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三界概況(續)
天青帝朝。
天青帝朝作為四方帝朝之一,居於北俱蘆洲,因為地處偏僻,資源貧瘠倒是沒有什麽大能來動不動前來的找茬,比在東勝神州伏低做小的天蒼帝朝的日子要好過了太多。雖然有些困苦,可是心頭的那股子氣還在,不像天蒼帝朝那般已經完全沒有了四方帝朝的風采,就連一些人間的小王國也動不動的欺上門來,簡直是東勝神州眾所公認的受氣包,比之‘龍宮多寶貝’的四海龍宮還要出名。
四海龍宮是有意低調,再加上故意結交八方人士,所以才有著‘龍宮多寶貝’一說,龍宮本身就是高手如雲,麾下更有著無數的蝦兵蟹將,並不是什麽阿貓阿狗都可以進入龍宮的。可是天蒼帝朝的連外強中幹都算不上,要不是四方帝朝同氣連枝,再加上頭頂上還有著一個天帝,恐怕天蒼帝朝早就被玩崩了。
不過北俱蘆洲地處荒僻,環境惡劣,整個北俱蘆洲的上空彌漫著一層淡淡的毒霧,許多初次前來北俱蘆洲的人都吃不消,就連一些初級的修行者也會中毒。在野外,更是有著大片大片的荒野終年被冰封,廣袤的荒野上還有著諸多的險境,甚至還有一些遠古年代留存下來的秘境,更是有著巨獸橫行,十分的不適合人群居住。能夠在北俱蘆洲立足下來的,除了修行者外無一不是身強力健的,否則根本無法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生存下來。
除此之外,在更北邊的地方,還存在著一些十分奇怪的種族,都是當年混沌神魔遺留下的血脈,人群以部落結群而居住,各個部落擁有著不同的血脈,時而互相交戰時而向南劫掠。雖然其文明近乎於無,可是因為血脈的緣故,每一個族人都是堪比實力強大的修行者,其中的一些佼佼者更是能夠與金仙交手而不落於下風。
而這些當年混沌神魔隕落後遺留下的血脈部落,才是天青帝朝主要對付的敵人,也是當年天青帝朝坐落於北俱蘆洲最重要的原因所在。
天青帝朝能夠在北俱蘆洲立足下來,也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是立足下來後艱苦的環境磨礪了整個天青帝朝上下,從開創的時候就自始至終堅持保持著鐵血悍勇的風氣,雖然高手不多,可是其麾下軍團的嚴格的軍紀,鐵血驍勇的風格和威力巨大的戰陣讓所有的勢力不敢小覷,愣是以普通戰士為主打下了一片巨大的領土。
因此,在天帝逐漸無法插手後一直以來都是天青帝朝代表著四方帝朝與各方勢力爭雄,那股子鐵血悍勇的氣勢讓不少的勢力記憶深刻,活生生的將四方帝朝一直延續到了今日。
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天青帝朝一直使不少勢力的眼中釘肉中刺,想要除之而後快。甚至就連四方帝朝內部,也有著不少人對天青帝朝十分不滿,認為天青帝朝對天帝太過於愚忠,破壞了他們想要投誠過好日子的想法。要不是有著天青帝朝的存在,恐怕早在五百年前四方帝朝就已經成為了一個曆史。
當今天青帝朝的君王名為楊擎天,祖上乃是天帝麾下第一批的心腹部下。後來天帝選擇一批忠心部下留在人間,楊擎天的祖上也留了下來,並且奉命創建了天青帝朝,最後戰死沙場。
而王位傳到楊擎天手上的時候,已然是過去了八代,楊擎天為第九代君王,楊家上下一直保持著對天帝的忠心耿耿。
楊擎天在位五十六年,兢兢業業,在位期間雖然不敢說開疆擴土,但是始終在無數的壓力下將天青帝朝一直保存了下來,並且不斷地緩慢發展,恢複國力。更重要的是,楊擎天並沒有迷信於武力,在位期間始終不忘在政務方麵盡心盡力,使得天青帝朝的經濟,人口和其他的一些方麵在這些年中一直有所提升,國力不斷地發展壯大,而不再是一個空殼子。
因此,哪怕楊擎天在位期間沒有多少耀眼的戰功,但是其的所作所為在九代君王中也算是頂尖的,更是讓不少人暗中忌憚無比,想要殺之而後快。楊擎天一生中不知道遭遇了多少次的暗殺,能夠活到今天已然是個奇跡,可是換取的卻是一身的暗傷,還有著三個妻子和五個兒子兩個女兒被波及,至於那些大將侍衛更是不計其數。
如今楊擎天的後代中隻有一個小女兒還在世,隨著楊擎天的身體越來越差,他對小女兒的處境也是越來越擔心。
楊家立足北俱蘆洲以來,身先士卒,這使得楊家在天青帝朝甚至是北俱蘆洲的威望極高,卻也使得楊家死傷慘重,到楊擎天這一代的時候更是隻剩下他一根獨苗,根本沒有族人可以倚仗。
千年下來,一般的世家這個時候早就是人滿為患,各種勾心鬥角簡直是一場場宮鬥大戲。可是換做楊家,每代的楊家弟子大部分都是戰死沙場,就算是個別不成器的也都是老老實實,除了因為家教甚嚴之外也是因為北俱蘆洲這個地方你就算想作威作福都找不到地方。每一個能夠在北俱蘆洲立足的人都是悍勇無匹,艱苦的環境更是造就了拚搏的氛圍,你要是敢在他頭上作威作福他就敢當場斬殺了你。
這個地方根本產出不了紈絝子弟。
“要不,讓靜兒前往天庭?”楊擎天心中想道,卻知道這是最差之下沒有辦法的選擇。
這千年下來,楊家威風赫赫可是敵人也是滿天下。再加上要是失去了天青帝朝,雖然在一些人眼中沒有了威脅可是同樣在一些人的眼中也是沒有了絲毫的利用價值。到了那個時候……
楊家雖然對天帝忠心耿耿,同時這也是楊家立足三界的根本。可是楊擎天幾十年的帝王坐下來,自然知道這個位置上的無奈和無情。要是天帝真的肯施以援手,四方帝朝也不會落到如今這個地步。
這也是四方帝朝中許多人不願意再效忠天帝,而是另謀出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