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前往坤地王朝前的準備!
“輔機,這次科舉便以六個月為限吧!”
大唐盛京城,王宮議政殿之中,李承乾端坐於龍椅之上,對著長孫無忌吩咐道。
三個月後,王朝大會便要開始,此次王朝大會定在十大王朝之坤地王朝的王都之中。
這也是上次那送信之人出自坤地王朝的原因。
李承乾略微計算了一下,從大唐趕到坤地王朝約莫需要一個月左右。
當然,急趕路肯定要快上許多。
但,李承乾此行,沿途還要多看多了解,所以,行程必定還要超過一個半月。
眼看著三月之期,已經隻剩下兩個月多一點點,李承乾也快要動身前往坤地王朝了。
這個時候,大唐科舉也即將正式舉辦。
如果按照上次,三個月的科舉進程來的話,那麽李承乾肯定趕不上回來進行殿試,到時候難免又是一個麻煩。
畢竟,李承乾不知道這一次王朝大會要持續多久,要是知道具體日程的話,李承乾還好安排一下。
大不了耗費一張指定傳送符,也就回返盛京城了。
但現在不知道日程的話,李承乾就無法定好殿試日期,那麽從大局上考慮的話,將科舉時間延長到六個月,無疑是一個很好的主意。
這樣一來,李承乾甚至還有時間在歸途之時,遊覽一番沿途的風景!
“諾!”
對於李承乾的行程安排,長孫無忌亦是心中有數。
此刻李承乾有此提議,長孫無忌自然沒有拒絕之理。
“另外,過幾日寡人離開王都之後,仍由右相監國,你等需要好好配合右相才是!”
安排完科舉之事,李承乾又是對著諸人傑吩咐道。
讓荀監國一事,早在先前,李承乾便與荀有過商議。
此刻提出來,也隻是對眾人傑宣布一下這一結果!
“諾!”
對於荀監國一事,諸多人傑自是毫無異議!
先前大唐七線開戰之際,荀將大唐後方打理的井井有條,諸人傑對於荀的能力可謂是心服口服。
“王上,微臣敢問王上此行帶何人同行?”
荀踏步出列問道。
這個問題很重要。
從大唐道坤地王朝,這一路可不太平。
大唐又豎敵眾多,荀很擔心李承乾的安危!
但是,王朝大會荀亦是認為李承乾非去不可。
因而,荀不會勸李承乾不去,隻會在陪同人傑上與李承乾計較。
“典韋、許褚、專諸,有此三人陪同,寡人天下大可去得!”
自張定邊出世之後,李承乾便將典韋、許褚二人召回,現在此二人正立於李承乾左右,是為李承乾的兩位守護大將!
提起三人之名姓,李承乾頗覺自傲!
也確實,這三人實力亦是大唐人傑中金字塔尖的存在,有這三人,李承乾自覺已是足夠安全!
畢竟,此行隻是去參加王朝大會,而不是王朝大戰,沒必要帶太多強者,搞得一副劍拔弩張之象。
反正,李承乾覺得,單單典韋、許褚二人便足以作為震懾大部分敵人!
那剩下的一小撮,也不見得能耐他何?
拋去典韋、許褚、專諸三人不談,李承乾現在自身也已是靈湖一重天的存在,如果借助人王印之力的話,李承乾自信,便是典韋、許褚二人合力,也未必是他的對手!
這還是李承乾沒有動用氣運值釋放人王印的前提之下。
如果李承乾舍得花費氣運值,那麽借用人王印的力量將更為恐怖。
不過,說到氣運值,李承乾就頗感頭疼。
先前太過興奮,將氣運值耗盡,這些日子以來,也並沒有增長多少。
好嘛,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動用氣運值釋放人王印這張底牌算是沒了!
不過,李承乾倒也不太擔心。
直覺上講,他覺得此行充其量也就是有驚無險,沒什麽好怕的!
“王上,微臣認為,王上是否應當將子龍將軍,張定邊將軍以及李牧大元帥召回,再加上他們三人的陪同,微臣才能放心!”
荀幾乎不假思索的說道,看來對於召回趙雲、張定邊與李牧三人的想法,荀是思量已久啊。
“臣等附議!”
荀開口之後,包括李儒、魏忠賢在內的一眾人傑皆是跟著後麵附議道。
看來,在這些人傑心目中趙雲、張定邊與李牧三人實力應當是最頂尖的那一撥了!
不然的話,他們也不會異口同聲,一致認為加上這三人才能保證李承乾的安全。
“諸位愛卿,你們的心意寡人明白,但是,負軍團如今肩負抵禦北蘭山山脈妖獸暴動的重責,趙雲身為負軍團的主要戰力,不可輕動!”
李承乾微微搖頭間,沉聲分析道。
“那王上亦可召回張定邊將軍與李牧大元帥!”
荀不依不撓,繼續說道。
“文若啊,你是知道的,汶水城那邊現在牽一發而動全身,稍不留神便有大戰爆發,張定邊乃是汶水城不可或缺之戰力,怎能輕動?”
李承乾望著荀繼續搖頭分析著局勢。
“那再不濟也能將李牧大元帥召回吧!”
汶水城的情況,荀怎能不知,隻是荀一直將李承乾的安危放在第一位,這才會提議將張定邊召回。
“李牧更是不能動,北戰郡那邊,李牧正在統籌與重山一脈的大戰,根本抽身不得!”
與此同時,李承乾緩緩敘述之間,又是將召回李牧這一提議給否決了。
“這!”
荀頓時語塞,這些重要的大事,他都是知道的,想要反駁李承乾,但又無從說起。
一時間,荀不禁愣在了原地。
“王上,那不如讓我隨您一道前往坤地王朝吧!”
卻見李儒踏步出列,鄭重的說道。
“文優啊,你的好意,寡人心領了,但是,你統領錦衣衛,指責之重大,想來不用寡人再多說了吧!”
李承乾又是微微搖頭之間,將李儒的提議駁回。
“王上,這.……”
李儒亦是語塞,不知道該如何繼續勸說。
麵露擔憂之色,卻又實在不知該如何勸服李承乾。
霎時間,非但是荀、李儒二人,其餘人傑亦是陷入了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