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夜雨仗劍行> 第一卷 餘初度 第四十二章 錦衣夜行

第一卷 餘初度 第四十二章 錦衣夜行

  張閔吃了一驚,心道:“不好,此地必有事故。”忙向那家屋內奔去,推開門走入室內,赫然看到一家人東倒西歪,其中有一名老漢,一名老嫗,兩個孩童,各個七竅流血,早已斃命。張閔大駭,忙又奔上樓去,推開門見一個年輕人半跪在地,正自伸出一隻血手推開窗戶意欲求救。張閔疾跨上前,見他亦是七竅流血,受傷極重,忙扶他坐起,顫聲問道:“小哥勿怕,我非歹人。這裏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是誰害你一家老幼性命?”那人聞言,悲憤更甚,昂首大喊數聲,旋即萎頓在地,氣絕身亡。隻聽內帳中一人微弱道:“笛笛是笛聲夫君……我們的孩兒”說到此處,便再無聲。張閔忙朝帳內看去,見一個年輕婦人亦是七竅流血,此刻也已斷氣。頃刻之間,眼見一家老幼皆離奇身死,張閔一時既驚且怒,胸中激起義憤來,不禁氣血上湧,星目含淚,連聲大喊道:“何人下此毒手?!為何對人滿門滅絕?!到底是誰?!”


  隻聽外間有人說話之聲,張閔朝窗外看去,見是慕容溶月眾人駕車入得村來。


  張閔驚怒未定,下了樓來,出了那戶人家,怔怔的站在當街。


  眾人見了他,忙趕上前來。宇文迪瞧見他神色有異,心知事有蹊蹺,忙道:“閔哥沒事罷,怎麽了?”她這一問,眾人才都收住談笑,見張閔臉色蒼白,神情異樣,忙上前圍住他問長問短。張閔隻是發呆,不說一句話。


  宇文迪剛一入村時便覺此地氣氛有異,此刻見張閔如此,心內已知三分。她適才見張閔從那戶人家中走出,便欲進去看看究竟。柳別離道:“宇文姑娘,我和你一起進去看看。”宇文迪回頭道:“你在這裏陪著閔哥,我放心。”說著便朝那戶人家走去。


  眾人圍著張閔,不知所向。隻半盞茶的功夫,宇文迪已自那戶人家出來,神色亦是凝重嚴肅,隻是她卻不似張閔那般驚怒癡呆。眾人見她出來,忙欲問起緣故,宇文迪不待眾人開口,疾道:“大家再去別處看看。我料此村之人已經皆遭噩運。”說畢,慕容溶月、姚沉魚與司馬雲衣三人分別挨家挨戶推門察看去了。果不其然,眾人所見皆與張閔所見一樣。此村合村人盡皆七竅流血,慘死家中。


  眾人驚懼之間,柳別離道:“依死者情況看都是七竅流血,應該是被人以內功震碎經脈而死。”宇文迪道:“如此殺一兩個人倒是可能,但若想將合村人都一舉震碎經脈,實難辦到。除非此人內功之深,已臻化境。隻是江湖上沒聽說過有此等內功之人,不知究竟是何人所為?又為何如此?”柳別離道:“在下曾經遊曆江湖,聽聞世間有種武功叫做" 祝由 ",專以內功懾人心智,摧人入魔,甚至可斷人經脈。其內功心法詳載於一本秘笈之中,叫做《祝由十三科》。此書所載幾門武功皆都陰邪非常,練者須立下毒誓,寧可斷子絕孫,絕不外泄書中內容。外人問起,諱莫如深。”宇文迪道:“照你之意,凶手應當是以" 祝由 "將村民心脈震碎,進而七竅流血而死?”柳別離思忖片刻,輕輕搖搖頭,疑惑道:“我也不能十分確定。再者,如此諾大一個村子,人口少說也有上千,且村民皆四散各處,或在家洗衣做飯,或出門耕地放牛,或在街頭閑逛,或在巷尾遊蕩,各有各事,不盡相同。然而現在卻是各家各戶都閉門關窗,人人死在家中。凶手是如何做到能讓所有人都死在自己家中?”


  此時張閔漸漸回過神來,淒然道:“不管凶手是誰,隻要我尚存一口氣,便是天涯海角,我也定要讓真凶伏法,為這些村民討還公道。”宇文迪見他牙關緊咬,目眥欲裂,便寬慰道:“如此一件大案,我想本地官府必然不敢怠慢,亦會全力偵破實情,早日緝拿凶手歸案。閔哥且少寬心,別太心急。”慕容溶月見狀拉著張閔走到路邊一處石階上坐下,柔聲道:“急怒最傷身的,咱們暫且稍事休息,平整一下思路。”說著又朝眾人道:“依我看,如今兵荒馬亂,世道離亂,官府早已成了空頭衙門,對於沒有油水之事,他們絕不肯為。這些村民之死,我想在官府老爺眼中,可能還不如一群螻蟻。欲借官府偵緝凶案,隻怕是白日做夢。但這些死屍又不可久擱,否則會有疫病傳播開來。”司馬雲衣接道:“慕容姐姐說的是,為今之計是把這些死者都安葬了,再作道理。”張閔聞言神情感傷,過了半晌,輕輕點了點頭,不再說話。於是眾人點起一把火,從村北一戶茅屋燒起,此時一陣風吹過,將那茅屋瞬間燒成火山,亦把旁邊房屋連帶燒起,如此接二連三將村中房屋俱都燒著,火借風勢,風助火威,頃刻間整個村子便已化為火海。


  眾人一點起火時便即向村南退去,待到此時,已退至河邊渡口。此時眾人轉身回望,村中已然火勢衝天,遠遠的亦能感到炙熱難當。


  張閔目視著眼前熊熊火海,心中不禁感慨萬千:“此村遭是噩運,人人死於非命,實是慘絕人寰。然而天網恢恢,終有一天能尋到真凶,為村民伸張正義,報仇雪恨。隻是如今天下戰禍連接,無數百姓流離失所,橫死亂世,又有誰能為他們伸張正義?”正暗自出神間,宇文迪道:“慘禍已然發生,死者已矣,咱們盡力了也就是了。”張閔緩緩點了點頭,朝村中最後撇了一眼,轉身走去。


  眾人走了半裏之地,已至村南的黃河渡口邊上。此處坐落著數間草棚涼亭,中間一座牌坊,雖不甚高大,但雕刻細膩精良,在這亂世中交通南北的渡口上,亦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