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規則係學霸> 第710章 肯定是發生了什麽!

第710章 肯定是發生了什麽!

  物質傳送實驗的數據審核工作持續了一個星期,幾個團隊都分別在會廳做了報告,中途出現了一些小問題,整體上卻沒有什麽問題。


  很快。


  隨著所有的結果都出來,數據匯總後也有了最終結果。


  其中最重要的幾條,一個是物質傳送的整體比例,確定為百分之六十三點七九二, 精確到小數點後五位,比原來的數據要精準太多了。


  另一個是物質傳輸實驗中,發生的粒子破壞度,粒子破壞度反應的是實驗過程中,組成物質的分子被破壞的比例,數據為萬分之零點三。


  這是一個很高的數值了。


  但並不是所有被破壞的分子,全都參與了核聚變反應,隻有極少的一部分分子被破壞到了微小粒子程度, 大部分都隻是被分解成了原子,到了原子的級別被破壞量就非常微小了。


  實驗中傳輸的物質主體隻有水,一半兒以上的水被傳送過去,發生了很複雜的反應,有的是被直接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傳輸瞬間就合成了水分子,有的則是變成了氫氣和氧氣,還有的被分解成了微小粒子,從而參與了核聚變反應。


  雖然核聚變爆炸非常的微弱,但還是一樓了很多產物,實驗之後甚至發現了放射性的氫原子。


  “最終結果證明,證明物質傳送對於分子、原子的破壞,和實驗傳輸能量沒有關係,是實驗的方式激活了水分子發生分裂,發生分裂的分子就參與到了後續的反應。”


  “在反應的過程中,被傳輸後的粒子, 發生了一係列反應,從而損失了極為微小的質量。”


  “但其中的關鍵是發生了核聚變反應,我認為這是一種新型的引導核聚變反應方式。”


  “在此之前,我們隻能利用特別方式提取到的粒子為原料,並點燃激活核聚變反應。”


  “現在的引導更高一籌。”


  “或許,我們可以以此發現研究出新型的核能源——”


  對於國外的團隊機構來說,實驗不管是過程還是結果,都非常的有意義,最後的核聚變爆炸同樣很有意義。


  本-布拉德-切爾米基認為可以研究最後的爆炸,並且盡量的去放大爆炸,就可能會發現新能源的製造方式。


  這個提議並不被接受。


  現在已經有了技術非常高端的傳輸太陽能,可以說是最為清潔的能源,同時也有可控核聚變,所以實驗最開始發現核聚變爆炸,也根本就沒有往能源的方向去考慮。


  顯然,國外機構考慮的角度和國內不同。


  國外很多機構也一直在研究可控和局麵,但因為反能量屏障持續時間受到限製,他們也沒有壓縮材料技術,就根本無法製造出可控核聚變裝置。


  如果沒有國內技術的相關支持,哪怕再過上十年、二十年,甚至更加久遠的時間,他們也不可能製造出可控核聚變裝置,更不用說把可控核聚變作為能源來使用了。


  傳輸太陽能技術,對他們來說就更加先進了,甚至先進到根本不可想象。


  所以他們對於能源還是非常執著的,發現一種新型製造核聚變的方式,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能源。


  但是,以傳輸物質的方式製造核聚變爆炸,控製起來難度實在太高,進行相關深入的研究,需要花費非常高額的投入,暫時也有些得不償失。


  本-布拉德-切爾米基的說法,聽起來確實很有意思,但實驗組直接就拒絕了,因為能量和空間的研究更加重要。


  會議討論的核心還是物質傳輸相關的研究。


  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傳輸比例。


  國外機構團隊,首先想到的也是輸出端,也就是傳輸比例和Z波壓縮有關,但實際上,以往的各種實驗都證明,傳輸比例和Z波壓縮關係非常小,甚至可以說是沒有關聯的。


  “也許是因為,Z波壓縮後的空間,已經提供足夠空曠的場地。”趙奕做出了簡單的解釋。


  這就好像是在一片空曠的籃球場,放置一平方米麵積的物資。


  一個空曠的籃球場,想要挪出一平方米麵積,就實在是太容易了。


  換句話說,空間隻要被壓縮一點點,就足以提供足夠多的‘場地’,給傳輸過來的物質、空子使用。


  想證明這一點也很簡單,之前的實驗早已經調整Z波的功率,哪怕是功率調整到最低標準,對於實驗結果也沒有任何影響,而有影響的是空間鏈接設備建造的信道,穩定的信道能夠有效減少最微小粒子的比例,也就是降低爆炸的強度。


  這是被實驗證明的結果。


  實驗的總結會議得出了幾條結論,要說真正的進展幾乎沒有。


  實驗組倒是也不意外,因為隻是一個測試實驗,等於是剛剛開始研究,甚至說還沒有開始做研究,測試實驗的目的隻是讓各個團隊熟悉一下實驗和工作。


  僅此而已。


  現在能得出一些結論就已經很不錯了。


  在測試實驗結束以後,一些團隊就可以返回了,但還是有好多數學家、物理學家以及工程師留下來工作,其中有一部分是各個團隊的代表,有一部分則是直接被聘任,將會長期在實驗基地工作。


  這些被聘任的人員,有的是負責數據工作、檢測工作,有的是負責計算相關的工作,還有的加入了軟件支持團隊,負責提升軟件的性能。


  等等。


  展開國際性的大項目,好多之一就是能夠留下人才,項目會提供很多頂尖的工作崗位,也能夠吸引頂尖的人才來工作,並且是長期性的進行工作。


  接下來就是對於測試實驗數據的後續分析,以及準備進行第二次實驗。


  第二次實驗的討論會在一個月後開始進行,實驗就不是測試級別了,而是會正式進行大型的實驗。


  為了第一次的正式實驗,還需要做很多的準備工作,首先一點就是要升級、更換設備,還需要對於實驗場地附近進行建檔工作。


  另外,實驗內部放置的檢測設備也會更加精細,還會多出兩個團隊參與。


  等等。


  現在都是對於測試實驗的數據,進行後續的研究,因為數據分析結果並不是確定的,分析過程可能會出現錯誤,甚至是采集數據的階段都可能會出現錯誤。


  所有的信息都會被公開到各大合作機構,他們可以在電腦上查看信息,並通過信息進行數據收集以及分析工作。


  好多科學家都已經摩拳擦掌了。


  這是物質傳送實驗第一次公開數據,而數據中存在著很多的信息,也許有些信息根本沒有發現,有些信息都隱藏著非常有價值的內容。


  他們可以從這些數據中,分析出一些東西。


  這些數據就是珍寶。


  就像是粒子對撞實驗中,粒子的標準模型就是根據實驗數據一步步構建出來的,新粒子的發現也是根據數據分析出來的。


  現在的物質傳統實驗是一項新的研究,就肯定會有很多探索的方向。


  他們要做的就是利用各種手段去分析數據,從而找出一些可研究的內容,並且認真的研究出來。


  ——


  從實驗開始到分析工作結束,總計花費了三個星期時間。


  等各個團隊離開以後,工作才相對輕鬆了一些,理論組的幾個人也清閑下來,但他們沒有去放鬆休息,而是迫不及待的開始另一項工作,也就是研究空間鏈接技術,爭取能構建更加穩定的空間信道。


  這是一個設計性的工作,但想要參與設計,要有相當的理論基礎。


  不隻是理論組的四個人參與,空間信息科技公司的團隊,也派出了四個人參與到設計工作中。


  其中包括兩名頂尖的光學專家,還有兩個是原科學院量子物理實驗室的頂尖研究員。


  趙奕是研究團隊的核心,他首先做出了一個基礎框架,其他人根據框架的每一個位置,進行細節化的完善工作。


  聽起來很簡單,參與進去就知道有多複雜。


  一個完善的空間連接構造,需要兩百三十三個光束發生點。


  兩百三十三的數字是很奇怪的。


  這是一個質數。


  質數個光束發生點,也就意味著無法形成完美的閉環,不能夠讓信道一直持續下去。


  正因為如此,不管是空間連接還是能量傳輸,都無法構建出完美的信道,也就需要持續源源不斷的能量供給,來把信道長時間維持住。


  即便是有不斷能源供給,信道也並不是完善的,無論是什麽時間點,都會有一到六個點的缺失。


  現在他們要做的就是盡量的進行完善,但完善的並不是缺失的點,而是構造每一個光束發生位置的通路,以便能在固定範圍的空間內,捕捉更多的點位或空子。


  在設計的過程中並不能夠擴大光路點的數量,因為擴大光路點也就意味著擴大覆蓋空間的範圍,範圍增大並不會讓信道穩定,反而可能會讓信道不穩定。


  搞得更穩定的信道就需要增大光束發生點的能量,增大能量的同時還不能夠增加寬度。


  這樣就需要更好的管道材料。


  最主要的方式則是通過建立新的分支傳播,光束發生點的鏈接,並不是一點連一點,有的點位會連接一個點,有的點則會連接幾個點甚至十幾個點。


  這些連接都是在理論基礎上進行的,連接分支點位數量越多,就能夠讓信道變得更加穩定。


  同時,所有的連接都必須要處在一個圓盤上,也就是一個平麵上,換句話說,連接的管道不能夠有交叉出現,否則就會讓連接無法構建。


  以上就是兩個的主要研究方向,其他則包括打磨光路管、增加光路管的平滑性等技術問題了。


  在仔細的商討以後,參與研究的八個人被分成了三個小組,每一個小組有兩個人負責一塊區域,兩個光學專家沒有被分組,他們的主要工作是提供光學相關的建議。


  構造更穩定信道的工作花費了一個星期時間。


  在一個星期之後,最終的設計方案被定型,就到了製造驗證的階段。


  每一個參與研究的人都是忐忑和期待的,他們希望以最新設計製造出來的設備,連接以後能夠出現異樣,異樣就代表了會有新的發現。


  當然最重要的是首先能夠製造出來,而正常流程的製造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


  趙奕向上級做了申請,他們拿著方案直接去了一家光電生產的工廠,讓附屬的實驗室幫忙製造材料。


  因為是新的設計,新的製造,就連最基礎的製造都要進行指導,說明製造的需求,製造需要進行的很精細,所用的材料和光束設備,也都是全新的。


  最困難的還是光束設備。


  普通的高能光束發生器的功率不足,就需要製造新的光束發生器,而光束發生器就像是燈泡一樣,功率太高就會出現燒毀的問題。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要更換內部元件材料。


  趙奕直接找到了高等壓縮材料公司,讓他們專門進行一次高強度Z波壓縮覆蓋,來製造出所用的材料。


  這一次Z波壓縮的功率非常高,所有的金屬材料,壓縮倍率都超過五倍,甚至接近六倍的程度。


  隻有這樣高倍率的金屬,安裝在光束發生器內部,才能夠提供足夠高的功率。


  在解決了一係列製造相關的難題以後,時間都已經過了兩個多星期,各種材料終於被製造出來。


  大量的高強度光束發生器,堆在操作室的正中間,還有好多材料被運送過來。


  參與研究的人員,包括其他的技術輔助人員,就開始用機器製造新的空間鏈接設備。


  很快。


  兩台全新的空間鏈接設備組裝了起來,其中有一台被放置在兩百米外,另一台則放在原地。


  然後鏈接工作就開始了。


  把兩台全新的空間鏈接設備,鏈接在一起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空間鏈接設備運轉最主要就是進行複雜的調試,隻要設備內部有一個光束發生器的方向存在偏差,就根本無法鏈接在一起。


  市場售賣的空間鏈接設備,之所以建立鏈接相對簡單,是因為內部有修正係統輔助。


  現在全新的設備,並沒有針對性的修正係統,就隻能手動進行鏈接,而新的設備內部非常複雜,甚至比普通設備複雜三倍、四倍,單單是連接工作就花費了六個多小時。


  終於。


  兩台設備鏈接在一起。


  理論組的研究認為,當建立的信道非常穩固,並達到一個極值的時候,就一定會發生些什麽,就好像反重力係統運轉,被空間吸收足夠多的能量後,就能夠開啟反重力屏障一樣。


  但是,實驗開始以後,什麽都沒有發生。


  “連接正常!”


  “光路通暢,接收信息通暢。”


  僅此而已。


  一切都正常才是最壞的結果。


  “難道是信道的強度還不夠嗎?”邱成文疑惑說道,“我們隻是在技術上做改進,也許並沒有實現質的飛躍,就無法達到那個所謂的極值。”


  “失敗了嗎?”愛德華-威騰的話音有些遺憾。


  趙奕深吸了一口氣,很認真的點頭,“不,我相信,肯定是發生了什麽,隻是無法被檢測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