耶、伊薩克和迪爾四大部族。


  林科的運氣不太好,連續搜索的數十棟民房,沒有任何意外發現,別說薩伏伊親王,連薩伏伊親王的衛兵都沒有發現。


  面對海軍陸戰隊員,摩加迪沙人表現的非常畏懼。


  摩加迪沙人的生活狀態也讓林科很驚訝。


  男人很少,即便有,身材也瘦弱的讓人擔心,彷彿一陣風吹過來就能颳倒。


  很多孩子連衣服都沒有,不過孩子的數量驚人,隨便一個家庭都有至少四五個孩子,多的多達十幾個,據翻譯所說,如果不是因為衛生條件較差,疾病橫行,孩子的數量還會更多。


  摩加迪沙的房子大部分都是草房,很多房子甚至連牆壁都沒有,只有一個草棚,這裡常年溫度較高,就算住草棚人也不會凍死,顯然摩加迪沙人對於生活的要求標準並不高。


  「高什麼哦,能活下去就行,並不是每一個地方都是南部非洲——」翻譯提到南部非洲的時候一臉羨慕,這些翻譯並不是南部非洲人。


  「好好工作,你也有機會成為一個南部非洲人——」林科鼓勵,隨手從兜里掏出一顆奶糖,遞給一個還不會走,坐在地上哇哇大哭的孩子。


  奶糖彩色的包裝紙對孩子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孩子一瞬間停止哭泣,伸出手接過來,表情獃滯。


  林科做了個吃的動作,向另一棟房子走去。


  這家明顯看上去經濟狀況不錯,至少房子有圍牆。


  林科提醒士兵們提高警惕,薩伏伊親王如果還沒有來得及逃走,那麼多半會選擇這樣的房子躲避。


  果然,翻譯的聲音剛落,房子的窗戶就打出一面白旗。


  也不算是白旗,而是一件索馬利亞人身上常見的白袍。


  「所有人全部出來,出來,高舉雙手,放在我看得到的地方!」林科用英語喊話。


  馬上就有幾支步槍從窗口扔出來。


  然後房門打開,一群人魚貫而出,其中就有薩伏伊親王。


  當看到薩伏伊親王的時候,林科內心止不住興奮起來,這可是一條大魚。


  開戰之初,印度洋艦隊就將意屬東非殖民地的一些領導人的照片印在撲克牌上,讓官兵們加強印象。


  在撲克牌里,薩伏伊親王是大王,所有印度洋艦隊官兵,對於薩伏伊親王的臉早就已經非常熟悉。


  「我是義大利駐東非總督,我要求和我身份相匹配的待遇——」薩伏伊親王一臉難過,屬於他的時代結束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