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餘初度 第四十六章 以怨報德
李亞儒2018/11/20:05:17李星河舉起一杯酒,昂首猛然喝罷,歎道:“奸臣當道,蒙蔽聖聽,忠義之士難施抱負,宵小之輩附炎趨勢,朝政不堪,國事日非。如此局麵,豈不令天下義士痛心疾首?”言畢又舉杯欲飲,張閔道:“先生且慢,我與先生共飲此杯,同消此恨。”說著舉起麵前一杯酒,與李星河推杯共飲。
酒罷張閔憤然道:“自古父為子綱,君為臣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庾亮、王洽如此這般,倫理已喪,綱常全無,自是亂臣賊子,必將引火。唉,自八王之亂後,胡人大舉南下,朝廷節節敗退。元帝移都江南,河北中州相繼淪入胡人之手。然我朝終究保有江南半壁,亦是劫後餘生,為日後複辟江北故土保留下根據之地。隻盼朝中能出一兩位賢臣良將,整頓朝綱,肅立軍威,內修明政,外撫南越,然後待北方有變,即派一支勁旅渡江北伐,先克洛陽故都,次再經略中州,徐圖河北。如此則複國有望,大業可就。”宇文迪聞言暗暗讚歎,深以為然。
司馬雲衣雖聽不甚明白,然見他神色慷慨,心中亦深為折服。慕容溶月心中卻是又喜又憂:喜的是他能對故國心懷忠義,足見是個古道熱腸的真心漢子;憂的是他對侵入河北中州、濫殺百姓的胡人深惡痛絕,自己身為遼東慕容鮮卑人,自然也是他們口中的"胡人"了,不知張閔哥哥心中究竟如何看待自己。
李星河見他慷慨陳詞,也為其浩然正氣所折服,不禁擊案讚道:“張兄弟年紀輕輕卻能有如此見識,可見有誌不在年高。晉室倘若能廣納張兄弟這般義士,何愁故土不複?”張閔搖頭苦笑道:“先生太抬舉我了。為人臣者,自當以赤膽忠心為本。在下不過是盡人臣之義罷了。”言罷,一股傲然之氣自胸中陡升,不禁站起身來,昂首挺胸道:“在下雖無韓信、李廣之能,但若能教天下複歸太平、百姓不再流離失所,我這一腔熱血願灑於故土萬裏邊關,便是馬革裹屍,又有何妨?”李星河道:“壯哉!屈夫子曾言:"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大丈夫正當如此。”說罷哈哈大笑,站起身與張閔對酌一大白。
柳別離笑道:“閔兄能有這般決心,日後定當建立不世功業,富貴加身,青史留名。”張閔隻顧飲酒,渾似不聞。
宇文迪心中十分不悅,暗思此人功名之心極重,不免以己度人,把閔哥從軍報國的一片赤誠看作是建功立業、攫取名利之舉,著實可悲可歎。
慕容溶月素來對於功名富貴看得甚淡,隻是顧及張閔哥哥安危,心中便不願他去從軍。
張閔此時已然微醺,拉著李星河之手,走至塢外,二人望著大河北岸,胸中洶湧難平,卻是沉默不語。
良久過後,李星河忽道:“張兄弟,你可知道我夫婦的真實身份麽?”張閔轉頭道:“願聞其詳。”李星河沉吟片刻,慢慢道:“十五年前,在會稽山大禹陵青鬆亭外,也是這麽一個朗月良宵,我與清夢初次相遇。彼時明月照人,清風拂衣,月色下的她宛如天女下凡般飄渺絕俗,我們互生愛慕,攜手同遊,自此情根深種。”說著雙目緊閉,似乎回憶起過去的種種柔情蜜意,良久忽然睜開雙眼,恨道:“我二人互相傾心,卻不想竟招來一場橫禍。”張閔見他憤恨不已,顯是不堪回首之事,心知不好相問,便隻靜靜地聽著。
過了一會兒,李星河才接道:“我雖不肖,祖上亦是官宦世家。曾祖乃本朝武帝太康年間黃門侍郎,祖父承襲此職。至先父一輩,北患日緊,山河破碎,元帝南渡十年後,先父憂慮成疾,不久便即駕鶴。成帝鹹和元年,朝廷召我入仕,官拜揚州別駕從事。”聽到此處,張閔才明白原來他出身世家大族,亦曾任揚州別駕之職。
隻聽李星河接道:“正所謂世事無常。先父年輕時曾遇一位落拓書生當街賣字,先父本是好書之人,平素喜好結交文人學士,見那書生衣衫襤褸卻寫得一手好字,不禁起了惜才之心,當即將他所寫之字盡數買走,並請其一同回至府中,以好酒好食相待。那書生酒足飯飽之後,說起自己乃是姑蘇人氏,姓王名恩,因家道中落,困頓潦倒之下隻好以賣字為生。先父念其頗有些才學,便留其在府中做客三月,命人每日三餐好生招待。待三個月後那王恩執意要走,先父也不強留,臨走之前助其百兩銀子作為盤纏。那王恩也不言謝,接了銀子轉身便走。先父曾言那王恩接過銀子時麵紅耳赤,顯是羞憤難當。先父當是不以為意,隻道讀書人皆看重禮義廉恥,輕易不願受人施舍,是以如此。誰料那王恩原來是個極端乖戾、刻薄寡恩之人,他在府中做客期間,見府中日日珍饈美饌,處處香爐暖閣,心中便起了嫉恨之意。待到先父贈其銀子時,他便存了羞辱之心,由是嫉恨之意便更甚了。”說至此處,謂然歎道:“世間事當真難說得清楚,人之性情更是難以揣摩。世人皆知"人若投我以桃,我必報之以李",然又有多少人總是"人若有恩於我,我必報之以仇"?自古以來,以怨報德、恩將仇報之人屢見不鮮,可見人心之詭。”張閔聞言,默默點頭。
李星河接道:“那王恩自得了百兩銀子,便回鄉去了。不過兩三年間,魚躍龍門,烏鴉成鳳,已是頗有家財,大非昔比。原來他拿著銀子賄賂了本鄉當地縣丞,於衙門內謀了個稅吏之差。不過半載時間便置辦了家業,娶了親,還擁有許多田產。若以常理度之,從此該好生過日子才是。誰曾想那王恩竟對先父府中家產念念不忘,一心想要占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