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文治武功
宜春縣城的校場之中。
孫策和文聘二人再次展開一場對決。
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特別是那些軍事學堂的學員們,畢竟這可是第一屆的老大和第二屆老大的老大之爭。
到底是第一屆的畢業生更強,還是第二屆的畢業生更強呢,許多軍事學堂的學員們,都探著頭在觀察。
當然,有人覺得文聘強,因為文聘已經是劉爭手下的將軍,更是一營之長,令許多學員們都羨慕,甚至以文聘為目標,把文聘當做偶像追隨。
不過也有人覺得孫策更強,比如周瑜,雖然周瑜也和文聘認識,並且關係還不錯,可是孫策後來居上,因為年齡差距不大,時常和周瑜鬼混,二人短短時日就已經成為了無話不談的朋友,私下裏,周瑜自然是支持自己更親近的孫策了。
校場之上,雙方都有人助威,呐喊聲傳蕩開來,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力。
就連劉爭,也被這位圍著的一群人吸引了過來,劉爭帶著陸駿袁舟等人,走了過來。
看著校場之上,孫策和文聘二人你來我往的交戰,眨眼之間就已經鬥了三十幾個回合了,二人雖然年輕,可武藝卻是不凡,已經比一些成年人還要厲害的多了。
交戰起來,雖然不如黃忠徐晃等人那般酣暢淋漓,看起來也不是那麽剛猛霸道,卻也是打的十分有章法,一招一式都是在實戰之中磨礪出來的技巧。
能夠給一些沒啥戰鬥經驗的士兵一些很好的理解作用,不過二人的比鬥,並非用的真槍,而是用的木槍,所以打鬥起來有些肆無忌憚,有時候為了壓製對手,會做出一些寧願被打中的招式,而已要補充進攻。
讓這種交戰的方式,還是不太讓劉爭認同,不過畢竟是切磋,劉爭也沒有多加幹預,他反倒是比較提倡這種軍營之中的私下比試,隻要不傷了和氣,這種尚武精神,還是值得提倡的。
“這……這兩個,就是從交州的軍事學堂裏畢業的學員?”
站在劉爭的身邊,陸駿十分詫異,看著軍營之中的學員比鬥,那種驚心動魄的情況,並不比戰場之上武將之間的生死較量差上多少,更何況麵前的人,都隻是一些年紀未及弱冠的青少年,怎麽能不讓陸駿驚訝呢。
見到陸駿的驚訝,劉爭倒是笑了笑,給陸駿解釋了一句。
“那個年紀大一些的,叫文聘,確實是從軍事學堂畢業的,如今已經是我麾下六營兵馬之中的一營之長。至於那個年紀小一些的,叫孫策,他父親是林邑太守孫堅,之前的長沙太守,他還沒有畢業,是軍事學堂的二期學員。”
“還未畢業,就已經這麽厲害了?”
“哈哈哈,他之所以厲害,是因為他本身就有不俗的武藝,加上有軍事學堂那些教授們的傾力傳授,吸收學習的快,自然就比一般的同齡人厲害的多,不過軍事學堂裏像他這樣的孩子,並不少。”
雖然孫策在二期學員裏,確實屬於佼佼者,但是比孫策先一年畢業的一期學員之中,除去文聘之外,還有幾個學員也同樣表現不俗,在劉爭軍中,有很亮眼的表現,劉爭之前在淮南的幾次衝殺,都是那些學員打頭陣,率領部下的百人小隊,衝鋒陷陣。
其中幾個人,還因此被嘉獎,功勳卓著。
這樣一說,倒是讓陸駿頗為驚訝,同時也明白了,為何劉爭這麽厲害。
劉爭這才采取百家之長,不分貧賤富貴,招收學員,這樣的做法,和現在的社會觀念有很大的不一樣。
畢竟,現在的這個時候,門閥士族的觀念太嚴重了,一些家族,並不會對家族之外的人有任何的傳授意圖,除非是拜師,通過師徒情誼來締結關係。
畢竟真理和知識,都掌控在少數人的手中,那些大家族們手中拿著書籍,不會輕易傳授給別人的。
而劉爭的這種遴選方式,並不注重出身,隻注重個人本身的能力,不管是寒門士子還是門閥士族的孩子,都能夠成為劉爭手下的人才。
當然更重要的是,能夠將那些優秀的年輕人,找出來,為國家出力,這樣的舉措,能夠得到大量寒門士子的效忠。
了解了軍事學堂的事情之後,陸駿突然又想起了劉爭之前在交州大量開辦學校,同時舉辦科舉的事情。
雖然如今劉爭在交州所舉辦的科舉,還並未完全形成一股風氣,隻是在交州這個偏居一隅的小地方實行,就連揚州都還沒有同步,可劉爭這個舉措,已經惹的很多寒門士子心動了,如果不是劉爭隻是一個反賊身份的話。
隻怕很多有些學問的人,根本就會義無反顧的奔向交州。
“聽說主公在交州還有一個科舉的政策,是用來招募文官體係的?”
陸駿自從加入了劉爭的手下之後,對劉爭的一些舉措倒是都主動去了解了,可越是了解,就對劉爭越是佩服,一直覺得自己沒有跟錯人,光是軍事學堂和科舉這兩個舉動,就足以改變當下交州和揚州的局麵。
雖然是反賊是黃巾賊出身,可劉爭的這些舉動完全可以重新聚攏人心,至少那些寒門士子的心,會完全向著劉爭。
隻需要有足夠多的人才,何愁不能成大事呢。
“嗯,軍事學堂是招募武將的,科舉就是用來招募文官的,你也知道,我不是文人出身,但是管理城鎮又不能缺少那些人才,我乃黃巾軍出身,別人根本不來投靠我,所以隻能在郡縣之中,矮個子裏拔高個了。”
劉爭雖然知道後世的科舉製度盛行,但是那畢竟是幾百年之後才有的東西,現在的劉爭提前就把他給搗鼓了出來,卻是能夠以前你不少人的震驚,可大多數士子,其實都處於觀望的狀態,隻有劉爭將科舉弄得有足夠影響力的時候,才能夠讓人來投。
“主公這兩項舉措,乃千秋萬載的大舉動,如若真能一直實行下去,必然對我大漢有巨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