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烽火邊城 第四章 軍戶
塢堡正中有一小湖,湖心建有亭台樓閣,四周也有圍牆環繞。塢中有塢,堡內有堡。何遇猜想,這湖心建築自然是塢主或是頭麵人物住家的地方。
昨天,林肅已然囑咐過他,沒有領到通行腰牌前,不要在外麵走動,遇到巡邏部曲就不好說話了。
何遇不敢造次,在院子裏轉了幾圈,把周圍環境記了個大概,便回房歇息,不覺又睡著過去。一覺醒來,日頭已然偏西,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何遇暗叫慚愧,打從當兵以來,就從沒睡過懶覺,這穿越之後的第一天,自己竟然昏睡了一整天,午飯倒也省得吃了。
何遇穿衣起床,剛想著找點家務活幹幹,就聽廚房傳來林肅祖孫說話的聲音。
林燈兒道:”祖父,粥還有剩下的,遇之小郎君沒吃多少,雞子(此時雞蛋稱為雞子)也沒吃。“
林肅道:”可能他大病剛好,沒有胃口,我今天買了點馬肉,待會叫他起來吃些。“
兩人回到家,整個院子就仿佛有了人氣。聽了兩人對話,何遇心中溫暖,便下床去廚房相見。
林肅祖孫見何遇氣色好於昨天,下地行動已無大礙,都很是高興。
林燈兒嗔怪道:”遇之小郎君,給你留的雞子,為什麽不吃,雞子很補身子的。“
她說得煞有介事,仿佛雞蛋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
何遇來自二十一世紀,特種兵的生活待遇自然不會差,雞蛋想吃多少吃多少。但此一時彼一時,雞蛋在東晉亂世的民間還是很珍貴的,林燈兒的這份深情更是讓他心潮起伏。何遇的原生家庭亂七八糟,缺親少愛,沒想到穿越之後,卻有幸結識這樣一位美麗善良的燈兒小娘子。
”呃,雞子我昨天剛吃過,今天就不大想吃了,你和祖父吃了吧。“何遇找了個借口。
林燈兒搖搖頭,顯然不相信。在她看來,天底下的人就沒有不喜歡吃雞子的。
已是晚飯時候,林燈兒麻利地生火做飯。何遇找到表現機會,在一旁幫著燒火。
燒火煮飯,野外生存對特種兵來說都不是個事兒。
起先林燈兒還有些擔心,怕勞動了何遇,但見他燒得有模有樣,便放了心。
林肅從懷裏掏出一個拳頭大小幹荷葉包著的物事,打開了果然是熟馬肉。他將馬肉切成小塊,盛在大碗裏,上麵撒了些許細鹽。
東晉肉食以牛肉為最好,不過宰牛犯法,不容易吃到,其次羊肉狗肉,最差的便是馬肉,當然也最便宜。
何遇暗忖:”馬肉煮熟,撒上細鹽,這種吃法倒是粗獷,就不知味道如何。“
大半個小時,晚飯做好。炒白菜(當時應該叫白菘,宋元後改稱白菜,原產中原,最為常見),馬肉,麥飯,小米粥,醃鹹菜,醬。按現代眼光來看,這頓晚飯很是一般,但對於當時的林家來說,已算是病號小灶了。
何遇穿越才過一天,雖然受了重傷,但肚子裏油水還在,老實說對這些食物並不感冒,草草吃了一碗也就放了筷子。林燈兒又強著讓他吃了中午的雞蛋,這讓他很是過意不去。
何遇以前沒吃過馬肉,一嚐之下,腥臊粗糙,難以下咽。難怪說,驢肉香馬肉臭。林肅祖孫見何遇的確不喜馬肉,也不再強勸。祖孫兩人平時粗茶淡飯,基本吃不到肉食,是以馬肉倒是吃得津津有味。
一轉眼,何遇在林家已經住了十天,塢內的腰牌也領了回來。在祖孫倆無微不至的照顧下,何遇已經完全康複。
相處久了,三人便喚了稱呼。何遇跟著林燈兒,稱呼林肅”祖父“,林肅叫他”遇兒“。林燈兒十五歲,何遇二十歲。所以林燈兒叫他”遇之阿兄“,何遇則以”燈兒“喚之。
此時的社會情形,何遇也漸漸打聽清楚。今年是東晉太元十九年,朝廷偏安東南,皇帝司馬曜在位。
北邊後燕慕容垂與北魏拓跋珪武裝對峙,大戰一觸即發。
何遇讀過不少曆史書,原打算利用自己來自現代的巨大優勢,先知先覺,以上帝視角來順應曆史潮流,在亂世中掙得一席之地。
可誰曾想,這東晉十六國的曆史最為紛紜蕪雜,南邊東晉豪門大族秉政弄權,皇帝如同傀儡。
北方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爭霸,城頭變換大王旗,光鮮卑慕容部就建了前燕、後燕、西燕、南燕、北燕等國家。不是專業斷代史學者,想理清這段時間的曆史細節真非易事。
何遇曆史專業隻讀了一年,就投筆從戎了,對這段時期的曆史他也隻是知道個大概,對於細節則是半通不通了。
想要未卜先知,以全知視角指導自己在亂世生存發展,無疑是力不從心。
何遇暗暗叫苦,心道:”自己對明清史倒是很熟悉,熟讀過《明朝的那些事兒》,《明史》,《明實錄》,也看過《清史稿》,《清十二帝疑案》等曆史書籍,要是穿越到明清,沒準能利用已有的知識,跟對人,做對事,出將入相,都很有可能。現在穿越到這該死的東晉十六國,隻能是聽天由命了。“
”罷了,罷了,既來之,則安之,憑我何遇一身本領,定要混出個人樣來,不為我自己,也要為燈兒能過上好日子。“
“都說時勢造英雄,英雄也造時勢。我倒要看看,這句話對也不對。他在心底給自己鼓勁兒。
何遇甚至幻想:”有朝一日,再穿越回去,找本這段時期的曆史書來翻翻,看看自己的親身經曆,和後世史書所載是不是相同,那所謂的煌煌正史可不可信。“
這樣一想,何遇頓感豪情滿懷,正能量爆棚。
陳家塢是永嘉亂起那年所建,至今已曆七世,八十餘年,根基深厚。當今塢主陳敬,字子敬,不過三十歲,精明強幹,文武全才。陳塢主有一妹,名喚卿雲,年方二八,容貌絕麗,才學不在兄長之下。
十年前,氐人入侵陳家塢,老塢主中箭身亡,塢堡差點被攻陷。經此一役,陳家塢元氣大傷,陳敬接手後,潛心發展,這些年元氣才漸漸恢複過來。
林肅一家原是前秦軍戶(職業軍人,耕種田地可免稅賦,戰時自備武器,聽調出征),三子七孫皆死於征戰,屍骨無存,成了祭桌上的一座座牌位,隻留下小孫女林燈兒相依為命,命運可謂慘之又慘。
前秦苻堅大帝淝水大敗,國滅身死,一戰而天下崩,北方由此陷入大亂。林肅一家的軍戶身份自然也就不存在了,由同鄉薦舉,投靠到陳家塢,算是有了一個吃飯的地方。
林肅給塢中燒木炭,按月得些錢糧布匹,勉強維持祖孫兩人生活。小孫女林燈兒年齡漸長,天生心靈手巧,便在塢主家做使喚丫頭,也能掙些口糧。她因為曾經服侍過塢主之妹陳卿雲讀書識字,耳濡目染,竟也粗通文墨。
“怪不得經常看不見燈兒人影,原來是當值去了。”何遇暗自尋思。
細細算來,林肅一家每日有兩斤半口糧,放在現代自然綽綽有餘。放在當時,卻是捉襟見肘。不要說這兩斤半口糧,要去殼減重,因為平時少見葷腥輔食,人的食量大得出奇,根本就不夠吃。
何遇一開始還不覺得,幾天一過,腹中油水刮盡,飯量大得離奇,整天處於半飽半饑狀態,卻又不好意思由著自己性子吃飽。事實上,林肅祖孫為了照顧他,稠的厚的總是讓著何遇先吃,唯恐他吃不飽。
林肅燒出的木炭先由著塢裏支用,多下來的,便借塢內牛車拉到集市去賣,所得收益和塢內五五分成。虧得時不時有這樣一項收益,日子才得以勉強湊活。
何遇痊愈之後,無事可幹,便在塢內轉悠。塢內各行各業,五行八作差不多都齊了。常住人口近萬,名副其實一個小型社會。
何遇嘴甜手勤,樂意幫人家幹些活計,一來二去,和不少塢民都處得熟了。林肅祖孫更是視他為自家人。
此時東晉偏安江南,北方盡是胡人的天下。在民族融合過程中,胡人漢化,漢人胡化,陳家塢內同時通行漢語和鮮卑語。
何遇頗有語言天賦,時間不長,竟也能說一口流利的北方漢語和鮮卑語。
光陰似箭,轉眼過了兩月,已是年關了,天氣更是寒冷。
這段時間,燈兒從主家那裏支了棉布,絹綿,比著何遇的身段,給他縫了三件冬衣長袍並貼身衣物。
隻是時間不長,何遇的頭發還沒有長出來,尚不能編成發髻。(人們受影視劇影響,認為古代漢人都是披發,其實不是這樣,從留下來的畫像來看,古帶漢族男子多是紮成很緊實的發髻。)
不過燈兒心思靈巧,給他做了一頂四楞皮冠戴在頭上。
何遇皮相上佳,這樣一裝扮,越發顯得玉樹臨風,英武不凡。鄉鄰們見了,都大挑拇指,讚一聲:“江左人物,故國衣冠,果然不同凡響。”
林家日子本就過得緊巴,又添了何遇這樣一張嘴,漸漸便有無米下鍋之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