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回家
始畢去麵對最北麵的鐵勒和契骨了,義成公主坐鎮桑格部落,身邊除了有“智囊”梁夫人外,李向還把秦瓊這個大殺器留給了義成公主,以防萬一。
李向自己則是當起了先鋒官,帶著手下的義勇軍,跟著桑格的隊伍一起去處理那五個部落的事情。
雖然李向心裏一直懷疑桑格本人是個扮豬吃虎的貨,但從他和梁夫人原先的故事中也看到了一些端倪。桑格可能真的有些不聰明,但他卻會將這種笨笨的心思用在合理的地方,從而轉化為一種優勢。
但桑格骨子裏是個善良的人,或者可以說是個正直的人,這就夠了,得道多助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這次跟著桑格還是叫李向眼前一亮。
五個部落中有三個部落是需要動用武力去修理的,還有兩個部落大概看到結果後,也不會再有什麽反抗的念頭了。
再說這三個反抗的部落情況也各不相同,一個是完全沒有商量的機會,見麵後直接開打,一個是猶豫不定,屬於牆頭草類型的,但又有些色厲內荏,因為人家本身勢力還是不錯的,因此也需要敲打敲打,最後一個則是依附於這兩個部落的,等於是狐假虎威,這樣的人需要狠狠的收拾一下,把他們打疼了,也就再不會有其他想法了。
李向通過一路上聽到的和打探到的分析出來了,誰知道人家桑格也分析出來了,還沒等李向說什麽,桑格就已經安排好怎麽進攻了,而且人家就是草原上的人,對這些部落的了解更勝於李向,所以製定出的方案甚至比李向原先想的還要完善了很多。
這讓李向不僅又對桑格有些刮目相看了,可是叫他始料未及的更是桑格的武力。
桑格並沒有躲在後麵指揮兵士們去衝鋒,而是一上去就在一線戰鬥,李向還擔心他出了什麽危險,畢竟人家起碼幫過自己,而且看在梁夫人的麵子上,也不能叫桑格有危險。
誰知道桑格這個猛貨,第一場大仗直接一個衝鋒就解決了戰鬥,還是桑格親自衝上去抓了對麵的一個大將,據說這個大將還曾近和始畢手下的一個出名的家夥大戰過幾百回合不分勝負,這就說明人家的勢力確實厲害。
誰知道就是這樣一個猛人在桑格手中,隻是掙紮了一小會兒便束手就擒了。李向驚得大睜眼,原來桑格還是個這麽厲害的角色啊!
李向突然想到了一句老話:不要小看任何一個人,你永遠不知道他會給你帶來驚喜還是絕望。
幸虧桑格現在和李向是一路的,要是敵人的話,李向估計大意輕敵,還真的不好辦了。
就在李向覺得桑格這個猛將會勢如破竹的拿下剩下幾個部落時,桑格一反常態的沒有繼續猛攻,而是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到下一個部落中,並且叫送信人等著回信。
擱在以前,李向一定會問問怎麽回事,可經過這些天相處,李向知道沒必要那麽做了,等著看好戲就好。
還真被李向猜著了,桑格一封信並不是勸降的,而是挑撥那兩個不聽話部落互相打仗的。因為桑格很熟悉這些部落間的關係,還有他們很多的隱秘。這兩個部落俟斤間明麵上稱兄道弟,可背地裏什麽事情都幹。
一個俟斤偷偷地霸占了另一個的夫人,另一個俟斤背地裏還曾經害死過對方的幾個叔叔。這些事情都是桑格在那封信裏寫到的,隻不過他沒有交給兩個俟斤,而是送到了兩個俟斤手下的大將手中。
桑格很清楚這兩個俟斤就算知道這些事情,也不一定會互相攻擊的,畢竟現在情況不一樣,都專心等著桑格前去呢。同時桑格也知道兩人的手下大將都是心腹,可以說是幹兒子一樣,所以他們看到那封信時,說不定就會忍不住的,更何況還有送信人口若懸河的添油加醋。
殺父之仇、奪妻之恨,放到誰身上都受不了,不要說漢人突厥人。因此兩個大將終於沒有忍住,在月黑風高的夜晚,吹響了複仇的號角。送信人一直在暗中觀察,直到兩路人馬相遇開戰了,他才回去報告桑格。
第二天是個豔陽天,桑格收到消息後,立即帶兵去了兩個大將交戰的區域。李向一直跟在他身邊,等看到無數的生命消失在眼前這片草原上時,李向就知道那兩個部落完蛋了。
桑格大手一揮,直接朝著剩下的部落進軍了,沒有停留。作業一戰,兩個部落的主力軍大部分消耗的差不多了,桑格的人馬一到,隻是做了些無謂的抵抗,便投降了。剩下兩個部落本來就沒有準備對抗,於是聽到消息後,馬上帶著手下前來迎接,至此,短短五天時間,這五個部落全部被收複了。
這五天,李向感慨頗多。一直認為桑格能有今天的成就是梁夫人的功勞,一直以為桑格能守住現在的地位已經不錯了,看來是大錯特錯了,這是個聰明人,是個會審時度勢的人。
在始畢張牙舞爪,囂張跋扈的時候,他選擇了隱忍,韜光養晦,保存實力。當始畢終於為自己的行為吃下惡果後,他又選擇了隱忍,等待時機。如果沒有李向和義成公主的出現,估計桑格還是那個唯唯諾諾,膽小如鼠的葉護吧。
現在他看到了希望,於是長久以來儲備的力量爆發出來,獲得了驚人的效果。
這是個有著大智慧的人。
後續的事情就簡單了,本來還要秦瓊來嚇唬一下,義成再順其自然的將這些部落收入麾下,可是桑格都已經做了,也省事了,直接帶著剩餘的人朝著大隋朝前進吧!
中間還有一個小插曲,就是始畢派來的幾個大將監視桑格。可惜當桑格將自己的勢力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的時候,他們的任務便注定失敗了。
本來一開始他們還派了幾個人去通知始畢的,可惜桑格早就提防著他們。不出所料,派出去的人一個個都被桑格秘密抓了回來,還沒有叫這幾個人知道。直到五個部落已經被收編了,這幾個大將才發現事情不對,準備逃跑時,桑格帶著抓到的人來見他們了。
於是一番嚇唬,一番引誘,這幾個始畢的心腹也順理成章的倒向了義成這邊。這就是本事,這場看似風平浪靜的戰事以一種摧枯拉朽的形勢結束了,完勝!
事後,李向還曾悄悄的和梁夫人問起桑格的過去。梁夫人隻是輕飄飄的說:“你說他要是沒本事,我會嫁給他?”說完便帶著得意的微笑去找桑格了。
李向這下知道原來人家沒有一個人是傻子,像梁夫人這樣聰明的女人,怎麽可能死心塌地的嫁給一個窩窩囊囊的男人,人家是眼裏有寶的。
這也給李向好好的上了一課,對他日後起了不小的幫助。
至此,李向帶著義成公主從突厥牙帳出發,終於克服了所有困難,到達了突厥與大隋的邊境,隻要過了邊境,這次冒險也就算成功了。
當然還有草原上沒有回來的程咬金他們,不過李向已經安排了尤俊達去接應了,隻要不碰到始畢的人馬,估計也沒有多少危險了,畢竟回來路上大部分部落都已經被李向收複了。
就在快要接近邊境時,前麵出現了一支大隋的人馬,派人去打探了一下才知道,原來是方三郎帶著自己的手下又原路折返回來幫忙的。李向見到方三郎,兩人都很興奮。
方三郎見李向沒有任何事情,心也放下了,告訴李向始畢戰敗了,又說了羅藝帶兵去見楊廣的事情。李向很感動,這個跟著自己身邊的漢子,一直都擔心自己,笑嗬嗬的將方三郎介紹給義成公主,又說了一些大隋那邊的情況。
兩路人馬合並在一起,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便朝著邊境而去。
當然他們不知道的是,草原上其實還有一支大隋朝的兵馬,這支李世民帶領的玄甲軍,也正朝著邊境而來,而且遠遠的綴在李向隊伍後邊。
李世民一開始本來是要追擊一下方三郎的隊伍的,可惜方三郎當時很機靈的先走一步,而且並沒有按照原先的路線行軍,等李世民追擊時已經晚了。
這時候李世民恰好又接到了父親的來信,說是洛陽有變,命令李世民趕緊回防晉陽,務必要接手晉陽的防務,到時候李世民在晉陽,李淵在洛陽,這樣整個河東、河南都在他們父子手中了。
因此李世民接到消息後便打消了追擊方三郎的念頭,掉頭回大隋。他們速度很快,也沒有攻打其他部落的事情,於是便先於李向的隊伍到達了接近邊境的地方。本來一直快速進軍的話,兩日內就回了大隋,沒想到斥候報說後麵出現了一支人馬,弄不清楚是什麽人,隻知道是漢人、突厥人都有的雜牌軍。
李世民害怕遭到攻擊,立馬下令朝著周圍分散開,先隱蔽再說。直到李向帶著人馬從他們麵前過去,他才悄悄的跟在後邊。
當斥候發現了李向的義勇軍時,李世民才知道這些人也是李向的人馬,可惜人家數量太多了,他沒有辦法進攻,隻能跟在後邊,打探這些人到底是要幹什麽。
天氣已經進入了十月,草原上零零星星的還下起了小雪,李向打馬到了隊伍的前方,看著朦朦朧朧長城的影子,心裏莫名的激動起來。長城那邊就是自己的故鄉啊,那裏有自己的父母,自己的愛人,這時候他才真正的明白什麽是“近鄉情更切!”。