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熱情的趙家眾人
趙崢和趙況兩個一路走一路說著話,兄弟兩個已經有半年的時間沒見麵了,想說的話還是挺多的。
曲長歌也不好打擾兩兄弟,任由通明帶著自己上了一輛公共汽車,這公共汽車和長途車又有不同,是兩節車廂連接起來長長的,雖是被趙況給科普過了,可她還是覺得新鮮。
因為這是起站,三人上車都有座位,趙崢主動給大家買了車票。
趙況知道曲長歌喜歡看沿途風景,專門讓曲長歌坐在了靠窗的位置。
果然曲長歌這一路眼睛都不好使了,這裏的房子可比省城厲害多了,居然很多三四層的樓房,還有六七層的房子,不知道怎麽能蓋那麽高的。
街邊的標語牌也是很大一塊的,這是在縣城或是公社看不到的。
到了快下車的時候,趙況才拉了拉曲長歌“快要到站了,咱們這回不是到終點站,要到車門口等著。”
曲長歌這才從窗口收回目光,這車上人也不多,大家都有座呢,想來這已經是過了熱鬧的時候了,因為趙況可是跟自己說了,這公交車每天上下班的時候擠得很呢。
三人從座位上起來,站到了車門邊。
剛站定,這車就到站了,三人下了車,七拐八彎地走到了一片居民區。
這片居民區就是趙東升單位皮革廠的宿舍區,基本上都是三層小樓,還有一些平房。
這時候家家戶戶都是吃飯的時候,都點了燈,好似滿天的星光。
趙家沒有在那些小樓裏,而是在平房區的一個大院子裏。
那院子裏有裏外兩個,外麵是個大院子,雜七雜八地住了四五家。
裏麵的院子隻住了趙家一戶,這也是因為趙東升是皮革廠的副廠長,家裏人口也不少,所以才會分了這麽個院子。
曲長歌跟著趙況兄弟兩個穿過前麵的院子,好似大家都在做飯,過道上盡是飯菜的香味。
進後院之前碰到一個大媽,看到趙況熱情地招呼道“哎呀,老二回來啦!”
趙況笑著喊道“鍾大媽,是我回來了,回來過年呢。”
那個鍾大媽看到趙況和趙崢手裏的東西,很是驚訝,聽說趙家老二不是去鄉下插隊當知青了嗎?怎麽當個知青還大包小包地往家拿,難道鄉下還比城裏過得好。
她正暗自琢磨呢,突然看到跟在趙況身後的曲長歌,這姑娘長得白白淨淨的,還背著一個大大的背簍,難道這是趙況的對象。
等她想再打聽的時候,曲長歌和趙況已經快速地進了後院,趙崢也把後院的門給關上了。
這讓鍾大媽給憋壞了,這樣的八卦看到了卻不能了解,真是個大損失啊!
趙況卻是拍著胸脯慶幸,要是讓這鍾大媽逮著了,能抓著你問上三天三宿,總之不把你家祖宗十九代都打聽清楚是不會放手的。
後院的飯菜香味更加濃鬱,曲長歌看到這院子雖是比外麵大院子小多了,可也有五個房間,他們自家還蓋了個小廚房,這飯菜的香味就是從小廚房的位置飄過來的。
趙況一進後院就衝著廚房喊道“媽媽,我回來了!”
隻聽得“哐啷”一聲,廚房裏什麽東西掉到了地上了,馬上就從廚房裏衝出來一個年約四十多的中年婦人來。
就著從房間裏照射出的燈光看,這個婦人的個頭也很高,起碼是一米七的高度了,粗手大腳的,長相普通,不過一臉的慈祥讓人覺得容易親近。
“老二,老二回來了!”那婦人對著趙況展開雙臂。
趙況把手裏的東西都扔到地上,一把抱住了她。
曲長歌心想這可能就是趙況的媽媽楊秀娥吧!
來之前,趙況把家裏的情況都介紹了一遍,家裏多少人,都有誰,名字是什麽,都是什麽性格脾性啥的,所以曲長歌都能準確地分辨出來。
廚房門口還站著一個個頭嬌小,長得挺漂亮的一個年輕女人,手裏還拿著鍋鏟子,曲長歌覺得這個應該是大嫂黃福玉。
趙況和楊秀娥兩個的動靜把靠角落的一間亮著燈的房子裏的人也驚動,從那個房間裏跑出來一個小姑娘,手裏還抱著一個小娃娃。
這個就應該是趙況的小妹——趙芳了,而那個小娃娃應該是趙崢快兩歲的兒子,大名趙建設,小名大寶的。
這一下,曲長歌算是把趙家人都見齊了,還真是一個熱鬧的大家庭。
趙況和楊秀娥兩個擁抱了幾分鍾方才分開,楊秀娥還拿起自己的圍裙擦了擦眼角。
趙芳震驚地看著自家二哥,大聲地喊道“二哥,你真的回來了?”
趙況轉頭看到趙芳,笑著說道“小芳,二哥回來了,難道你不歡迎?”
“怎麽會?我想死二哥了。”趙芳一邊跟趙況說話,一邊打量著曲長歌。
趙況趕忙給大家介紹“這個就是長歌。”
趙芳將大寶直接塞給了趙崢,拉著曲長歌的手說道“你就是我未來的二嫂吧!”
曲長歌讓趙芳這直白的話說得紅了臉,多虧這個時候光線不足,沒人看到,不然太掉女魔頭的威名了。
趙況忙在旁邊解圍“好了,這個當然是你二嫂,咱們進屋說話吧,你二嫂可是給大家帶了不老少的好東西呢。”
趙芳也是個吃貨,第一句話就是問道“好東西?是好吃的嗎?”
全家絕倒。
趙況幹脆不理她,領著長歌和大家一起進了客廳。
客廳裏的燈應該瓦數挺大的,把屋裏照得很亮。
趙況給大家一一介紹,眾人都各自打了招呼,才坐了下來,隻有長得嬌小玲瓏的黃福玉重新回到廚房繼續給大家做晚飯了。
而一家之主趙東升卻是還沒有下班回家,快到年關了,廠裏的事情比較多,他這段時間都回來得比較晚。
這袋子裏的東西,趙況卻是讓曲長歌拿的,她拿出一樣,趙況就跟大家說一說這東西時給誰的,基本上每個人都有禮物。
等東西把趙家的地板都給鋪滿了,趙家人都不禁咂舌,這是帶了多少東西回來了,難道農村比城裏的日子還要好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