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人渣的下場
老教授訓斥完薑小白,轉臉笑著看著佳多寶問道:“佳多寶同學說的很好嘛。佳多寶同學,我再問你個問題:結合我國實際情況,麵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你認為我國的宏觀經濟該如何尋找亮點?”
佳多寶看了一眼已經癟了茄子的薑小白,心裏也很鬱悶,他就不明白了,這個薑小白為何總是針對自己。
佳多寶沉思了一會說道:“這要從兩個方麵來看,首先要看我國麵臨新的國際環境,會出現哪些新的變化,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因地製宜,對症下藥……”
佳多寶侃侃而談,教室裏寂靜無聲,就連薑小白都支愣著耳朵認真聽起來。他不得不服氣佳多寶。
”.……沒來黨校前,我對國內經濟發展做過一點研究,上半年,我國宏觀經濟呈現緩中趨穩、穩中向好走勢,GDP增長7.0%。經濟領域亮點頻現,產業結構、需求結構、增長方式、改革創新等方麵均取得良好成績。但是受周期性因素和結構性矛盾製約,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潛在問題不容忽視。“佳多寶停頓了一下,看了一眼老教授。
老教授微笑著給了佳多寶一個鼓勵的眼神,心裏暗讚佳多寶確實是個經濟型人才,怪不得一號首長對他那麽重視呢。
佳多寶繼續說道:”由於世界經濟進入溫和低速增長與低通脹水平並存的新常態階段,目前,國內經濟處於三期疊加與潛在增長水平下行階段,我國宏觀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壓力較大。去年,為保持經濟處於合理運行區間,國家在穩增長、促改革方麵出台了一係列政策措施,投資領域繼七大項目工程後,又推出新興產業、增強製造業核心競爭力、現代物流、城市軌道交通等四類新的重大項目工程;消費領域在推出六大領域消費工程後,大力鼓勵互聯網消費、消費金融等新興業態發展;貨幣政策實施降準降息,堅持定向調控,降低企業資金成本;財政政策加大向節能環保、交通運輸、教育醫療等投資領域與民生領域傾斜,加力穩增長、惠民生。在這些政策的支持下,去年,我國GDP增速連續保持穩定增長,達到了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預期目標;運行基本平穩,遠低於溫和通脹水平;城鎮新增就業近千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77.7%,就業形勢穩定。當前,我國經濟增長、物價、就業三大核心指標運行均處於合理區間範圍之內.……”
佳多寶侃侃而談,思路流暢,數據詳實,信手拈來,別說這些同學佩服的五體投地,就是老教授此時的心裏也是震撼不已。
“.……總而言之,我國經濟發展充滿了機遇和挑戰,總體來說,機遇大於挑戰。這是我的看法。“二十幾分鍾後,佳多寶結束發言。
嘩.……
老教授帶頭鼓掌,接著,教室裏掌聲如雷。
蘇麗目光湛湛地看著佳多寶,心裏的波瀾更甚,她真的就和麵前這個謎一樣男人,隻有一夜情嗎?她能忘記嗎?
佳多寶沒想到,他這次在討論會上的發言會出現在黨校報刊上,還引起了不同的反響。
一號首長看到佳多寶的發言內容,眼睛笑成了一條縫。
”這小子,還真是個人才,簡直就是經濟大家!不知道的,還以為中央對經濟發展的新政提前泄密了呢。“一號首長自言自語。
”哎!可惜,我不能扶小朋友一程嘍……“一號首長歎氣。
……
黨校內忽然流言飛起,主人公是佳多寶和蘇麗,謠言說佳多寶和蘇麗亂搞婚外情。矛頭主角當然是針對佳多寶而來,因為蘇麗是喪偶單身,而佳多寶卻是有家室的人。
黨校是什麽地方?豈能和社會一樣。
黨校對此很重視,立即著手調查。
對於佳多寶和蘇麗的問題,當然是查不出什麽來,有康濤幾人在,什麽證據也不會留下。再者,佳多寶和蘇麗原來就認識,走的近一點,也無可厚非。而且,佳多寶和蘇麗的後台,那是絕對是杠杠硬實,即使真的查出來什麽,也會捂著點。
薑小白怎麽能和佳多寶和蘇麗比?無論從哪個方麵,薑小白都是偽劣產品。
佳多寶和蘇麗的事情查無實據,但是薑小白散布謠言,誹謗同學的證據卻是確鑿無誤。
黨校豈能容許這樣的人渣存在?怎會允許這樣的惡劣事情再發生?
薑小白被黨校開除。
被黨校開除?這可是曆史上沒有過的事情,
薑小白完了,別說升職,就是能保住他原來的位置都難。
薑老爺子氣得差點吐血,對這個不成器的後代徹底大失所望,一氣之下,索性撒手不管了,就當家族裏沒有薑小白這個人。
薑小白徹底報廢。
有了這次事件,蘇麗和佳多寶還真就收斂了許多,雖然也會在一起吃吃喝喝,但每次都會拉上董傑。
時間飛快,馬上就要黨校畢業了,黨校的氣氛忽然緊張起來。
此時大家都躲在宿舍裏,忙著寫畢業論文,互相之間,見麵的機會都少了。
佳多寶也躲在宿舍裏,專心致誌地把心思都撲在畢業論文上。
為了把論文寫好,佳多寶搜集了很多資料,可謂是傾力打造,廢寢忘食。
不久,佳多寶的論文完稿。
不得不說佳多寶是個有經濟天賦的人,繼他在幹部學院發表的文章獲得轟動之後,他在黨校撰寫的一紙論文又引起了轟動。
此時,麵對當前國內國際嚴峻形勢,中央新一輪的改革發展方案還在醞釀中。佳多寶的論文的突然出現,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視,後來,佳多寶的論文竟然成為了中央新經濟政策的參考書。
這是佳多寶沒想到的。
黨校學習對佳多寶來說,是個蛻變的過程,洗去浮塵,身心思想都全麵升華了。
時間如白駒過隙,三個月的黨校學習很快就過去了。
分別之際,同學們雖然都是久經沙場的官場老人,但此時也有很多人依依不舍,甚至淚灑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