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唐之最強酒樓> 第三百四十四章 智慧,頓悟?

第三百四十四章 智慧,頓悟?

  廚房外陳仙兒三人時不時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靜等掌櫃楊軒做的新菜出世。


  突然聞到彌漫在空氣中的一股奇香,讓三人眼前一亮,這香味清新脫俗,似乎是由著幾種味道融合而成,出淤泥而不染。


  幾人使勁的吸了吸,想要辨別出都是哪些食材的氣味。


  糯米?


  芝麻?


  應該還有糖.……

  可聞著味道是這些,但給人的感覺又有點似是而非,這讓三人有些困惑。


  這些東西都是他們生活中常見的,合在一起後的味道,不該是這樣的吧?


  就在三人疑惑猜測之際,廚房大門‘哐當’一聲被打開,楊軒端著一張托盤走了出來。


  托盤上四碗熱騰騰湯圓,徹底展現在三人的眼前,看著這熟悉的‘湯圓’,三人一愣。


  “掌櫃的,這是湯圓?”駱賓王有些不可置信道。


  眼前的食物成湯圓狀,表皮璀璨琉璃,湯汁呈五彩,整體看起來,散發著異樣的光芒。


  可賣相再好看,香味再奇特,似乎也更改不了這就是湯圓的事實吧?

  不能說這湯圓做的不好,單憑著氣味和賣相,就能算上檔次的了。


  但掌櫃的做新菜,往往都是他們生活中沒有的,就上次做的神級韭菜炒蛋,雖然韭菜,有,雞蛋,也有,可韭菜炒蛋卻是沒有過的。


  這次,怎麽做出家家戶戶都會做的湯圓出來了啊?


  難道是想到明天元宵,特意推出來的?


  駱賓王疑惑不解,李治也是如此,作為第一次觀看新菜的陳仙兒,也是略微有些失望。


  不過很快就拾起心情,高興的看著,細細觀賞其中璀璨的賣相。


  楊軒應聲道:“嗯,這是湯圓,叫智慧湯圓。”


  說完,自己先端起一碗,拿起一張勺子,準備先嚐試一番,既然被分列在藥膳篇,必定是有著什麽特殊的功效。


  見到楊軒承認並且開始吃了,幾人也不再客氣,一人端著一碗,細細品嚐起來。


  即使是最平凡的湯圓,由掌櫃出出手,也必定是有著不凡,若是還糾結著這是不是新菜,有好吃的不吃,那不是傻嗎?

  第一勺放入口中,幾人都得出了對這湯圓的第一印象。


  香!

  甜!

  充滿著糯米的清香柔軟和其中黑芝麻的異香,很奇特,比他們以前吃的湯圓香味更加獨特一些。


  一口咬下,隨後就是甜了。


  這種甜,不是那種會甜壞牙齒的甜,而是類似於清甜,甜的恰當好處,甜的沁人心脾。


  “嗯,好吃!”


  陳仙兒咀嚼著口中香甜的湯圓眉開眼笑道。


  即使是之前對湯圓還抱有一定成見的駱賓王和李治兩人,此刻也是咧著嘴笑,大口咀嚼著湯圓。


  楊軒吃著湯圓,知道有沒有效果隻有咽下肚後才會出效果,快速的咀嚼兩下,直接咽了下去。


  一秒。


  兩秒。
……

  楊軒等了近半分鍾,期待的效果仍是沒有出現,讓他有些疑惑。


  怎麽回事?


  按照韭菜炒蛋的反饋來看,吃了應該就會有效果的啊?

  難道是吃的量不夠,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


  楊軒心中有著猜測,也不管燙,又舀起一個晶瑩璀璨的湯圓就往嘴裏送。


  沒兩下咽下去後,突然感覺神思清明了一些,就像是有著一股清涼之氣在大腦中遊轉。


  但隨著時間流逝,這股清涼之感在逐漸減弱。


  楊軒內視那股清涼之氣,一時間也分析不出來到底是什麽,心中隱隱有著猜測。


  不等大腦中的清涼感消失,又吃下了一個,清涼感增強了一些,繼續吃。


  第四個。


  第五個。


  第六個。


  直到第七個時,楊軒雙眼微閉,以前所困惑,不解的問題,在此刻浮現心頭。


  大腦就像是在毫無負荷的高速運轉般,時不時乍現出靈光,一一解疑。


  其中問題,不僅有楊軒關於過去,現在,未來的思考,還有對《混元功》金丹境界的各種領悟。


  以前不懂的,刹那明悟,本就懂的,此刻就更加通透了些,就像是再經曆了一次輪回,能夠做得更好般。


  同時,因為對功法上的困惑悄然解決,他體內運轉的功法,也跟著加快了一些。


  實力在不知不覺向金丹極限所靠近。


  楊軒待那清涼感又在逐漸減弱後,把碗中剩下的三個智慧湯圓又陸續吃掉。


  繼續在那玄之又玄的感悟中停留。


  不僅是楊軒,陳仙兒隨著腦海中的清涼感增強,也進入了那玄之又玄的感悟。


  以往因為天資絕佳,修煉速度太快,對《七情真經》領悟得不夠透徹的弊端,在此刻跟著一一修複。


  同時對於爺爺的死,也明悟了人死如燈滅,終是有那麽一遭的道理,心中徹底放下。


  旁邊的駱賓王把湯圓吃完後,腦海中的道道經義,在此刻如雷鳴轟隆作響,似有大賢而耳邊低吟解釋,以往對典籍不明處,盡皆通悟。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隨著每一句的低聲詠讀,駱賓王胸間不自覺有著一股浩然之氣悄然誕生。


  正人身,亦正人心!


  作為四人中年紀最小的李治,原本應該體悟得最少的,在此刻卻是變化最大。


  麵目猙獰猶豫,或不怒自威,或溫文爾雅,或謙恭懦弱.……千人千相,盡皆在他臉上呈現。


  智慧湯圓效如其名,可增智慧,使人頓悟,李治本來作為四人中經曆最少,所以應當隻是增長一些靈思的。


  但由於最近發生的一樁樁,一件件的大事,讓小小年紀的李治也有了愁思。


  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他在風浪尖口上被推入了東宮,做了有實無名的太子。


  進,則大位以待,但代表著王霸權鬥,治國天下,退,則為安樂王爺,閑情一生。


  這兩種,代表著截然不同的生活。


  在經過一陣掙紮猶豫後,李治表情慢慢恢複平津,隨著頓悟感消失,睜開眼睛。


  正好看到包括掌櫃的楊軒三人,都在注視著他。


  “你怎麽了?想到什麽東西啊?你不知道你剛剛表情是有多可怕,嚇我們一跳!”駱賓王誇張的關心道。


  李治眼眸中先是不喜,隨後是掙紮,最後輕笑道:“哦,沒事,哎,你們剛剛也有那種感覺嗎?想到什麽了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