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唐之最強酒樓> 第二百一十九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二百一十九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惡劣事件?”


  群臣暗自琢磨著李世民的話,雖然第一句話開問,看似簡單,但卻是陛下對該起事件的定義!

  如果識相的,自然是按照君王下的定義,開始進奏,但如果仍是耿直的發表自己意見!

  或許現在沒事,看不出什麽,但後麵的態度以及職位升遷,就能看出此間的影響了!

  隻是這‘惡劣事件’,到底是對於楊軒殺人,屬於惡劣,還是國子監士子聚眾襲擊雀仙侯,屬於惡劣?

  抑或,二者兼有?

  眾人各有著猜測,互相看了看,其中禦史台禦史大夫魏征,冷著一張臉,上前躬身道:


  “陛下,雀仙侯殺戮國子監眾士子,一言不合,便襲殺長安府衙捕頭,臣請奏,下令拿辦,依照法製,進行三司會審!”


  話落,群臣麵麵相覷,有些不知所措!

  老魏,真的是耿直啊!

  這話都敢說!

  誰不知道雀仙侯在陛下心中的地位?還有這事件,雖然看似是楊軒殺人!

  但其中核心本質,還是科舉改革,朝廷想要恢複百家,而儒家,仍是想一家獨尊!

  才有此矛盾的!


  隻能說,老魏,還是太認死理了啊!

  上座的李世民,眼皮一跳,出乎群臣意料的是,並沒有想象中的大發雷霆!


  難道是記在小本本上了,等著事後處理?

  不提群臣疑惑,李世民神色莫名,溫聲道:“魏卿言之有理,但此事事關重大,朕看,就先禁止雀仙侯出行,不準出長安城吧!”


  “是!”


  魏征一征,沒想到自己這一奏,竟然起作用了,說實話,在說出這話的時候!

  他就沒想著有效果的,隻是本著例行公事而已!


  誰知,雖然沒有按照自己說的那樣進行懲治,但也是有著這方麵態度了!


  難道是陛下心中對於楊軒所為,也感覺不滿了?


  心中有著驚疑,魏征迅速回過心神來,躬身應聲道!


  依照這位陛下以往的性格,說專權獨橫有些過分,但也是言出必行,心有溝壑!


  楊軒毫無顧忌的殺人,或許確實觸碰到陛下的忌諱了!

  畢竟沒有哪個君王,喜歡看到臣下,這般的無法無天。膽大妄為,這已經突破人臣的底線了!

  不過,僅僅隻是禁止出長安城,這點輕微處罰,也說明,陛下對楊軒!


  還沒到那種容不得的地步!

  如果是旁人敢這麽做,別說三司會審,就是立即拉出去砍頭都是有著可能!


  隻能說,陛下對楊軒,仍是器重不已啊!

  在場的,都是人精,怎麽可能會想不到這一層麵?所以當下眾人心中,對楊軒都是有些驚羨起來!

  高官爵位,在官場上其實都是虛的,最重要的,還是簡在帝心,有著情分啊!


  不說眾人這樣想,李世民對楊軒的做法,確實有些頭疼和忌諱!

  恐怖的身手,摸不透的想法!


  別說是個明君,就是個昏君,恐怕每天都得膽戰心驚的吧!

  不過也和眾人想的一樣,雖然有著忌諱,但他心底,還是偏向楊軒!


  改革,仍是首要的!


  “陛下,雀仙侯殺人,雖是有著過錯,但國子監士子,卻也是有著責任,聚眾想襲擊當朝侯爺,這是對朝廷的蔑視,臣請奏,進行處理!”


  刑部侍郎,這時也是突然上前道!

  既然對陛下的心理有了猜測,接下來的事情當然是順理成章的了!


  或許有人會認為滿朝文武太過偏袒楊軒了!


  但其實仔細想想,就會知道,楊軒一人在朝廷,在天下麵前雖小!


  但他在此刻,卻是代表著科舉改革是否繼續進行!


  作為提出科舉改革的首人,如果在科舉還沒開始就出事了,支持改革的群臣會怎麽想?

  天下人會怎麽想?

  朝令夕改,朝三暮四,這可不是治政之道,就像顏麵一樣,在開始說的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說完,就被狠狠的扇了一巴掌,其影響可想而知!


  別說科舉改革是對的,就是錯的,在這個時候,也是必須保證它的正常進行!


  這也是華夏政權的通性!

  國家永遠都是對的,如果產生了錯誤的後果,到時候隻需拉出幾個替罪羊即可!


  不是他們的政策錯了,是辦事人沒領悟他們的旨意!


  閑話少敘,隨著又有人進言,朝堂上頓時恢複了往日的你家唱罷我登場的景象!


  聚眾的士子死了,無論多大的過錯,什麽懲罰,對於他們自然都沒什麽關係!

  而這,雖然聚眾襲擊侯爺,屬於以下犯上,但也談不上謀反,何況本人已經死了!


  所以,也牽連不到家人!

  但既然有了進言處裏,當然要有背鍋的對象,而國子監上下官員,自然首當其衝!

  學不教師之惰!


  “陛下,冤枉啊,死的人可都是我們國子監的纖纖學子啊,臣等怎麽反而還有罪了”


  一直都秉承著潛心治學的袁倉有些懵,雖然討論的是關於國子監士子的事!


  但他一直都沒發言!


  一是不擅長,二是,作為國子監祭酒,無論怎麽改革,國子監都屬於國朝的最高學府!

  觸碰不到他這一方的利益!


  而且,他已經五十三了,知天命的年紀,對朝堂上的爭鬥一向不搭理!


  本以為今天來隻是例行公事的站一下,等他們討論出結果後再實行!


  誰知莫名其妙竟然有禍事從天降,當即激動的上前為自己辯聲道!


  一副怨氣衝天的模樣,就像是小媳婦受委屈了般!

  長孫、房杜等人,都是暗中失笑,其實他們哪是想真的讓懲治國子監!


  不過是給一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階梯罷了!

  國子監作為最高學府,一向也屬於儒家的大本營,但國子監中的人又和外界的儒家不太一樣!

  因為它本身,就屬於朝廷機構,自然是依著朝廷的意誌辦事,所以,就成了朝廷和儒家的緩衝之地!

  而這代國子監祭酒,說好聽點,叫皓首窮經,說的不好聽,就是個書呆子!


  說起經意來能頭頭是道,但對於權謀,卻是一竅不通,所以正好想以此作為突破口!

  而這,也是群臣,以及李世民,都默契沒有先提孔穎達的原因!


  等處理的差不多了,再反過來處理,自然會輕鬆很多!

  就在眾人想的美好之際,天下各地,正有著無數的讀書人趕赴長安!


  其中,又不乏名滿天下的大家!

  此刻,宣武門外,也突然響起了一陣浩蕩鼓聲!

  “咚”


  “咚咚!”


  “咚!”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