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一次登台表演
九月五日,午時。
泰昌帝駕崩剛剛兩日多的時間,乾清宮內外依然為白色所裝飾,不時的,還能聽到低吟的號角奏響。
已入小殮的泰昌帝依然停留於此,至於其之陵墓,經過之前商議,決定葬其於慶陵。
但今日不同往日,今日的乾清宮內外,是一片嘈雜的爭論聲,尤以劉一燝的聲音最大最洪亮。
“快請皇長子出來,否則勿要怪我劉一燝強闖乾清宮了!
李選侍,且別以為旁人不知道你懷了什麽心意!”
“我等請見皇長子!護送其往文華殿!”同行的周嘉謨同樣高呼道。
文華殿始建於永樂十八年,其之位於外朝協和門以東,和武英殿遙相呼應,亦為皇太子觀政之所。
使朱由校前往文華殿,逃脫乾清宮,這正是劉一燝等人商議的使新皇登基的第一步。
被推到最前方的方從哲等重臣亦是朝著麵前的西李,還有其手下的內侍大叫著。
因這些人都是朝中重臣,且多是泰昌帝在世時,囑托下來的顧命大臣。宮中侍從亦是不敢過分,奈何李選侍又有命,眾人隻好小心的應付著。
“諸位大臣,請聽本宮一言,皇長子身體抱恙,需要靜養,真的非是本宮刻意隱藏。
且先帝尚未下葬,諸位既為明臣,如此大鬧乾清宮,要是先帝在天有靈,又該如何看待?”
西李這句話,還真的抓住了不少人的內心,尤其看到大殿正前方,泰昌帝那醒目的靈柩,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
正當前來乾清宮的朝臣中,有不少人的想法出現動搖時,一個尖尖的聲音在宮殿偏僻處響起。
“奴婢知道皇長子在哪裏,還請諸位大臣隨奴婢一同迎皇長子登基,以告慰先帝在天之靈!”
出言者,讓人有些意外,卻又讓人感覺在情理之中。
他不是別人,乃是司禮監太監王安。
因為他伺候了大半輩子的泰昌帝病逝,王安這兩天的情緒一直不高,但作為於宮中紮根半生,耳目遍及紫禁城各處的太監頭子,其於宮中發生的一切,他是最為知曉一切的人之一。
比如向朝臣散布“李選侍意圖劫持皇長子,以擴張其之權利”,便是王安的傑作。
包括前次泰昌帝駕崩時,此等重要消息,亦是王安所傳遞的。從大的角度看,王安不像是一個太監,更想是一個心懷著天下的政客。
眾臣尋著聲音而去,看到了滿臉蕭條,變得熟人都快要不認識的司禮監大太監,精神皆是一振。
“原來是王公公!”
“王公公,敢問殿下現在究竟在何處?”
“是極,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還請王公公帶路,盡快找到皇長子。”
……
正和朝臣爭鋒的西李,一見近段時間還算安分的王安冒頭,嚇得混都快丟掉了。
王安能打探到朱由校現在的住處,她不奇怪。令她奇怪的是,緣何王安會在這個時候站出來?
其之親隨太監李進忠更是不堪,搖晃了兩下,在旁邊侍從的攙扶下,才慢慢站穩。
然後往西李身邊移動了兩步,顫聲道:“娘娘,該怎麽辦?”
西李的臉上盡是陰沉,強撐著精神道:“還能怎麽辦?先走一步看一步。”
且說王安在見識了朝臣們的意誌後,向西李行了一禮,接著便在這兩日於他處求援的魏進忠的攙扶下,往乾清宮內去,本守衛在此的侍衛見此,自沒有阻止,群臣也恰好隨行。
不消半刻,“圈禁”朱由校的西暖閣就到了。
這邊十幾號人的動靜,不僅是吸引了守衛侍從的目光,也為屋內的朱由校聽到。
他心裏頓時明白發生了何事。
“移宮的戲碼果然開始了嗎?於此兩日,也該我出場了!”朱由校整了整衣衫,看向麵前關閉的房門,仿佛是看到了屋外站著的眾人。
他大踏步的走了上去……
少年的腳步很穩,很踏實……
嘎吱!
一陣清脆的響聲響起。
正抬起了右手,走在最前方,準備敲門的魏進忠定住了,他守候的王安,還有朝臣方從哲,劉一燝等人同樣定住了。
“殿下!”
“殿下無恙乎?”
……
一時間,噓寒問暖的聲音從四麵八方傳來。
於李進忠的陪伴下,走在重臣後麵,以觀事態發展的西李,精神瞬間緊繃起來。
出乎所有人預料,就連西李都有些不可思議的是,朱由校接下來的話,非但沒有責怪西李,反之,把罪責攬到了自己的身上。
“勞西李娘娘照顧,孤染疾後,很快康複了,現在已是無大礙。
英國公,還有方閣老,諸位前來所謂何事?”
朱由校明知故問道。
前方的方從哲,劉一燝等人對視了一眼。
怎麽會變成這樣了?
連太監王安都略帶深思的望了下朱由校,然後很快低下了頭,隻不過其之背部,在不知不覺中又彎曲了幾分。
能讓王安心甘情願地伏下那高高的脊梁者,寥寥無幾。萬曆皇帝是一個,泰昌帝是一個,現在又到了皇長子朱由校……
現在看來,皇長子已經開始有了王者霸氣,先帝您看到了嗎?
“微臣等請皇長子移步文華殿!”
“誠如禦史大人所言,還請皇長子往文華殿而去。”
令幾人頗感意外的是,朱由校竟擺了擺手,望向東暖閣的方向,又在不經意間看了下後方的西李。
“英國公,方閣老……”
麵朝著朝中重臣,叫出了一個個人名,這些人的長相或是官職,正是他根據記憶回憶的,好在這些人名和對飲官職並無出錯。
然後,行禮道:“孤且年少,朝中事,這些時日,還要勞煩諸位大臣操心了。孤會在乾清宮待夠七日,以為先帝守靈。
而後才會往文華殿而去。”
百善孝為先,為先帝守靈本就無可厚非之事,而朱由校口中的七日,滿打滿算,現在不過剩下五日。
五日的時間,可以做出更多的準備。
而做此決定,亦是恰好令朝臣與西李都有了台階下。許多朝臣或是擔心西李幹政,欲使之移宮。
朱由校近兩日深思熟慮後,決定作出改變。西李能成為宮中某人的利劍,緣何不能成為他防備朝臣的利劍?
年少的朱由校準備博上一把。
“臣等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