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樓蘭
“龍文。”尚南壽聲音雖低,卻咬著牙加重了語氣,“可都是衝著龍文來的。”
兩個人一咬耳朵,林戰立時便什麽都聽不到了,小尋卻是個天縱異賦的女孩,耳朵異常靈敏,他們雖是說悄悄話,小尋卻是字字入耳,句句清晰。
石一門一聽,故作驚詫萬狀,驚呼道:“哦,你是說十八年前穀遇蜀以整座樓蘭城換得的那塊龍文嗎?”
“不是那塊,難道世上還有第二塊龍文嗎?”尚南壽拍拍他的肩膀說,“石兄真是謹慎之人,跟我也見外了,石兄千裏迢迢來到樓蘭,難道不是為了龍文嗎?”
石一門心思被他說穿,不尷不尬一笑說:“我隻是想看看熱鬧,從不敢想據而有之,這天下英雄都來了,我可沒有那個本事,隻是想聽聽有關龍文的秘密而已。”
“是呀,不知是哪一個傳播的消息,從中原到西域,到處沸沸揚揚,個個都在暢談熱論龍文,可是又沒有人知道龍文的秘密,這麽樣吊人胃口,江湖中有地位的沒地位的,哪個不想來湊一湊熱鬧呢?”
“我也是聽了一些消息,”石一門索性不再裝傻,敞開了來說,“聽說各大門派已經約定了,本月十六英雄大會上,要一起向樓蘭城主探問關於龍文下落。”
“誅魔,是誅魔大會,不是英雄大會。”尚南壽更正他道,又沉吟片刻,故作聰明地道:“石兄,相信我,這是一個陰謀,一定是個陰謀。”
“什麽陰謀?”
尚南壽道:“我直覺判斷,這一定不知是誰出的陰損點子,你想想,既然是秘密,如何能公開探問,何況還要匯集天下各門各派的,那不得一小半城的人嗎?”
“我也是這麽想,這裏麵一定有人策劃,要不然哪有公開探詢秘密的事呢。”石一門隨聲附和道。
“這是逼問,不是探詢。”尚南壽說,“你想想,天下各大門派都到了,那涼城主不接招也得接招,他要不好好回複江湖中人的詢問,那還得把個樓蘭城鬧個底朝天,雞犬不寧呀。”
“道長,你可猜得到出這陰招的人是誰了嗎?”
尚南壽搖了遙頭道:“這幕後指使者是誰?我一時還真想不到。管它呢,到十六那天就知道了。”
“唉,涼城主呀涼城主,天下英雄個個如狼似虎,你這叫引狼入室,隻怕是到時候你涼城主也控製不了局麵嘍。”尚南壽搖頭歎惜一番之後,又故作高深莫測地說,“就怕涼厲風到時後悔都來不及了,這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呀,”
“唉,尚道長學識廣博,看問題果然跟常人不同,比我高出幾個層次來,我倒想問問你,”石一門終於直奔正題,“這龍文被江湖傳言傳得神乎其神的,它到底是什麽寶物?”
“龍文,這東西一直沒有定論,其實這也是我這次來樓蘭的目的,想見識見識這龍文的真麵目,畢竟傳聞隻是傳聞,聽來的都不能當真,因為傳聞太多,不知哪一個可信。”
石一門又神秘兮兮地問:“聽說這龍文與華夏龍脈有關?道長怎麽看?”
尚南壽對此其實知之不多,但是,若說不知,那便有失麵子,便捋了捋幾根稀疏的胡須,故作深沉地說:“華夏一族尊昆侖為萬山之宗,龍脈之祖,視為華夏之根,傳說昆侖山上有神仙之城,上帝立為下界神都。昆侖山東西萬裏,南北八千,山峰逾萬,天神授意華夏始祖黃帝繪出昆侖山圖集,標注山名峰址,黃帝命名山峰八百座,峰巒之間天坑、湖泊似星河遺珍,峽穀、盆地猶碧海明珠,一並刻於一塊玉版之上,名為龍文。那龍文上刻有通往神仙之城的秘密通道。”
尚南壽所言也是道聽途說,並無實據,隻是他說得津津樂道,神采飛揚,石一門聽得也是深信不疑,隻待尚南壽一說完,石一門卻道:“道長,你所說的這隻是其中一種傳聞,還有第二種傳聞,樓蘭自漢朝以來地處絲綢商路要衝,積聚財寶甚豐,樓蘭先人將這些寶藏藏於昆侖山中,這龍文就是藏寶秘圖。”
尚南壽見他說出與自己相左的傳聞,心有不悅,便道:“你看,傳聞就是傳聞,這世麵上的傳聞不止一個,你說我們該相信哪一個了?”
石一門並無主見,對哪種傳聞都篤信無疑,便說道:“都可信,都可信。”隻是他覺得尚道長所說的更加有理有據,更加詳實,心裏甚是不服,一時心癢難搔,也不甘落後,心道:我隨便編了個瞎話,壓一壓這尚老道。便信口說道:“我猜有一個消息尚道長一定沒有聽說,江湖上有一種傳言,說那龍文在一個小姑娘手裏,這個消息是誰傳出來的還不知道,至於可不可信,那也是兩說著。”
這幾句雖說是瞎話,卻把小尋嚇得不輕。聽得一身的雞皮疙瘩。
“鬼才知道。”尚南壽半信半疑地說,“要是說龍文在哪個武林高手手上,或者在哪個幫派首領據為己有,那還有些可信,可是要說在一個小女孩手裏,這種傳言我可不敢信。”
石一門麵現尷尬,自語道:“不知哪個搞的惡作劇,我也是聽來的,不敢坐實。”
尚南壽道:“我才不管它在誰手上呢,既然來了,那就好戲看到底。”二人邊說邊走進一間茶樓。
小尋龍文在手,又身處險境,對鐵杖毒手和誅魔大會也不感興趣,樓蘭又是人多眼雜之地,更是不敢逗留,急忙詢問了馬市商坊的方位,一路徑去。
走進繁華集市,小尋發覺身上衣衫略顯不整,甚是紮眼,小尋時時警覺,生怕惹人注意,便叫林戰先去馬市。
她先找了家酒樓客棧,要了間房,換了身穿戴,才到樓下酒肆,找了個臨街靠窗位置坐下,從窗戶望出去,對麵馬市盡收眼底。
小二過來殷勤招呼,沏了一壺茶放在她麵前。小尋口中正渴,一邊飲茶一邊觀察店內店外的動靜。
對麵桌上斜坐著一位湖綠色裙衫女子,杯中半盞茶水,看來她已在這裏坐了小半晌了,綠衫女子眼睛瞟向窗外,似乎也在留心街上行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