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曲長歌有些奇怪地問道:“怎麽就曲大玉當家做主了,我那個堂叔公呢?”
她記得那個堂叔公那個德行的,如何會讓自家孫女爬到他頭上去的。
孫亮回道:“哎,忘記跟姐說了,你那個堂叔公今年年初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喝多了,有天晚上掉到水溝裏去了。村裏人找了一宿都沒找到,等第二天天亮發現的時候人都硬了。”
原來那個糟老頭子死了,難怪曲大玉不消停了。
孫亮又說道:“曲大玉如今在她家是一言九鼎了,她那傻子姑姑和傻子叔叔啥也不明白,也隻能聽她的話。家裏的所有東西都是捏在她手裏,她妹妹本來就怕她,如今更加怕她了,她說啥是啥,連帶著於大顯也加入了這個行列。”
曲長歌對曲小玉還是有些印象的,不過印象也僅限於那受驚時如小鹿一般驚恐的眼睛和平日裏隻能看到發頂的頭。
總之打小曲小玉就是被曲大玉捏在手心裏的人,如今看著姑姑和叔叔都得聽姐姐的,她還敢來半點勁麽。
就著這曲家的八卦,眾人把飯吃完了。
兩家人又聊了一會兒,妞妞吃飽了就待不住了,非要出去玩。
可這山上已經天黑了,村裏還沒通電,到處都是黑漆漆的,曲長歌怕妞妞會摔到哪裏,不讓她出去。
還是孫亮說道:“姐,我帶著妞妞和椿樹出去玩玩吧!我會帶著手電筒的,放心,不會摔著她的。”
有孫亮和椿樹在,曲長歌倒是不怕了,揮了揮手:“去吧,別去溪水邊就行。”
妞妞高興地讓孫亮抱著出去了,椿樹則是跟在了孫亮身後。
沒了孩子們,馮工和趙況聊起工作上的事情來了,曲長歌則是和劉芝、馮奶奶聊起育兒經來。
隻有瑩瑩,還沒一歲,隻能安靜地坐在劉芝的腿上,百無聊賴地嘬著自己的大拇哥。
等妞妞和椿樹高興的跟孫亮回來了,大人們才結束了今天的聊天。
曲長歌見孫亮手裏提著一個草編的籠子,裏麵好似有什麽一閃一閃的,她就問道:“亮子,你這小籠子裏裝的什麽東西啊?”
還沒等亮子回答,妞妞已經開始搶答了:“媽媽,小舅舅抓蟲子,會發光的蟲子!”
椿樹在旁邊提醒:“小舅舅說了,那個叫螢火蟲!”
“螢—火—蟲?”妞妞歪著頭想了想重複道。
趙況忙說道:“對啊,妞妞,這蟲子叫螢火蟲,到了夜裏會發光的蟲子。”
妞妞高興地揮著手:“螢火蟲!螢火蟲!”
曲長歌有些傷腦筋地搖著頭:“就像個假小子!”
劉芝嗔了她一眼:“你還好意思說妞妞,你比妞妞還要像個假小子!”
曲長歌想起前世自己在軍營裏的時候,無不覺得劉芝所言甚是。
最後走的時候,妞妞得意洋洋地拿著那個會發光的草編籠子走的,還跟自家老娘說道:“不要手電筒!”
從孫家下來,夜裏的山風很是涼爽,比起在縣城的晚上涼快許多,遠處還有樹葉被風吹得刷刷作響,配著這靜謐的夜,倒是讓一家人的心情都莫名地好起來。
因為妞妞一直不要手電筒,家裏幾人都是修煉心法了的,對於還有頭頂彎月照亮就已經足夠了,隻剩下妞妞手裏的草編籠子時不時地發出微弱光亮來。
到了家裏,一家人進了秘境,秘境裏陽光明媚,四季如春。
下了溫泉泡了澡,曲長歌交代了椿樹領著妞妞睡覺,妞妞卻是在傷心,因為在秘境裏,她的心肝寶貝螢火蟲看不到了。
曲長歌隻得耐心勸妞妞:“妞妞,明天媽媽就找出布料來,給咱們木房子的窗戶上掛上窗簾,那樣就能看到螢火蟲了,好不好?”
妞妞馬上破涕為笑:“媽媽,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媽媽什麽時候騙過妞妞?”曲長歌的眼神無比真誠。
妞妞點頭:“那這個籠子,放在床頭,好不好?”
“當然好了,以後都放在妞妞的床頭。”曲長歌下了保證書。
好不容易哄好了妞妞,曲長歌和趙況兩個出了秘境,往紅旗村的田裏去了。
他們今天晚上要把這些快成熟的稻田催熟,也顧不得將來是不是有人會疑心到自己兩人身上,這紅旗村的優勢要是沒有了,對於整個紅旗村來說都不是好事。
為了跟自己一家好的那些人,他們也要讓紅旗村的優勢繼續下去。
澆完所有稻田,兩人方才趁著沒人偷偷潛回了自己家。
第二天早上,孫亮送了早飯過來。
劉芝和馮奶奶想著他們才從縣城回來,這房子也是好久沒住了。
雖說他們幫忙收拾了,也放了不少柴火、水缸裏也挑滿了水,就是各種菜也送了不少過來,可這早餐肯定沒法弄,所以才叫了孫亮送早飯過來。
其實就算是他們剛剛回來也沒事,畢竟他們靠的是秘境,秘境裏裝了他們家多半的東西,所以到哪裏都不愁吃不愁喝的。
不過,曲長歌和趙況還是很感激劉芝和馮奶奶,起碼人家心裏有你的。
還沒開始吃呢,於家派了於大貴也送了早飯過來,倒是鬧得趙家四個人都吃不下了。
好在兩個家裏送的東西都不一樣,一家送的蔥油雞蛋餅,一家送的蛋煎糍粑,於家還送了自家釀的糯米甜酒,都是又香又好吃的東西。
趙況幹脆將兩家的東西分了一半出來放進秘境,這個可以明天當早餐或是今天當夜宵。
妞妞倒是很喜歡這些,因為趙況做這些還是做得比較少的。
吃完早飯,曲長歌決定和趙況兩個帶著兩個小的出去逛逛。
一出門才發覺,昨天晚上應該下過雨了,雨應該下得不算大,空氣裏滿是那種青草的香味兒,就是土路上麵薄薄一層土和成了泥,走起路來一走一呲溜,。
不知道昨天晚上他們澆水的時候還有月亮呢,這個時候怎麽就下過雨了,太陽都已經升起來了。
趙況和曲長歌兩個抱著兩個小的,走得很小心。
沒走出多遠,曲長歌發現村裏人都齊齊向下麵的水田跑去。
她衝著趙況看了一眼:“二哥,估計是莊稼能收了。”
趙況也這麽認為,畢竟昨天他們澆水澆得有點多。
本來他是說少澆一些,可曲長歌給的理由——我們就在這裏呆幾天,還不趁著這次機會把畝產提上來,這樣的理由讓他無法反駁。
好在他們還是有老天相助的,這一場雨就能掩蓋他們昨天澆水的事實了。
曲長歌和趙況兩個抱著孩子也到了水田邊,果然,昨天還隻是微微發黃的水稻,如今已經金黃了,而且那稻穗好像都多長許多出來一樣,沉甸甸地壓得每棵水稻頭都要垂到地上了。
圍在稻田邊的村民們都欣喜若狂,去年的收成不算理想,成熟的時間也比往年要晚,而今年卻是一夜之間就變成了往年的模樣,怎麽能讓人不開心呢。
於支書也在稻田邊,他指著一個年歲不大的村民:“老七,你趕緊去別的地方看看,是不是今天都能收了?”
“好的!”老七答得幹脆,一溜煙就沒了影。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開始議論起來,有得說:“這可是老天爺對咱們不錯呢。”
“就是啊,去年收成比起前年差太多了,今年看著稻穗都比往年好像還要多一些。”
“就是,去年都是快入伏了才熟的,今年這還沒過端午節呢。”
“支書啊,這都熟成這個樣子了,今天咱們就開鐮吧!”
“是啊,支書,開鐮吧!”
於支書雙手往下按了按:“都聽我說啊,我都已經叫老七去看看咱們村裏別的田地情況,如果都是如這裏一樣,我就讓大家今天開鐮!”
“好!”這一回的回答簡直就是異口同聲。
這話音剛落,老七就如腳底下裝了輪子一般從另外一個山頭跑了過來,一邊跑一邊揮手激動地大喊:“熟了,全熟了!”
圍在這片稻田的村民們頓時沸騰了:“支書,今年老天爺又記得咱們了!”
“開鐮了!”
“大家回去拿家夥啊!”
於支書還沒來得及說啥,村民們一會兒就跑了個沒影。
他有些頹廢地垂下舉起來的手:“這、這也太性急了!”
趙況從身後走到了於支書的身邊:“支書,大家都是高興的,去年不太好,今年又好回來了,這是大好事啊!”
“是啊,這是大好事啊!對了,我還得趕緊回大隊部給公社那邊說一聲,不然又是事。”於支書突然想起來了,衝著趙況和曲長歌他們說道:“你們就趕緊回家去休息休息,昨天一天都累著了,再過兩天就是端午節了,還要吃喜酒呢。”
趙況說道:“支書,我和長歌兩個也可以幫忙,我的工分就算在支書家裏,長歌的工分算在我老師那邊。”
“不行不行,你們好不容易回來一趟,就別摻和這事兒了,我們這是年年都幹的活兒,哪裏有啥弄不來的。去去去,你們兩個帶著孩子回家去吧,等會人多別擠著孩子。”於支書一邊往上麵走一邊連連擺手。
曲長歌笑著說道:“支書,我們把兩個孩子放您那,我們就回家拿鐮刀去!”
於支書聽了直跺腳:“你們這兩個孩子也真是的,怎麽就不聽話呢。”
曲長歌幹脆抱著妞妞一路小跑地超過了於支書:“支書,我們先走一步了!”
趙況跟在身後抱著椿樹,一陣風一般跑了過去。
於支書拿著兩個家夥也沒辦法,隻能感歎一聲:“隨他們去吧!”
曲長歌和趙況兩個把兩個孩子放到於家,於大貴和謝豔萍,還有於嬌嬌、於大顯都不見蹤影,估摸著也是下地了。
有葉玉玲和於奶奶兩個在,曲長歌他們可以放心。
不過臨走的時候還是不忘跟椿樹叮囑兩句:“帶著妹妹玩,太奶奶和葉奶奶還要看著丫丫和鐵蛋,所以不要給葉奶奶和太奶奶添麻煩,知道嗎?”
椿樹鄭重地點頭:“嗯,媽媽放心,我會看好妹妹,也會聽奶奶和太奶奶的話,不給她們添亂的。”
曲長歌和趙況還是很相信椿樹的話,而且自家那個小霸王也隻有椿樹能降得住,應該是沒問題的。
葉玉玲知道他們要幫著收稻子,不禁有些感慨地問道:“你們好不容易來一次,還下地做什麽?”
曲長歌說道:“過兩天就是端午了,還是早些把稻子收回來,還要參加張強和柱子的婚禮,怎麽說也多兩個人,能多一份力量。”
葉玉玲說道:“那等會你們兩個都過來吃中飯啊!”
“行!”曲長歌這回也不客氣了。
他們兩個倒是不用回家拿東西,因為鐮刀什麽的家夥事都存在秘境裏,曲長歌趁著沒人拿出來就行。
趙況拿著鐮刀就去找於大貴幾個了,曲長歌則是找劉芝和馮工他們去了。
曲長歌還是按照原來分的田地找到了彎著腰幹得火熱的劉芝、孫亮和馮工,要不是很熟悉馮工,曲長歌還真是不敢相信那個熟練揮舞著鐮刀的人是馮工。
難怪馮工的臉色是健康的小麥色,難怪穿著短袖的胳膊有肌肉了,這都是練出來的啊!
曲長歌衝著劉芝幾個揮手:“哎,劉姨、老師、亮子,我來了!”
劉芝正幹得起勁,好像突然聽到有人叫他們,而且聲音相當熟悉。
她起身將頭上的草帽往後扒拉了一下,就看到曲長歌也戴著草帽、舉著鐮刀就過來了。
“長歌,你這是幹啥?”劉芝不禁問道。
曲長歌舉了舉手裏的鐮刀:“劉姨,我過來幫著收稻子啊!而且我們都跟支書說好了,我的工分記到你們家。”
劉芝忙擺手:“不行不行,你們好不容易休個假,哪裏能讓你們下地,還是趕緊回去吧,孩子還在家裏等你們呢。”
曲長歌說道:“劉姨,您就別管我了。我也不多說了,趕緊多幹活是真的,今年的稻穗多,看著還挺飽滿,肯定能多出糧食了,大家又能吃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