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捎信
直到入夜,長曦才在阿兮百般勸慰下,出了那鬆柏密林。
漫步走在華燈初上的街頭,長曦卻並不朝老宅而去,盡管她知道,宅中定有不少擔心她的人。
自早晨去了那裏,他們就再未出來過,三頓未食,阿兮以往早習慣了,倒是不礙事,他跟在長曦身後,四處瞅著有無客棧酒樓,想著該如何拉長曦去吃一些東西。
正到一處小巷,阿兮忽見巷口處高高掛著個簡陋的木牌子,上工工整整寫一“茶“字,又聞得有絲飯香味,便喊住長曦,朝著小巷深處看了一眼,道:“我有些餓了。“
長曦猜出阿兮的心思,也不多言,徑直走了進去。
好久,才看到一間陋室棚屋,頂上的牌子同巷口那個如出一轍。兩麵透風,一麵連著房院,一麵挨著牆壁。當中整齊地擺著五張方桌,各配四把長椅,角落有個用泥土砌成的簡單灶台,上放一平底黑亮的鐵鍋。
裏頭一名年約六旬,穿著暗色粗襖的婆婆,笑眯眯地迎了上來,帶著些冀川話的口音招呼著:“兩個小娃娃是喝茶還是吃餅呐?“
阿兮一聽,竟是個賣餅的攤鋪,先扭頭看向長曦,她怕是連這婆婆賣的餅叫做什麽都不知道,怎麽會吃?於是存了必要離開的心思,隨口一問:“還走得動嗎?“
“走得動。“長曦答著,不管已往外邁出兩步的阿兮,走近那灶台,指著前麵擺好的,香氣四溢的圓形大餅,好奇地發問:“婆婆,這是什麽餅啊?“
“白糖燒餅,要吃一個嗎?“那婆婆說著,也不等長曦說要是不要,直從爐中抽了鐵架子出來,伸手挑了一個剛剛烤熟的,放入旁邊的白色瓷碟中,雙手捧在長曦麵前,長曦不好推辭,接過碟子欲入座,那婆婆又指著身後破舊的木櫃上,那幾盒分別寫有“普洱“、“龍井“、“碧螺春“等等字樣的暗黃色鐵盒,問:“要喝什麽茶呢?“
長曦盯著認了半響,道:“隨意.……“
又補充了句:“婆婆,再加兩個燒餅!“
話畢,忙喊了阿兮回來,自顧自地徒手去拿碟子裏的,卻被燙了回來。
“好燙.……“長曦吹著右手食指,見阿兮盯著自己神色緊張,便甩甩手寬慰著:“不疼,沒事。“
那婆婆此時端了另兩個燒餅過來放在阿兮麵前,問長曦道:“娃娃沒燙著罷?“
“沒有沒有!“長曦連忙擺手,指尖通紅,正奇怪為何自己這麽怕燙,卻一眼看見那婆婆端著碟子的雙手。
那雙布滿老繭,每一條指紋都清晰可見的雙手。
不知為何,長曦心裏竟有些不是滋味,她問著:“婆婆,你家中人去哪了,為何要你來做這端茶倒水的事兒?“
“你這小娃娃說的,我不做,難道還要指望我那個七歲大的小孫孫不成?“婆婆笑著,又去了灶台邊,挨個抽著翻看是否有烤熟的燒餅。
“家裏隻有你們二人嗎?“長曦不免發問,“您的兒子和兒媳呢?“
“他們都去了臨陽,在祁城做活。“
“為何去那麽遠的地方?我聽您的口音,該是冀川本地人。“長曦疑惑。
“那賺得多呀!“婆婆癡笑著:“賺得多,日子就會好。“
“那他們什麽時候回來呢?“
“快了,賺夠了,就該回來了。“婆婆這樣呢喃著,像是在安慰說服自己,長曦不好再問,卻聽得那婆婆低語一句:“已經五年了……也該回來了。“
“五年?“長曦有些不可思議,道:“元旦也未曾回來過嗎?“
“從這兒到祁城,就是騎馬也得半月罷,來來回回的,糟蹋了銀子不說,也住不上幾日,要隻為帶些稀罕東西,何必回來呢。“婆婆耐心的回答著,眼中卻流露些許落寞。
長曦不再多言,也不敢多言。
她雖不懂,卻到底覺察氣氛不對,便低頭吃了起來。
那甜膩的糖汁從餅中流出,長曦舔了一口,忽想起兒時貪食,姬華公主總會勸誡著,拿出顆糖塊兒哄自己,就如同這味道一般,叫人頓時忘了煩憂。
阿兮眼看著長曦將這村莊農舍隨處可見的燒餅吃了大半個,怕她回去胃中不爽,便伸手將碟子拖來自己麵前,道:“別吃了,喝茶。“
“我吃著這東西,比府中做得亂七八糟的糕點要強多了。“
“你若喜歡,走時買上一些,當作回臨陽帶的幹糧。“阿兮道。
“臨陽.……“長曦愣了住,抬頭問阿兮:“非要回去嗎?“
“你不想回去?“阿兮詫異道:“你來這裏無非為勸老太爺回臨陽,再問清你娘親的事,現即已知曉,又為何不回?“
長曦沉默,久久沒有回答。
那旁邊的婆婆在忙碌中抽了個空出來,走過他們桌前,擦著手上的油漬,問道:“你們是臨陽人呐?什麽時候回去呢?知道那個祁城在哪嗎?“
一連串的問題,叫長曦措手不及,腦中不知在思考什麽,竟是一個都答不上來,阿兮靜坐著,也是一字不語。
那婆婆看看長曦,瞅瞅阿兮,又問道:“你們還回臨陽嗎?可以幫我給我兒子稍句話嗎?你們吃的這些東西我都不要銀子了,幫我帶一句話就好。“
“婆婆。“長曦輕笑:“您認識我們嗎?若我們白吃白喝地走了,又不幫您帶話,可不是虧了好些?“
“那也比我請先生寫信,再求人往那京都送去要劃算多了,就是你們真的騙了我,我也得試試呐,再說了,我瞧你們麵善,又穿得好,肯定是大戶人家有教養的娃娃,我信得過你們!“婆婆說著,又取了塊幹淨的白布,包了幾個早出爐的燒餅遞向長曦,長曦忙推辭著,道:
“婆婆有話說了便是,我們定幫您帶到,這東西就不必了。“
“不行不行!哪能讓你們白白幫我呢!“
剛說完,阿兮一把拿了過去,放在自己的碗碟邊,應承著:“我們需要過幾日才走,路途又遠,帶話想必是會忘了,不如,您去取了紙筆來,我們替您寫一封信,落上姓名,回去後再直接送去祁城,您看這樣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