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生財有道
江神為了能夠更好的掌控管轄範圍內的水域,一般都會將自己的府邸修建在水底。
而江神廟會修建在岸上,否則怎麽收取百姓的香火。
山水神祇很看重香火的多少,畢竟走的是信仰成神這條路,可以說香火的多少直接關乎到了他們的境界與朝廷對他們的重視程度。
例如那被羽老一刀斬斷群山的土地爺,他便是因為地理位置偏遠,所以常年收不到香火,最終淪為了那個下場。
可以說,若不是因為他的香火不充足,也不至於會讓黑熊精這種貨色山中稱大王,也不至於豢養出赤練這樣的妖孽。
神祇當然也不是隻要在哪兒都吃香,這裏牽著這許多利益糾紛,以及朝廷黨派的明爭暗鬥。
像土地爺那種找不到人站隊,隻能靠自己,最後就淪落到一個惡性循環之中,看似悲慘,實則早已命中注定。
黃土江是一條大江,江神職位本來就高於河伯這類的水中神祇,這樣一個香餑餑不知道有多少眼饞。
岸上的江神廟規模很大,比起群山裏的那座土地廟,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占地麵積相當於柴桑城內的一座大宅子。
可就是這樣的一座江神廟,現在卻是破敗不已。
按理說黃土江水流湍急,又是一條必經之路,每年應該會有很多人為了求平安前來上香才對。
但問題就偏偏出在此處,別的神祇在享受了香火之後,都會偶爾出手幫助一下上香之人,被人知曉了這就是顯靈。
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隻有隻樣做了,讓老百姓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才能細水長流,源源不斷的享受香火。
但是黃土江的江神卻背道行之,他從不在乎什麽香火多少,所以從未出手幫助過上香之人。
有人失足跌入黃土江,那是失足之人的事情,和自己有啥關係?要怪就怪自己不小心,實在不行就怪江水太湍急,若是怪到他頭上,他沒有用水淹了說這話的人就已經算的上仁慈了。
人們的信仰和供奉並不是大風刮來的,這樣久而久子,自然沒有人願意來上香。
那些知道內幕的人還到處宣揚,這樣一來,江神廟的名聲臭了,上香又從未靈驗過,便破落了下來。
朝廷是知曉此事的,那土地爺在犄角旮旯裏幹的破事還不是被誅神司的人查的一清二楚,這樣一個職位更大的神祇上任之時就被人把身份給摸得一清二楚。
黃土江淹死了那麽多的人,誅神司內的人遲遲沒有動靜,這並不符合大周治理的方針,其中一定有著貓膩。
江神名為鶴盛,身前據說是一位純粹武者,生性灑脫的他並未與朝廷有過任何的交集,死後被塑造金身平白無故的當了一個江神,不知道羨煞多少旁人。
黃土江上一位江神是一位女性,盡心盡職,可以說江神廟能有這麽大的規模她功不可沒。
蛟龍之屬想要提升實力避不開的便是走江化龍,例如赤練,他吞噬山根氣運就是像提升自己的血脈,邁入他認為更高級的蛟龍血脈。
大多數的蛟龍之屬就沒有他那麽好的運氣了,一出生便能抱著山根啃氣運,他們想要邁入更高層次的行列,隻能走這一條路。
沿著江水,從出生地一路遊到大海,若是能夠成功便會邁入蛟龍層次。
這個過程雖然聽著簡單,但是逆天改命這種事情本就違背天道,光是大道無形中過得製約就壓死了將近八成走江化龍的蛟龍之屬。
而剩下的兩成則會被人類瘋狂的針對,為何?你想想,赤練那麽大的身軀在江水中興風作浪,兩岸的百姓又該如何?
在葉連城前世便有人在江水上的橋梁建成後在腳底懸掛一把寶劍,為的就是能夠刮傷那些走江的水蛇,讓他們元氣大傷不能為禍一方。
這個世界石拱橋下也懸掛著有寶劍,不過大多也和葉連城前世一樣是做做樣子,真要治一治這些走江的孽畜還得靠江神水神。
當初便又一頭惡蛟走江途徑此處,惡蛟走江成功便會有一絲龍形,到時候就真實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遊了。
惡蛟脾性暴烈,一路上不知道多少人族被他吞食又或者被走江的東進所波及而死。
來到了黃土江後,按照以往的樣子,柴桑城應該是難逃一劫。
不過那位女江神卻站了出來,拚死斬殺了惡蛟,守護住了江岸上柴桑城內的百姓。
此戰徹底破壞了黃土江的氣運,所以江水才會變成後來這般渾濁,江水才會吞噬那麽多人的性命。
不過此戰兩岸的百姓並不知情,認為黃土江變成這樣都是由於江神的緣故,沒想到守護人性命的江神到了最後卻變得臭名昭著。
人就是這樣,從來都不會念別人的好,反而將那些過錯牢記於心,始終想著的都是如何報酬,卻不會想怎麽報恩。
斬殺惡蛟之後,江神本事強弩之末,金身都有了蜘蛛網一般的縫隙,風評變差之後,上香的人少了,受到的香火也少了。江神不能依靠自身恢複傷勢,導致最後傷勢惡化,從此消散於天地之間。
這一任的江神不知道是吸取了前一任的經驗,還是性格使然,從來不慣著兩岸的百姓。
鶴盛為了獲取靈石,便主動聯係了一戶人家,讓他擔任擺渡人的職位,一塊下品靈石的價格也是他定下來的。
擺渡人都不是修士,這樣就不會把注意打到靈石上麵去,鶴盛也會動用自己一部分的能力,保證擺渡人過江時能夠安然無恙。
所以這便是擺渡人是一個鐵飯碗,別人都搶不了的主要原因。
再到後來,鶴盛覺得每月賺取的靈石太少,幹脆就新開發了一個服務,那便是替人打擾溺死之人的屍體,後來發現還是這一項目要更加的賺錢。
鶴盛這小算盤打的是極好的,一邊不管被淹死的人,一邊賺著這些溺死的人的死人錢,可謂是生財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