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勝利者與失敗者
盛夏廳之戰的勝利為勞勃帶來了難以想象的威望,這場戰爭的故事被吟遊詩人編成詩歌傳唱在整個維斯特洛大陸,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並不是勞勃的第一場勝利,但是艾林穀平定海鷗鎮叛亂的戰役名義上乃是瓊恩?艾林指揮的。
盛夏廳之戰成為了人們眼中勞勃的初戰,在這之前,這位年輕的公爵隻是一個子承父業的“官二代”,就像其他亂七八糟的維斯特洛貴族子弟一樣,吃喝玩樂,眠花宿柳,他們多得是自以為是,誇誇其談,結果上了戰場卻是“常敗將軍”,就像艾德?慕徒利一樣。
畢竟在維斯特洛大陸的教育體係中,並沒有專門的軍事課,即使有,也未必就能有什麽作用,“紙上談兵”的趙括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那些歌頌騎士勇敢的詩歌還有那些個描繪戰場的文字可不會告訴你那些瀕死的人是什麽鬼樣子,是如何如何的哀嚎,慘叫,苦苦掙紮,亦或是涕淚橫流的哭喊“媽媽!”的。
沒有一首詩歌不是描繪和歌頌那些身上穿著閃亮盔甲,騎著高頭大馬,炫耀著自己手中染血的寶劍的勝利者的;致於地上那個同樣穿著盔甲,不過卻沾滿了血跡和塵土,就連劍都不知道丟到哪裏去的失敗者,誰會描寫這樣一個失敗者哪?即使有,在那本就寥寥幾句的詩歌中,失敗者隻會以一個醜角的身份出現,作為烘托勝利者的“綠葉”存在。
人們常常忽略的是,就在戰前,這兩者並沒有任何區別,他們都有著閃亮的盔甲,神俊的坐騎,還有一柄銀光閃閃的利劍,但是隻要開戰,總有一個人會輸罷了,誰都可能有一天變成地上的那個人。
趙括真的如此不堪嗎?其實未必,就因為他的失敗,千年的曆史為他留下了千年的罵名,他成了一個人們茶餘飯後肆意取笑的小醜,以至於人們根本不記得他也曾經做出過自己的努力,他也曾經得到過幾場勝利,隻不過相對於他最後的慘敗,顯得微不足道罷了。
人們常常忽略,趙括也許不堪,但是換一個人去做他該做的事,未必會比他做的更好(當然,廉頗的確比他更合適),人們的眼光很容易被最終的結果所左右,結果隻是導致那些名將們對於戰敗產生了異乎尋常的恐懼罷了,平添了他們的心理負擔。
失敗乃是戰爭中常有的事,“人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在曆史上就存在一位非常“奇怪”的名將,以至於大多數人質疑他是否有資格稱之為“名將”,但是毋庸置疑的,他的確是名副其實的名將。
他就是元末大將王保保,他的一生幾乎沒有任何勝績,仿佛是被幸運女神所拋棄一樣,他一生都在麵對慘敗,眼看著元朝從統治整個東亞的大王朝被打回原型,回到蒙古草原去牧馬放羊(就我個人來說,這是喜聞樂見的),可以說,他簡直是個失敗者中的失敗者。
他有什麽資格被稱之為“名將”哪?其實很簡單,雖然他一次次被打敗,跟徐達打,跟常遇春打,以至於元朝丟了半壁江山,但是他還是穩穩的坐在元朝大元帥的位置上。
這本身就是一種本事,一般的將領吃上一次敗仗,就會被削官免職,你要是皇帝還能不問他的罪?可是他卻依然能夠屹立不倒,這不是黑幕,而是因為隻有他有這個能力,有這個資格去領軍和徐達、常遇春過招。
元朝的滅亡乃是大勢所趨,王保保能夠一次次從戰敗的陰影中恢複過來,並且得到元順帝和士兵們的信任,帶著新的軍隊回到戰場,本身就是名將之姿。他隻是出生錯了地方,待錯了陣營罷了。
他的老板“元順帝”絕對稱不上是明君,否則也不會丟了半壁江山,放著偌大的大都不守竄逃到草原上去了,所以王保保能屢敗屢戰還得到他的信任,可以說是相當不容易了。
綜上所述,失敗並不可怕,真正優秀的將領能夠從失敗中恢複過來,吸取教訓投入新的戰鬥,而不是被一次失敗徹底打敗,然後將之變成整個軍事生涯的終點。
戰爭的殘酷絕不是能從紙上的隻言片語中感受到的,真正到了戰場上,那些戰術理論知識又能發揮幾分作用哪?天朝的戰爭太過於講究軍事策略,《孫子兵法》通篇都在教讀者如何取巧,和去用最小的損失換取最大的戰果,將強攻斥之為下策。
這當然沒有錯,但是換個角度來講,這些兵法策略書更像是進階教材,它可不會告訴你那些“一般人”都知道的“入門知識”。
最典型的就是一個霓虹國人,名叫武田信玄,一個當地著名的軍事家加地方統治者,苦讀《孫子兵法》,甚至將之運用於實踐,搞出一套“風林火山”來,但是卻帶著上萬大軍被一座彈丸小城和一千多守軍給卡住了整整幾個月,最後還在城下送了命。
聽起來很可笑不是?他想斷糧,可惜人家糧食充足,他想斷水,可是人家三名臨河,他想攻心,可惜對麵是個死腦筋,於是他就被卡住了。
因為《孫子兵法》作為“進階教材”不會教你基礎知識,有時候戰場上就是沒機會取巧,你就是得玩硬的,攻城雖然是下策,但卻可能是最有效的選擇。
所以有句俗話說得好“三個臭裨將,頂個諸葛亮。”沒錯,盡管這句話被大家錯誤的記成了“三個臭皮匠”,但是事實就是裨將,一種軍隊中的低級軍官,在部隊中想要注意個人衛生可是不容易,再加上一天到晚廝殺,出汗、濺血,身上的味道當然不會好聞。(諸葛亮和皮匠能有什麽關係?比賽製作發明嗎?)
這句話的本意就是說,三個低級軍官商量出來的戰術層麵的計劃(千人規模),足以和諸葛亮相媲美,無他,因為他們經驗豐富,再加上有三個人進行互相印證,幾乎可以補足所有漏洞。何況就單純的雙方軍隊正麵對抗來說,本就沒有多少取巧的機會可言,即使是諸葛亮也未必能想出的辦法,何況諸葛亮的長處在於大局和戰略層麵的謀劃。
所以軍事上說,要正奇相輔,所謂的正就是玩硬的,所謂的奇就是取巧,玩兵法減少傷亡當然沒錯,但是如果過度的依賴用計,而忽略正麵對抗,趙括就是例子。
像是勞勃和艾德的長子羅柏?史塔克這樣的天生的戰術天才畢竟是少數,維斯特洛的貴族子弟中大多數隻是滿腦子衝衝衝的傻小子罷了,空有一腔熱血,把戰爭當成浪漫的遊戲,以為自己隻要揮揮劍,就能滿載榮譽和勝利而歸。
當然,要是玩衝衝衝能夠達到“無畏者巴利斯坦”那個境界,那也就算不上傻小子了,畢竟衝衝衝還有命活著,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盛夏廳之戰的經過被傳得神乎其神,“一日三戰,每戰皆勝”,勞勃因此成為了維斯特洛的“大明星”,他勝利的消息就像是自己張了腳一樣仿佛一陣風一樣吹遍了維斯特洛大陸。
當然,讀者們都知道這場戰爭的具體經過,但是顯然的,這個故事在吟遊詩人的口中被誇大到了驚人的地步。
作為當事人的奧蘭多?卡伏倫伯爵當然不會承認自己像一個“傻孢子”一樣闖進了勞勃事先設好的圈套裏,戰爭甚至沒開打,自己就已經做了俘虜,然後立刻果斷為了自己的小命和領地當了叛徒。
他是這麽形容這場戰爭的,他帶著部隊第一個抵達盛夏廳,然後遇上了勞勃的大軍,他“勇敢”的衝殺在第一線,他的士兵們頑強的和勞勃作戰,但是最終還是寡不敵眾,不敵強悍、無畏、英勇的勞勃和他的大軍。然後勞勃生動形象的向他們闡述了“瘋王”人神共憤的殘忍行徑,他們聽了之後幡然悔悟,毅然決定棄暗投明,加入勞勃光輝偉大的正義事業。
致於格蘭德森伯爵,他顯然和自己的“嶽父”統一了口徑,在他的描繪中他晚來一步,卡伏倫伯爵的軍隊已經被勞勃?拜拉席恩擊敗,他勇敢的衝上去幫助自己的友軍對抗數倍的敵人,然後就像卡伏倫伯爵一樣,最終他也“幡然醒悟”,“棄暗投明”了。
“銀斧”對於二人的戰況也不甚明了,他甚至以為他們早在戰前就已經秘密和勞勃接洽,事實上,即使他知道,恐怕也不會多管閑事,既然現在都是一個陣營的,何苦去捅破他們的謊言,為自己製造敵人哪?他可比他的父親要機靈而懂得變通的多。
於是,盛夏廳之戰成了一個傳奇,仿佛是為勞勃一個人量身打造的廣告,對於這個廣告,勞勃和韓幸都是一百個滿意,更是樂於看到那些貴族吹噓自己的“輝煌戰績”,因為他們都知道,敵人越強大,打敗他們的人自然就更強大,好名聲永遠不嫌多!
好名聲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勞勃帶著“俘虜”回到了風息堡,那些本來還搖擺不定的“牆頭草”貴族見識到了勞勃的“實力”,果斷的選擇加入了他,這讓勞勃的軍隊擴充到了三萬之多。
勞勃對於那些失敗者的寬容更是讓他獲得了所有風暴地貴族的一致認同,畢竟打仗就一定會輸,這就是為什麽西方流行俘虜贖身的原因,貴族老爺們可不想被一戰定輸贏,畢竟戰爭隻是他們無聊生活中的作料,吃喝玩樂才是他們生活中的永恒主題。
半月後,勞勃留下兩千守軍交給史坦尼斯統領守衛風息堡,自己則誌得意滿的前往高庭方向,迎擊梅斯?提利爾的大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