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是世俗人?
楊軒自被封為雀仙侯後之後幾次出謀劃策,大都是以錢財等外物賞賜。
不過無論是提出的科舉改革,還是獻治天花、抑或軍戰謀略,這些都不僅僅是錢財外物能封賞的。
以前,他不提,群臣也樂得沉默,楊軒又不太關心,有就有,沒有就沒有,一點都不在意。
但這次,他作為皇帝,卻是不得不再考慮一下了。
不僅是做給臣民看,讓人知道,隻要有功,就必定有賞,另外,便是在考慮著給李治鋪路。
以楊軒目前在朝堂上的威望名聲,想必就是不當官,該有的震懾力,還是有的。
但卻是不夠明確,而且,誰能保證,等得他百年之後,朝堂上的官員,還是這一批?
要知道,朝堂上的這些人,都是和他同一輩,而且,真要按年紀算,其中不少人都還比他大些。
再加上大將們,征戰沙場,大多有著內傷,以前不顯,等到老時,卻都會暴露出來。
至於文臣們,每日處理公務,盡皆是海量,以他現在這個年紀,每日還偶爾休息一下,都感覺有些受不了了。
何況是年老的文人?
所以,不說未來李治是否還會重用他們,真的等到那時候,恐怕不是死的死,就是臥病不起的不起。
而楊軒,便是他想著給李治安排的一個援手。
楊軒才能,是不必說的,又有著威望,到時候官職也夠,無論是到時候出了什麽事情。
還是李治未來可能的昏庸,搞出亂子來,都有著他幫忙拔亂反正。
可不能以為,現在李治還算賢良,以後就不可能會變的了,多少君王,在初期,中期,以及後期。
多少都會有著大變。
而且,用楊軒,還有兩大好處。
楊軒是李治的掌櫃,也是老師,在這個隻要不想著篡位的年代,老師和學生,是一種非常穩固的關係。
其次,楊軒沒有野心。
或者說,楊軒的野心太大,看不上這凡間的王權富貴,至今他都記得,當初楊軒信誓旦旦的說著,欲求長生之語。
現在楊軒到底有沒有求得長生,李世民不知道,但隻要肯定,他的心,不是在權利上,就屬於他可以放心的了。
房杜、魏征三人一征,瞬間便想到了李世民其中的深意,再仔細看看上座的李世民,兩鬢漸有白色。
而他們呢?
也是逐漸呈現老態龍鍾之象。
心下不禁感歎時光之飛逝,當年的滄瀾歲月,他們是回不去了。
“臣等讚同。”
三人互望一眼,一同拱手應道。
這個時候讚同,就是對楊軒成為未來的輔政大臣的肯定了,突然想到楊軒的性格。
好吧,到底這個輔政大臣能幹多久,甚至說,楊軒到時候會不會接受,真的就隻有天知道了。
不過現在還早,隻是粗略的定下這樣一個章程,讓他們知道一下其中意思。
魏征突然說著:“陛下,那這國公稱號,當是以哪裏作為食邑呢?”
國公之位,可就和侯位不一樣了,侯爵,可以使著合適的詞,直接封任。
但國公,卻是在天下,有著明確的地名,然後才封為什麽什麽國公。
就像衛國公,盧國公,鄂國公等等,衛,盧,鄂這幾個,便是地名,多為縣級範圍。
在這個非異姓不可封王的時代,國公便是最頂級的爵位了。
再封賜,多是再掛幾個現在多為虛職的三公九卿的職位,作為榮譽,然後或是在食邑上,有所增加。
“這個.……”
李世民敲著桌子,一時間也是沒想好,緩緩說著:“封號問題,等到時候再說吧,在幾個富庶之地挑選。”
“嗯。”
三人表麵上點頭讚同,至於內心中如何想,卻是不知道的了。
尤其是老房,心中更是嘀咕,當初給他封國公的時候,咋就沒想著給他封個好地方呢?
“房卿,前兩日,長樂令人抓了兩個來曆不明的人,是怎麽回事”李世明看著,突然問道。
房玄齡一驚,還以為自己的嘀咕被陛下發現了呢,見隻是問長樂抓人之事,拱手匯報道:
“回陛下,那兩人,是在雀仙樓門前窺探,被酒樓中的陳小二發現,那兩人一個自稱叫蒼鷹,一個叫飛蕾,不知心懷何意,先是套話,被長樂公主識破,所以讓長安衙門的人拿了,至今還關在大牢。”
“在這其中,還發生了一件比較玄奇的事。”
“什麽玄奇事?你說說。”李世民裝作來了些興趣的表情,他既然知道了長樂抓人之事,豈會不知其中過程?
房玄齡心中有著猜測,但還是老老實實的把蒼鷹莫名被轟倒的事情說了出來。
“哦?”
“行,就這樣吧,能審就審,不能審,就先關著,等楊軒回來再處理吧,”
李世民摸著下巴,琢磨著道。
“是。”
“那臣等告退。”
見此,三人也沒什麽事情,盡皆退下,留著李世民一人在禦書房中沉思。
“查清楚了那兩人的來曆嗎?”
突然,李世民對著空無一人的禦書房說話。
從之前,三人所站的左下方一個角落中,因為物品的擺放,鬆懈人的心理,又正好處於一攤暗處,讓人不喜觀察。
再加上那人善於屏氣靜聲,所以之前上奏的三人,愣是沒有一個人發現。
一個黑衣人從中走出,單膝下跪,聲音冷硬:“回陛下,其中的飛蕾,以前是個女賊,但不知何時突然跟著那個蒼鷹在一起,聽兩人對話,是一對師徒,至於那蒼鷹,在之前,卻是毫無痕跡,像是個憑空冒出來的人。”
“並且,根據大人推斷,蒼鷹可能不是世俗人。”
“不是世俗人?”
李世民雙目一瞪,喃喃驚聲,對於黑衣人口中‘大人’說的話,也沒有質疑。
身下黑衣人恭敬的低著頭,沒有出聲,若是不說話,簡直連呼吸都沒有,似乎不是一個活人跪在地上。
“嗯,你先下去吧。”
李世民沉聲說著。
心中對於那蒼鷹,登時就有了好奇,不過最後還是沉思再三,起身來回走了兩步後,又重新坐下。
沒有出去,也沒讓人帶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