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中華再起> 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聯出兵

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聯出兵

  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聯出兵

  在德軍第8集團軍與第10集團軍正處理布楚拉戰事時,波軍爭取其贏來一星期的寶貴時間,加快增強華沙城的防護以因應敵軍接下來的入侵,並盡量將殘存的部隊(主要是克拉考集團軍)調至羅馬尼亞橋頭堡,而德軍則正以13個師(相當於波蘭戰場上總兵力的1/3)慢慢包圍華沙城。南北兩主要戰場上,德軍還要於華沙以東建立一個巨型雙鉗。9月14日,德軍第10裝甲師抵達了布利茲特-裏托夫斯克邊境地區,並於15日擊破了當地波軍的防禦工事。9月17日,第3裝甲師抵達弗沃達瓦,德軍裝甲兵力的南北兩鉗即將合圍。在波蘭的其他重點地區方麵,普熱希梅爾自9月10日被德軍包圍、9月14日包圍了利沃夫,此地是波蘭除了布楚拉河以外的最後一個主要反抗據點。


  就在這一切似乎有僵持下來的趨勢的時候,波蘭準備腹地重組防線的時候,就在9月17日一早,蘇聯官方告知波蘭駐莫斯科大使:“由於波蘭在與德國之間的戰爭裏已表現出國家內部的腐敗、政府已呈現解體的狀態,故蘇聯先前與其簽訂過的任何協定將不再有效,且波蘭已成了一個混亂而危險的地區,蘇聯已無法漠視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同胞,故蘇聯政府已命令紅軍跨過邊界,保護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居民,令其擺脫被不明智的領導人(波蘭政府)所卷入的戰爭,讓他們回歸平靜的生活。”


  接到這個類似於最後通牒的通知的時候,波蘭當局頓時被打懵了,實際上罪域蘇聯入侵波蘭早就有所感覺,但是沒有想到來的這麽突然,這麽卑鄙。畢竟在1920年蘇聯就曾經入侵過剛成立的波蘭第二共和國,對於蘇聯的行為時有深刻的背景的,波蘭政府同樣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東歐地區原來德國,奧匈帝國和沙俄的領土內發生了巨大變化。該區內的各個國家看到了機會,抓住機遇,建立獨立的民族主義國家。蘇俄視這些領土為叛逆的俄羅斯省份,對俄羅斯的安全至關重要,但無法很快就作出反應,以對付這些獨立運動。大波蘭起義的成功從而在波蘭建立1個主權國家,即波蘭第二共和國。在巴黎和會上既沒有對關於波蘭和蘇俄的邊界作出明確的裁決,亦沒有在凡爾賽條約上提出這個問題。在1919年12月和平會議上提出1條臨時邊界,即寇鬆線,作為1個試圖確定波蘭境內的少數民族中擁有多數席位的方案,但與會者並沒有感到有能力對這個相互競爭的要求作出1個總結性的評價。


  巴黎和會的結果輕微減少了區域內各方的領土野心。約瑟夫·畢蘇斯基尋求盡可能向東麵擴展波蘭的領土,以試圖建立1個由波蘭領導的聯邦以抵消俄羅斯和德國任何潛在的帝國主義意圖是可行的。在同一時間,布爾什維克開始在俄國內戰中獲得上風,開始向西麵有爭議的領土前進,意圖協助其他在西歐的共產主義運動。1919年的邊境小規模戰鬥逐步升級 1920年的波蘇戰爭。繼而波蘭在華沙戰役中取得勝利,蘇聯要求和平和戰爭因在1920年10月的停戰協定而結束。這一戰也被蘇俄領導人視為一大恥辱。雙方在1921年3月18日簽署了正式的和平條約,裏加和約,條約裹波蘭和蘇聯劃分有爭議的領土。該行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和波蘭的邊界,在有爭議的邊境地區上蘇聯向波蘭和平代表團提供領土上的讓步,相似於1772年第1次瓜分波蘭時俄羅斯帝國和波蘭立陶宛聯邦之間的邊界。 在這份和平協議之後,蘇聯領導人在很大程度上放棄了國際革命事業,並約20年沒有重新提出這個理念。


  1939年3月中旬,蘇聯、英國和法國開始建議和計劃潛在的政治和軍事協定,以對付德國可能的侵略行動。波蘭沒有參加這些會談,並表示相信任何波蘭與蘇聯的合作將導致德國強烈的反應。三方討論的重點是在德國的侵略出現時保證歐洲中部和東部國家的安全。蘇聯人不相信英國或法國人對集體安全協議作出之承諾,因為他們沒有提出反對在西班牙內戰期間反對法西斯份子或保護納粹德國的擴張主義目標捷克斯洛伐克。蘇聯還懷疑,英國和法國將繼續在納粹與蘇聯任何潛在的衝突中保留邊線。因此,蘇聯要求建立1個的軍事同盟,以對抗對其領上的攻擊。蘇聯堅持建立1個從芬蘭到羅馬尼亞的勢力範圍,作為緩衝區,和其他國家或在其提出的勢力範圍內的1個國家進攻蘇聯時提供軍事援助。蘇聯還堅持在其安全受到威脅時,有權派兵進入這些在其勢力範圍內的國家。


  當軍事會談於8月中旬開始時,談判很快就因如果德國進攻時蘇聯軍隊可通過波蘭這個條款而陷入僵局,各方均等待英國和法國官員施加壓力,以迫使波蘭官員像當初英法強迫捷克官員一樣同意這樣的亡國條款。然而,波蘭官員拒絕讓蘇聯軍隊進入波蘭領土,因為他們認為,一旦紅軍進入他們的領土上可能永遠不會撤走。蘇聯認為,波蘭的意願可以被忽略,因而盡管它反對,三方仍然可以締結協定。但是這一次,麵對這個可能引動全球紅色巨浪的帝國,英國拒絕這樣做,因為他們認為,這一舉動將推動波蘭與德國建立更緊密的雙邊關係。


  與此同時,德國官員幾個月來秘密向蘇聯外交官暗示可以提供比英國和法國更優厚的條件以達成政治協議。蘇聯與納粹德國開始談判以討論關於建立1個經濟協定的可能性,而同時他們與三方小組繼續談判。1939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蘇聯和德國官員同意了計劃中經濟協定的大部分詳情,特別是討論了潛在的政治協議。1939年8月19日,德國和蘇聯官員簽訂了1939年德國和蘇聯的商業協議,根據該經濟協議,蘇聯向德國提供原材料以換取德國掀提供武器、軍事技術和民用機械。2天後,蘇聯中止了三方軍事會談。8月24日,伴隨著該商業協定,蘇聯和德國簽署了政治和軍事協議,即莫洛托夫-裏賓特洛甫條約。該協議是1個互不侵犯協議,其中包括秘密協議,以分割北歐和東歐國家及拚入德國和蘇聯的勢力範圍。蘇聯的勢力範圍最初包括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芬蘭。德國和蘇聯將瓜分波蘭,東部的比薩河、納雷夫河、維斯瓦河和桑河地區被拚入蘇聯。該協議向蘇聯在西方提供了額外的防禦空間,提供了1個機會以重新獲得在裏加和約中失去之領土,同時把烏克蘭東部和西部及白俄羅斯人民統一在蘇聯政府的統治之下。


  在英法身上沒有達成目的的蘇聯,在德國人那裏獲得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但是剛剛德國入侵波蘭時,蘇俄並沒有馬上采取行動,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當時正與日本出現邊界糾紛,需要時間來調動紅軍和爭取外交上的優勢,他們希望等到波蘭已經解體之後才采取行動。


  在德國完全包圍了波蘭的首都華沙,基本上擊潰了所有的抵抗力量的時候,蘇聯在波蘭政府逃到國外之後感覺自己的機會到了,於是便在9月17日,莫洛托夫對波蘭駐莫斯科大使遞交宣戰書,上麵蘇聯政府悲天憫人的寫到:“波蘭和德國之間的戰爭,揭示了波蘭這個國家內部之腐敗。在10天的敵對行動這一過程中,波蘭已經失去了它所有的工業和文化中心區。華沙,作為波蘭之首都,不再存在。波蘭政府已經解體,不再顯示任何存在的跡象。這意味著,波蘭這個國家及其政府其實已不複存在。同樣地,蘇聯和波蘭之間締結的協定已經不在有效。在沒有留下裝備和失去了有希望的領導下,波蘭已成為1處充滿危險和驚訝的地方,這些原因可能對蘇聯構成威脅的,現在仍然中立的蘇聯政府,麵對這些事實下再也不能保持中立的態度。 蘇聯政府亦不能漠視這些住在波蘭領土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人是自己的親屬這一事實,他們正被命運擺布,而且手無寸鐵。 在這種情況下,蘇聯政府已向紅軍最高指揮部下令紅軍越過邊境,並采取一切措施以保護烏克蘭西部和白俄羅斯西部的人生命和財產安全。 與此同時,蘇聯政府建議采取一切措施以使波蘭人民能夠擺脫不幸被他們不明智的領導人強加的戰爭,使他們能夠重新過上和平的生活。”


  蘇聯人試圖以這樣的語言來掩蓋自己入侵波蘭的本質,同日,莫洛托夫在電台宣布蘇聯和波蘭之間的所有條約現在已經不再有效,因為波蘭政府放棄了它的人民和不複存在。接著也是在同一天,早已做好了戰爭準備的紅軍開始越過邊界進入波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